APP下载

新时代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风险与对策

2018-08-11何承杰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7期
关键词:机遇新时代挑战

何承杰

摘 要: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新的飞跃,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到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使其临着新的挑战,深入分析把握这些风险,对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推进其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 挑战 机遇 对策

一、新时代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风险

1.思想政治教育失语失声的风险。

新时代是一个充满伟大斗争的时代,意识形态斗争在新时代进程中仍旧激烈。首先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化与逆全球同时并存,尤其是逆全球化倾向的发展,将会而伴生更多的、新的超越国界、超越社会制度、超越意识形态的社会思潮与价值观念在我国进行渗透和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截然相反的文化入侵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公信力,导致其在某些方面或领域失声失语。同时,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在我国培植其价值观的忠诚的“信徒”作为多元思潮与价值观的引领者,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形成直接对抗的关系,并与其争夺话语权,进一步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影响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接纳。其次,从国内来看,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但是某些别有用心者唱衰社会主义制度的论调仍然存在。在教育领域倡导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提倡专业素质高于政治素质、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观点和行为比比皆是。这些观念都直接影响着教育对象对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当群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降低,思想政治教育便不再对其有教育引导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将会被边缘化,由此便会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失语失声风险。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失效的风险

新时代进程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二者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时间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在某些方面相对滞后于时代的变化,这就可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失效的风险。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现代化。个人的主体意识将进一步觉醒,自主意识将会进一步激发。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跟不上个体思想的发展变化,不能满足个体成长成才需要,必然面临失效的风险。其次,进入到新时代,国内国际环境都会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显性斗争与隐性斗争也会更加激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如果不能贴近新时代的现实情境,解释流变的世界环境,解决其面临的现实问题,回应各方对新时代的质疑,也会导致失效的风险。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失能”的风险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力资源,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者若不能沉着应对来自于新时代进程中的挑战,必然会面临失能的危险。首先,在新时代的建设进程中来自西方的阻力必定有增无减。思想政治教育者因为与教育对象直接关联,有着理论宣传的天然优势,是西方意识形态代理人的最佳人选。因此,其必然会受到来自西方反动者或反动言论的“特殊照顾”和青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在新时代进程中站稳政治脚跟,保持坚定正确地政治素养,必然就失去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基本资格与能力。其次,时代催生思想,产生理论。在党的引领下,新时代产生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和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指南。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不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不能掌握接受和掌握新时代理论的深刻內涵,并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话语,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学术思想、出教改思想、出理论思想,那么必将陷入失能的风险。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导,与教育对象有着直接的联系。新时代进程中的教育对象有着更强的自主性和逆反心理,能否把握新时代下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把握新其身心发展需要,并以人格力量和专业知识技能“征服”教育对象,是决定其是否失能的第三个因素。

4.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方法失效的风险

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方法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递思想观点、价值观点、道德规范的重要纽带,手段与方法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教育结果的有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对其手段方法提出挑战,使其面临失效的风险。社会时代的进步,促使个体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环境也会发生变化。新时代进程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创造与创新仍旧是领头羊,必将为人类开辟出更广阔的生活空间,更巨大的信息交流场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盲点多样化,会出现许多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方法触及不到的领域,从而使其失去效用。

二、新时代进程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对策

首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意识,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新时代进程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就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契合,与新时代下的党、国家与个体发展的需要相契合。在新时代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初衷和归宿。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并抵制多元社会思潮与价值观念的侵袭,在发展过程中牢牢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其次,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主动树立正确的现代化发展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我们必须要意识到时代的变革,必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发展转化,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将在新时代面临失语失声的风险,丧失其主体地位,丧失其原有的功能和积极作用,甚至产生消极影响。再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彻底割裂,而是继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并改进其不足,在适应新时代环境下,进行创新发展。只有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现代化发展意识,才能够保证思想政治现代化发展的顺利进行。

其次,坚持与时俱进的品质,持续更新教育内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时代特征和面貌的反映,时代的变革是推动思想教育内容发展变化的重要动力。在建设发展新时代的进程中,党和国家对社会成员在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此为参照,推动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与新时代接轨。新时代进程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首先,要遵从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总体部署与安排,将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十九大的召开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契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这既是对新时代的“谋篇布局”,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实与更新,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应对新时代进程中的困难与问题,指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因此,将十九大精神转换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其现代化发展的应有之义。第二,以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新规律和人们思想道德发展的新规律为依据,以满足新时代进程中国家和个体发展需要为目标,不断更新和设置教育内容。此外,还应该立足国际视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新时代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来源于国外反动势力的渗透会更加复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备国际视野,一方面与国际接轨,吸收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加强对反动社会思潮的反渗透研究,提升教育内容的抵抗能力和说服力。只有持续更新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有效应对回答在新时代进程中涌现出来了各种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实现现代化发展。

再次,坚守本职工作,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与能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现代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否具备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影响的施加者,站在何种立场为谁说话直接影响到教育对象的立场和观点。在充满意识形态斗争和反面诱惑的新时代进程中,必须要打造一支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具备良好的政治敏锐度和政治判断力,能够参透来自反动力量的渗透与腐蚀,并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道路与立场,明确自身所的任务和职责所在的专职化教育队伍,这是其现代化的首要前提。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注重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与时俱进。进入到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论断,并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加强对这些新思想、新论断的研究,才能够促进自身知识理论水平提升,并把握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良性运作做准备。但是教育者掌握掌握理论并不是最终目的,如何将这些理论转换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为教育对象所接受、掌握和运用才是最终目标。因此,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是教育工作者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必须加强对新时代进程中的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和心理发展研究,全方位地了解教育对象的需求,以此为依据来提升自身工作的“说服力”和“征服力”,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最后,坚持继承与创新,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方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方法的现代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与方法的现代化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借助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教育内容传播的工具和使用方法,实现教育手段的最优化,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传统类型向现代类型转换,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性的过程。新时代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与方法的现代化发展要不断加强与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综合运用各种传媒、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多种载体、采取多种形式,使工作具有活力,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采用具有感染力的方法、借助现代化的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递输送到各种场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方法的现代化还应不断创新实践教育法,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场域,开拓“用户体验”最优的实践教育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教育对象将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内化于心最终外化于行,实践是最终落脚点。实践教育法更加贴近教育对象、贴近现实生活,能够使教育对化被动为主动地接受教育引导,往往比理论教育法更具影响力和说服力。因此,推动实践教育的创新发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方法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7(11):4-20.

[2]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5-19(002).

[3]房广顺,李鸿凯.推进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發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思想教育研究,2017(02):12-16.

[4]刘宏达.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理论基础与实践要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3):10-15.

猜你喜欢

机遇新时代挑战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