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做法
2018-08-11汤俊华翟军霞
汤俊华 翟军霞
【摘 要】“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每一册教本中,它更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改革下的“计算”教学在教材编排上注重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于是教师们纷纷顺应形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生活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积极探索计算教学的新模式。但是训练密度不够,重算理,轻算法,学生计算技能较差,从老师们的交谈中,从学生们的成绩上,我们都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在这方面的失分率处于年年上升趋势,可以说严重地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数学;计算;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12-01
计算类教学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了。我们小学教材已经换了一个版本又一个版本,但是不管在哪一个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中,计算方面的教学内容始终占的比例很大,特别到五、六年级开始出现数目大、步骤多的计算比比皆是,周长、面积、体积,方程、比例和统计等等谁都少不了大量的计算,本来这些知识就比较抽象,是历届学生学习的难点,可学生还要苦于与这些繁杂的数字计算作斗争,学生的学习负担重了,学习效果受到了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我们这个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老师很有兴趣探究的问题了。
一、过好各年级口算这一关
人教课标版的教材编排的确是这么多年来最有开发价值的教材,特别里面有很多的新增内容,近几年里,我们发现许多老师的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大多上的是新课程中的新增内容,如找规律,统计,数学广角等等。当大家都把探究的目光聚集在新增的内容时,我渐渐地发现——孩子们的计算能力下降了!平时的课堂、平时的作业、甚至平时的测验无不反映出这个变化,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太多的影响。我们知道,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大致可以分为口算、估算、笔算、简算四类,而口算无疑使估算、笔算、简算的基础。抓好每个年级的口算这一关成了我们的共同目标,我们一般根据年级的需要,低年级就制成口算卡片,高年级就采用老师报学生听练,这样的训练,几乎是每天上新课前的2到3分钟内必须要完成的作业,采取出示卡片快看快算的形式,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操作起来也简便易行。
二、过好算法多样性这一关
“书本仅仅是老师手中有限的教学资源,而学生才是开发不尽的资源,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因此,我在实际的教学中,特别喜欢让学生大胆发言,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地说出来,对想法与众不同的更是大肆表扬,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拿计算题教学而言,我特别提倡学生在算法上寻求多样性,进位加法对一、二年级小朋友来说是一个难点问题了,但是教学的情景我记忆犹新,有的孩子用摆的方法、有的孩子用数数的方法、有的孩子用画的方法、有的孩子用“凑十法”……。方法五花八门,有的连我也想不到。我让孩子们记住自己的方法,做题也尽量用自己的方法,后来在不断的强化、鞏固练习中,学生也在不断地改变更简单、最终都会选择更优化的方法。现在教学六年级的数学更是如此,我经常跟孩子们说一句话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孩子的成绩就说明方法是有效的。
三、过好现代技术这一关
当今社会生活中,运用计算器代替笔算是普遍的不能再普通的事了,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计算器在小学中、高年级可以介绍和使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应用。所以我们课题组认为在高年级进行“计算机进入课堂的尝试”是很有必要的,它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必然会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从而走入爱学、乐学良性循环的轨道。翟老师是最先将计算器带进了高年级教学的课堂的老师,我们有幸做过这样的一次试验:在她任教的两个六年级班中,选择了一个成绩一直较差的六(2)班,在取得家长和同学们的支持下,教学部分计算量大的教学时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如《圆柱与圆锥》)。说实话,当时有太多的担心,但是我们发现,孩子们的错误率直线下降,孩子们的信心逐渐上升,孩子们开始盼望着上数学课了,看到这些微妙的变化,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最让我们觉得这次试验很值得的原因,当然就是单元测试成绩了,这个班级的平均分六年来第一次超过年级第三名、位居年级第二名,他们高兴非常,家长也很高兴,其实我们最高兴了,自这次成功的体验后,我们真的发现这个班的孩子对学数学越来越有兴趣了。
四、过好计算中“计”这一关
古人云:“计算计算,用计来算!”“计”就是主意和策略, “计”就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我们说学生计算出错是家常便饭,原因是五花八门,如:把“8”看出“3”,把“3”看出“5”;把“+”看成“-”,把“:”看出“=”;“0.8×10 – 0.8×10”这类题目考了n遍了,可每次都会有写等于“0”的学生存在;再如:丢了进位,忘了退位;草稿纸上算对了,抄到试卷上就错了;……针对这些问题,这几年我在任教过的班级中均曾开展过“寻找计算中的错误”活动——学生在“计算改错本”上把自己计算中的出现错误的原因写出来,再改正。学生说“烦”,我也说“烦”,学生问“能不写原因吗?”我说“不能”,学生问“为什么要写原因?”,我说“将来你会知道”,一般一两个月后,学生就会开心地说“我是写怕了错误的原因了,所以现在每次计算都算两遍,我的错误越来越少了。”我说“这就是当时老师让你写错误原因的原因”。
上个学期开始,我就带着我校全体数学老师做了这样一个课题——“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课堂教学探究”,而这种“寻找计算中的错误”活动现在就被我推荐给了每位课题组成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孩子们正在向健康、清朗的计算之路上行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
[2]汪刘生.《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3]曹培英.《计算教学》.
第一作者简介:汤俊华(1973.11-) 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 学历:大专,职称:一级教师,毕业院校:安徽师范大学,单位: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第二中学。
第二作者简介:翟军霞,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出生年月:1977.3,学历:本科,职称:一级教师,毕业院校:安徽师范大学,单位: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