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内审工作转型发展的研究

2018-08-11黄春霞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7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部门

黄春霞

摘 要:内审部门通过监督检查及问责处理,在揭示风险、堵塞漏洞、强化内控管理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面对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日趋多样化的业务种类,为确保审计工作达到预期成效,内审部门必须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变化,切实履行监督检查职能,并结合所在单位的改革转型及战略发展目标,在职能定位上突出监督与服务特性;在审计理念上要突出"四大转变";在审计执行中要努力实现"五项提高",较好地发挥审计监督在防范经营风险、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内审工作;转型发展

一、找准职能定位

一是要突出监督的特性。监督是审计工作最为基础、最为根本的环节,内审人员要始终坚持“监督与发展并重”的原则[1],以监督提升发展质量,使监督和控制贯穿于经营发展的每个环节,积极协助相关部门构建风险防控的常态化机制,为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要突出服务的特性。内审部门要牢固树立发展服务的观念,充当好参谋助手角色,为管理层建言献策。同时在审计过程中,既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分析原因,积极帮助被审计对象找出控制方法,进而杜绝类似问题产生。

二、转变审计理念

一是要从“合规审计”为主向以“风险为导向审计”转变。风险导向审计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战略的需要,内审人员要对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阶段的管理状况进行全流程跟踪[2],为风险管理者提供有用信息,并监督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内审部门在内审计划的制订、审计项目和对象的选择、审计频率和范围的确定、抽样比例和人力资源的分配上,都要充分体现风险导向原则,注重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合理性进行审计。

二是要从“事后检查”向“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督查”转变。内审人员要改变审计“第三道防线”的传统审计理念,将审计关口进一步前移,及早介入新产品研发评估、内部控制及制度建设会签、风险管理评审、系统开发等环节,积极从源头上介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及时发现本行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审计的前瞻性,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

三是要从“查错纠弊”向“增值型审计”转变。内部审计人员逐渐树立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增值型审计理念,把促进管理层各项经营管理措施的执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有效性作为审计的主要内容。内审人员要改变“查错纠弊”的审计观念,不断改进治理环境、业务流程等,帮助所在单位不断增加价值。

四是要从“监督型审计”向“监督服务型审计”转变。内审人员要转变以监督为主的审计理念,更多侧重于评价和咨询等内部服务职能的发挥,加快内部审计由“监督主导型”向“监督服务型审计”转变。

三、提高审计质效

一是要提高内审工作质量。随着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内审部门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完善审计项目责任制、审计复核制、报告审定制等机制,在项目实施上,内审部门负责人要对审计项目的审前准备、审计查证、审计报告、问题整改等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对方案执行、审计效率、审计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确保各项内审项目开展能取得预期效果[3]。

二是要提高审计成果利用。内审部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在向被查机构提出审计建议的同时,对发现的潜在风险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相关机构进行告知提示,促使其提前进行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对审计发现的具有普遍性、倾向性和重要性的问题,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以引起有关机构和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对审计发现的热点、难点、焦点等突出问题,要及时向主要领导进行汇报,为领导决策提供审计建议。

三是要提高问题整改效果。审计发现的问题只有通过有效的整改落实,堵塞风险漏洞,消除风险隐患,才能真正发挥出审计的效果和体现出内审的价值。内审部门要加大对违规问题整改工作的督促,指定专人对整改情况进行梳理并汇总报告审计整改情况。同时,要加强开展后续审计,对相关机构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四是要提高审计震慑力。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罚,对屡查屡犯现象进行重罚,是提高审计震慑力切实有效的手段。内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问责处理程序,加大审计的处罚力度,通过违规积分、扣减薪酬等多种手段,对审计中发现问题的违规责任人严格进行处罚,对屡查屡犯或造成严重后果的违规责任人加重处罚直至行政处理,达到“审计一点,规范一片,重罚少数,教育全部”目的。

五是要提高內审队伍实力。做好审计工作,关键在于内审部门的自身建设和内审人员素质的提高。内审部门要以提高内审队伍的学习力、执行力和公信力为目标,通过适度交流、充实业务骨干和加强培训等方式,不断增强内审队伍综合实力,逐步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奉公、纪律严明的内审队伍。

参考文献:

[1]张小静,内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方式[J],中国内部审计,2005,(4):44-45。

[2]张鲁生,试论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内审工作中的应用[J],济南金融,2005,(9):44-45。

[3]徐秀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2-173。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部门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白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