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诗词教学遇见微课
2018-08-11吴坚
吴坚
【摘 要】随着微课兴起并逐渐被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高中语文也尝试将古典诗词审美鉴赏与微课相结合,希望能对高中古诗词传统教学模式作出有效地突破。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把握学生学习古诗词鉴赏的特点,充分发挥微课这一新媒体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古诗词,进而落实古诗词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本文主要就如何利用“微课”来提高中学生古诗词中的审美素养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古诗词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14-01
引言
随着新课改核心素养的提出,课程改革从社会培养储备人才的实际出发,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要,要求老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最大化;加之信息时代背景,“互联网+教育”的出现,我国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高中语文学段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审美观念和人格魅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其中的古诗词学习,与小学、初中相比,有更高的审美鉴赏要求。因此,如何利用“微课“来提升高中语文古诗词的审美素养成了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就出现了,是一种为课程改革设置的课程形式,期间不断发展完善,至2011年胡铁生老师将微课概念明确为:“(微课) 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在线视频网络课程。”[1]
“微课”与传统单调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同。微课属于教学视频,具有时间短小(10分钟以内),随时多次反复使用,即点即停,内容聚焦性强等特点,既能作为基础的预习资料在课前布置给学生看,也能有效地补足老师课堂上重难点知识“一遍过”的缺陷,还能为课后知识联系、拓展、练习、答疑提供资料。有效打破课堂时间、地点限制,让学生能灵活地学习知识,学习更显自主性和个性化;同时,解放老师的时间,将更多地精力放在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上。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困境
互联网时代,信息更新迅速,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等特点,让它对知识的理解、对语言的运用、对热点的阐释、对文化的传承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应的,语文课堂任务则越来越繁重,课堂容量超负荷,老师再按常规课堂来进行课程,往往力不从心。
而曾经于漫长的中国文学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文学高峰位置、表意精炼蕴藉的古诗词,在重视文化传统的传承、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之下再次焕发生机,学生古诗词鉴赏审美素养备受教育者的重视,成为教育的重点。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準》中对古诗词学习提出的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去积累和感悟,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但是由于古诗词与现代语言表达、与现代生活的情景隔着“年代鸿沟”,老师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课时,灌输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体验蕴含在古诗词中的美妙,但收效甚微,学生难以只借助课堂上老师的努力来达成自我审美能力。古诗词鉴赏对于学生来讲,可谓欣赏和距离感并存、重点与难点齐肩。
课时紧张,古诗词的讲解又难以加快速度,且分析过少,学生难以理解,分析过多,又会限制学生对诗词内容的解读。高中古诗词鉴赏审美素养的培养在现代语文教学中面临困境,让学生通过欣赏古诗词来培养审美素养也就无从谈起。
三、利用“微课”落实高中语文古诗词审美素养策略
1.借助微课设氛围,激发读诗兴趣。
古诗词言简意赅,具有年代感,学生学习起来不禁感觉枯燥乏味。老师可以抓住古诗词中浓重的古韵特点,在微课中插入古风音乐和图画、动画,创设读古诗词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著名的《春江花月夜》,诗歌篇幅比较长,内容涉及景、理、情,意蕴丰富,韵味无穷,但对于缺少相关生活经历和哲理感悟的高中生来说,理解起来很有难度。这时,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慢慢响起,对应相关诗句,借助一幅幅空灵幽静的画面,描绘“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等意境,帮助学生梦回唐朝,创设“春江花月夜”印象,感受“哀而不伤”的大唐气度。微课就是能以这样简洁、生动的形式呈现古诗词,让诗歌中的景语向学生“述说”诗人的情志,进一步吸引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只有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高中古诗词的意愿,其审美素养才能得以进一步提升。
2.借助微课稳基础,学会吟咏诗词。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吟咏诗词这一基础。老师往往会对学生进行字音、字义和节奏等方面的指导,通过不断地朗诵,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走近诗词感受诗人的心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词的意蕴。但实际上,学生很难在“全班齐读”的氛围中去体会到诗歌中蕴含的感情,即使课堂中学生有单独朗诵的机会,那也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同学。而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相关指导吟咏古诗词的微课,课前课后让学生借助微课进行个性化学习,那么自然可以普及更多学生,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反复观看、跟读,从中领略到古诗词的魅力,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如一节品读柳永的《雨霖铃》的微课,使用《琵琶语》作为背景音乐,配上名家的范读,学生利用该微课学习诵读时,能够体会内在读音的轻重、停顿的长短和速度的快慢,真正实现在诵读中体会古诗词中的感觉[2]。此外,作者柳永作词的背景、字音、字义等也要在微课视频中体现出来,紧紧抓住读诗词的基础内容,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吟咏诗词的结果就不会是难以言表的感性体悟,而是有理有据的审美鉴赏分析。
3.借助微课析技巧,提升品读能力。
中国古诗词的写作技巧丰富多样,在提升在高中语文古诗词学习中的审美素养中,学生对于各种技巧的判断和分析是难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等概念,相互区别,又相互交叉。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技巧过程中,往往会混淆各种技巧,给品读诗词带来一定的困难。利用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可以在微课中将不同技巧进一步细化,提供辨析技巧再辅以例句,能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学生通过课后反复的观看对应的微课,更好地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水平。例如,在学习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时,鉴赏“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其中单是唐诗中最常见的“对仗”手法,就可通过叠词相对,“漠漠”对“阴阴”,读出苍茫视野、幽深境界;通过颜色浓淡相对,“清澈的水田”对“浓绿的夏木”,“雪白的飞鹭”对“金黄的黄鹂”,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通过习性特点相对,感受白鹭飞行姿态之美,黄鹂叫声之妙。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利用微课做这样细致的鉴赏解读,突破课堂时间对教学内容的制约,学生可以利用课后碎片化时间来学习。
4.借助微课理争议,助力个性化解读。
所谓“诗无达诂”。在浩瀚的古诗词海洋中,有部分诗词的解读是存在很大争议的,但因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往往会对该诗词进行最大众化的解读,帮助高中学生做基础性理解,其他争议说法无法一一作详细解释,只会稍稍带过。可对古诗词有兴趣的、学习层级较高的学生来说,他们会想要探究对该诗词的其他解读。这时可以利用微课,搜集、整理相关争议说法,补足拓展课堂内容,对有进一步探究古诗词争议说法意愿的学生进行指导。如李商隐的《锦瑟》,是李商隐最晦涩难懂的作品之一,让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慨叹,“悼亡说”、“自伤说”、“爱情说”、“寄兴说”等主题,众说纷纭,即使赞成同一说法的,对具体诗句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像这样课堂完成不了的任务,可以利用微课在课下分类做详解,提供给不同需要的学生,助力学生寻找个性化解读古诗词的依据,提升他们的诗词审美素养。
四、结束语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具有灵活性、实效性、聚焦知识点等特点。在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借助微课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鉴赏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学会诵读诗歌,更好地体会蕴含在古诗词中的意境,进而提升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2]。微课为古诗词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重焕魅力提供了基础,可以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审美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还原中小学微课本质[N].中国教育报,2014-11-05(6).
[2]巴晓彤.新课标下的高中古诗词审美教育简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3):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