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渗透德育教育

2018-08-11文英民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祖国课文教材

文英民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74-02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主旋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的是“育人”的工作。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小学生违法、违纪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中学生犯罪率也节节攀升,这正说明我们的德育教育还存在薄弱环节。因此,学校更要注重渗透德育教育。这也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语文是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版本,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小学生正处于启蒙时期,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思想单纯、内心充满幻想、社会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这些都给了那些不良思想道德观念可趁之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道德品质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为进行相关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汲取古人优秀的思想精髓,帮助他们形成理想人格。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多方面的,如《日月潭》、《黄山奇石》、《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等反映我们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幅员辽阔; 学生可以通过了解祖国的山、水,逐步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的了解,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是反映新世纪祖国崭新的社会新风尚;《英雄王二小》、《珍贵的教科书》等是反映祖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时英勇反抗的民族精神。这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生动的德育教育的素材。如在教《劳动最有滋味》一文时,为什么“劳动最有滋味”,特别在文章末尾强调“劳动会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让学生懂得了劳动是没有贵贱之分的,自古以来,劳动就是光荣的,我们应“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通过明晰的讲评,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感染和教育。阐明其中道理,基本上就把握住了课文脉络,拨动学生心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通过对桂林山水美景的介绍和欣赏,引导学生认识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德育教育要注意阶段性,发挥学生主体性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分年段,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根据小学生的知识差距、年龄跨度、心理差异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突出德育教育的阶段性。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阶段。

低、中、高年级的教育内容是不一样,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突出德育教育的各段重点,在教高年级语文时,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除教材中的课文外,还要通过一些课外阅读、习作、时事政治等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教中年级语文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激发他们的爱国的热情,如:通过《美丽的小兴安岭》、《林海》等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美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在教低年级时,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通过入学教育中“升国旗”、看图学词学句中“北京天安门”等教材,让学生明白:国旗代表国家,升旗时行注目礼,是对国家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做到的。

德育教育要把握儿童特点,循循善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学生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天真纯洁、好奇、好表现,喜欢问、摹仿能力强,又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教学时教师要利用每节语文课,生动、形象、有趣的学习中,明白事理,明辨善、恶、美、丑。如:我在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明白自己的角色,创造性地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鸟说几句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教育学生只有虚心、认真、踏实的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明白了道理。

德育教育要讲求实效性、延伸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要挖掘教材德育教育内容的同时,又要延伸好教材内容。除教材中的课文外,还要通过一些课外阅读、习作、真实事例等加強对他们的德育教育,鼓励学生重在实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开展好课外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接受教育,从活动中树立优秀的思想;要对学生树立德育榜样,积极鼓励学生要向榜样学习,从小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德育教育要联系生活,指导日常行为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及一个个鲜明感人的形象,一颗颗纯洁、美好的心灵,都是学生的指路明灯。教材中我们不但要用道德知识去武装学生的头脑,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指导和规范他们的行为,认真落实好小学生守则。并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就需要导行。导行是讲和思的继续,必须适度,要求不宜太高,太高了会使学生望而生畏,失去信心;过低又不能激发道德实践的愿望。它贯穿于班队会、体育活动、课堂内外等等。让学生用道德尺码去检验身边和社会上千姿百态的现象,明辨是非善恶,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教师应有强烈的“既教书又育人”的职业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摸索好方法、虚心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把“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法作为追求的目标,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以理服人,用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以情感人。使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臻于完善。

猜你喜欢

祖国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