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实施后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程改革方面的案例研究

2018-08-11王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案例研究物理实验新课程改革

王宇

【摘 要】为了能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为了能更好的开展实验教学。本文从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过程,增长动手能力;交流合作,培养合作精神;自制教具,培养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开拓实践技能五个方面对新课程实施后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案例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物理实验;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35-02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教材的开篇就这样写到,可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初中生,他们正处于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的起步阶段,此时的抽象思维还需要大量生活经验的支持,因此教学中通常需要用学生熟悉且有兴趣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步步深化,最终让学生学会并会学,且不易遗忘。现将我这半年多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些探究整理如下:

一、设置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的观察和分析,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对问题的答案形成猜想和假设,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动的心理特征,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一:《压强》

通过图片或视屏让学生回忆生活中一些杂技演员表演“人躺钉板”的情景,让学生对在这种表演产生疑问,再让这个表演进入课堂,这时设置这样一个情景:准备一打包装好的鸡蛋和单独的一个鸡蛋,分别让一个胖一点的学生和瘦一点的学生站在两组鸡蛋上面。在学生进行表演的时候,班上大多数学生已经产生了疑问,并对该疑问的答案形成了猜想和假设。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既能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进课堂,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压强的求知欲,又为后面学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做下了铺垫。

二、体验过程,增长动手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旨在突出知识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家在研究这些知识的心路历程,真正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作为一个外在的、定死的知识点镇压给学生[ 王玉婷,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初中物理实验设计,教海探航,2013年总第715期]。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我们背完一个公式后,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很容易就会把它忘记,但是在我们学会了骑自行车后,即便几年不骑,也可以轻易的将自行车骑走。这就是因为学习骑自行车的过程是我们亲自体验、亲自参与的过程,對于这样的过程我们更容易记住且终身难忘。

案例二:《音调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探究“音调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学生学习物理以来最早接触的一个探究实验,该实验选用的是学生非常熟悉的钢尺,在学生没有自己动手之前,很多学生都认为:钢尺露出桌面越长,钢尺振动的越快。因此,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最直接、最清楚的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意识。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如果让学生独立完成该实验,很多学生不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因为此时的学生还没有学习控制变量法,只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在操作,因此,在实验时不能单纯的只让学生去体验过程,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参与到和学生一起探究的过程。

只有在学生亲自体验后得到的结果,才可能让学生难以忘怀,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增长了才干。

三、交流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分析归纳、获得结论——评估与交流”,与验证实验相比,它的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罗壮,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应用,读与写杂志,2011年2月第8卷第2期]。在探究实验中,结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合作,不仅能让整个实验过程更生动,还能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案例三:《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B: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可能与接触的面积大小有关

D:可能与运动速度有关

确定猜想与假设后,由教师指定或小组自己选择其中一个猜想与假设进行探究。最后通过组内和小组间的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该实验过程中,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小组间分工合作,小组内、小组间互相交流探讨的方式,使学生由以前被动的听讲转变为现在主动的参与,并从探究过程中学会了从多个角度思考分析问题,培养了合作精神。

四、自制教具,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的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邢耀刚,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刍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第1期]。由于我们校区刚建成不久,导致学校的实验教具还不是十分完备,而实验能否顺利开展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因此,自制教具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同时,自制教具的制作材料选自生活,能够使学生意识到物理源自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本堂课通过向两张竖直放置的纸中间吹气得出:在气体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紧接着再利用自制教具(用三个圆柱型透明塑料管并列竖直固定在一起,分别放入三个乒乓球),当用电吹风沿塑料管一端开口处竖直向下吹气的时候,会发现最上面的塑料管中的乒乓球运动最快,最先从吹气一端飞出,而最下面的管运动最慢,也最后飞出。从该实验中,可以很直观的观察到实验现象,并分析出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不同粗细的吸管制作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实验器材。

实验能够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新课程实施后,更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的教学会越来越成熟,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邢耀刚.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刍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年第1期.

[2]罗壮.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应用,读与写杂志,2011年2月第8卷第2期.

[3]王玉婷.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初中物理实验设计,教海探航,2013年总第715期.

猜你喜欢

案例研究物理实验新课程改革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