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让身心受益
2018-08-11沈正龙郑美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2期
沈正龙 郑美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52-01
中国儒家思想提倡“温良恭俭让”。清代金缨著的《格言联璧》一书中提到,“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意思是处理难处理的事,越应宽大;与不好相处的人在一起,越应宽厚。这一“宽”一“厚”,体现的便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宽容的美德。
“宽容能让人身心受益。”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表示,宽容有利于减少焦虑、舒缓压力、降低血压和心率,令人拥有更强的幸福感和更好的人际关系。而不宽容的人常把自己设定为受害者的角色,让愤怒绑架了自己,于是常常生活在緊张、猜疑、焦躁的情绪中,饱受折磨。
包容的意义不仅停留在个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发展都有重大影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前所长张侃认为,宽容可以塑造和谐社会,反之,社会将沦为“互相伤害的角斗场”。
应有限度和原则
面对他人的过错,耿耿于怀、睚眦必报会给心灵增添负累;而无介于怀、宽容以对则是对心灵的滋养。但宽容不是无边界、没原则的。
汪冰表示:“宽容应该有限度,宽容不意味着纵容,并不是是非不分、爱憎不明。无限宽容只会让有错的人难以知错。”
宽容作为个人品德固然重要,但更该呼吁社会重视宽容这种美德,让德行成为衡量社会成就的重要指标。当下社会多种价值观并存,人们思想更加独立,选择和判断更加多样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包容、宽容尤为重要。当宽容成为了共识,形成一种社会品德,人们才能拥有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