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2018-08-11秦建岚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小学数学

秦建岚

【摘要】随着新课标教学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课程建设对师资能力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这其中既包括对教材、生活中的数学教育资源的挖掘整理,也包括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客观上说,小学数学中错误资源广泛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与课后活动之中,通过科学的引导和处理,能够启发学生发现“错误资源”的价值,从新的角度获得知识,并进一步强化数学思维、提升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数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错误资源 有效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141-02

一般来说,教育工作中会尽力避免出现错误现象,尤其是小学数学这样的特殊阶段、特殊学科范畴之下,教师力求塑造学生追求正确结果、统一过程的思维模式。但是,小学数学中的“错误资源”并非毫无价值,从发散思维角度分析,有时候错误资源反而能够更具有启发性、创造性,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反思。同时,任何学习阶段、过程和学科中,错误都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因此,基于新课标改革的相关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自身要转变思维,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错误资源中挖掘有价值的内容;以下从三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更新理念,通过错误资源调动学生探索热情

教师应让学生树立一个基本理念,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它不等于学习活动的“失败”,忽略或尽力去回避错误才是可怕的,这种错误等同于封锁了更深入、更广阔的探索途径。基于此,一方面要从教师自身做起,正确看待錯误,不应一味地批评学生,而要善于发现、转化、加工,将“错误资源”改造为比“正确资源”还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学生必须要消除对错误的恐惧感,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出现之后,意味着一个学习的“新起点”,它表明学习方法、途径出现了误区,而纠正这一误区的过程,就是独立思考、探索和创造的过程。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画角》的内容为例,基于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空间,以实现自主探索过程,例如,要学生思索“采用何种工具可以画角(包括三角板、量角器)?”、“不同工具所画的角有什么区别?(三角板只能画出固定角度,量角器可以画出任意角度)”等,通过这种自主性探究实现“画角”规律的初步了解;这一过程当中,教师作为“旁观者”,观察整个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错误,记录较为有典型的同学的做法,但不要直接批评或指正,可以依次让他们在黑板、或多媒体教具上演示,如角度不对、流程不对等,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问“这一错误对大家有什么启发?”学生可以通过探讨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由此实现学生探索热情的调动。

二、及时解决,利用错误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般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知识传递,教师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会采取两种策略:其一是完全忽视,直接以正确的答案进行“覆盖”,要求学生强行记住。其二是直接否定,过程较为简单粗暴,但却很少去详细解释“为什么错误?如何避免?”——这两种策略都是不可取的,等同于否定了“错误资源”的价值性,也无法通过有效发掘、灵活处理,赋予学生创造能力与探索能力。

以“平行四边形”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先通过展示教具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特征,然后让学生根据公式内容来探讨自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例如,由“矩形”变形为“平行四边形”,学生会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证与矩形相同,当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但学生直观的体验是“矩形四个点活动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形”,由于长和宽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面积仍然相同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让主张错误观点的学生更为详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围绕着这一观点及时解决问题——但此时并不指出错误,而是让其他学生在“错误”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本节课的内容,最后引导出正确结论,和错误的进行对比,由此来强化学生的认识,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将错就错,基于错误资源实现学生思维扩展

新课标改革要求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主体,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不宜直接否定学生的错误观点,但同时也不能够忽视、任其发展,同时解决好错误处理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关系。因此,一定条件下可以采取“将错就错”的策略,以学生认定的“错误资源”为切入点,展开当节课的教学工作,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教学灵活手段。

例如,在讲解应用题的时候,教师所设计的关于距离、速度和时间关系的内容如下:从家到学校距离为500米,每分钟走50米,___________?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补充,并根据补充的问题求出答案。作为应用题具有一定难度,相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言,提问的能力要求更高,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学生提问的不是“多长时间从家走到学校”这样简单的计算,而是“20分钟之后距离学校多远?”,也有学生提出“5分钟后离家多远?”这样较为“奇怪”的问题。针对“20分钟”的问题,其挑战性在于所求的的距离远超过500米(20×50),这并不符合最大距离“500米”的设定,教师“将错就错”可以引导出“负数”的概念,针对“5分钟”的问题,则存在一个“思维陷阱”,直接求得的距离“5×50”是从家出发到途中的距离,并不是距离学校的距离,还需要再次做减法——以上问题中出现的错误,已经超越了基本的数学知识,而是蔓延到学生思维训练层面,通过“将错就错”的引导,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总体而言,小学数学的主要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提升数学素养,所以要从多个角度看待“错误资源”,一定程度的转化和利用,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探索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苗玲玲.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教育现代化,2018,5(05):353-354.

[2]王利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西藏科技,2017(12):44-45.

[3]彭守云,吕庆中.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47+49.

[4]白小卫.论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学周刊,2017(16):71-72.

[5]田淑香.小学数学中对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学周刊,2017(09):231-232.

猜你喜欢

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小学数学
数学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合理利用浅析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基于有效利用视角分析医院档案管理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