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民融合产业概念、特征及重要意义

2018-08-11杨威马子健谭茂鑫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军民国防领域

杨威 马子健 谭茂鑫

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军民融合产业是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基础和重要途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有利于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物质技术支撑,对于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军民融合产业概念

军民融合产业是将军民两用技术应用于生产以及应用于经济社会军事各相关领域,为其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统称。它是以国防科技工业在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为核心和依托,通过军、民领域间的双向交流互动所形成的产业。简而言之,军民融合产业这样一种类型的产业,既承担国防军事等涉“军”任务,又参与“民用”市场经济活动。从军民融合本质内涵来看,军民融合产业不是独立于“军”和“民”的产业,而是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体系之中,同时服务“军”和“民”双方市场需求的产业。

二、军民融合产业的主要特征

(一)军民技术通用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彼此融合、相互转化,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融合越来越深,高技术两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军用融合产业技术既满足国防军工需要,又能使技术商业化,满足市场经济需要。通用技术涉及军民市场,存在巨大市场商业价值潜力,能够为军民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信息化时代,安全与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军与民、平与战、前线与后方、军用与民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呈现不断融合的趋势。近些年来,美、英、法、德、日等主要国家军事专用技术比重越来越低,目前已不到15%,军民通用技术已超过80%。军民融合产业通用技术研发是有效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加速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如美国GPS最早是由开发用于情报搜集、全球监测等军事目的,而随着技术外溢效应,GPS不再是单纯用于军事目的,在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二)组织体系鲜明

从国内外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来看,“小核心,大协作” 产业组织体系特征明显。军民融合产业核心层主要武器装备主承包商企业,依次为分承包商企业、配套企业,这种组织体系有利军民企业协同发展,也是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必然要求。就我国而言,当前我国军民融合产业核心层或“主力军”是十二大军工集团及相关科研机构,这主要由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历史发展决定的。军民融合产业关系国家安全,这一领域必须保持国有企业的绝对控制力。十二大军工集团及相关科研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在承担武器装备研制的任务,同时也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和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大量民口参军单位,尽管主要为军工集团提供配套服务,但其作用绝不容忽视。特别是在许多新兴领域,民口单位在技术等方面已经走在前列,这些民口单位的参与有利于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三)双重市场需求

军民融合企业的市场用户既包括“军”又含“民”,“军”“民”市场需求特征明显不同。一是两者性质不同。武器装备是国防独家采购的买方市场,技术需求由军方提出,产品研制必须满足国防采购要求。而民品市场有众多买家,创新产品要通过竞争赢得市场,市场风险较大。二是市场规模不同。国防装备的专用性较强,需求规模较小,往往是投资大订货少,投入产出率较低。而民品通用性强,市场规模较大,具有规模效益。三是定价模式不同。国防装备研制的定价模式与订货规模和市场竞争程度有关。市场竞争弱、价格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通常采取讨价还价的成本加利润;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则采取市场定价。而民品主要由市场定价。四是影响技术决策的因素不同。军品研制以解决有无为主、国家利益至上,一项新技术是否可行,首先取决于是否满足国防需要,即功能优先成本第二。而民品的技术选择以经济可行性为主,生产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标,坚持成本效益原则。

(四)产业关联性强

军民融合产业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多领域”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多领域”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要求经济社会和国防军队两大系统中有交集的所有领域、全部行业都实现深度融合,既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科技、教育、服务、动员等领域的军民融合,又不断探索实践金融、保险、物流等领域和方向的军民融合。我国军民融合范围已经从基础设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国防动员等传统领域,向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领域等新兴领域拓展,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延伸。特别是在新兴领域军民共用性强,军民融合产业的关联性更强。但更应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我国军民融合的范围还比较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度不高,海洋、空天、网络信息等新兴领域的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金融、保险、物流等服务领域的融合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从产业生命周期来看,军民融合产业多数仍处于幼稚期,需要加快培育。

(五)范畴具有边界

在各地实践开展过程中,军民融合产业已成为各地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些省市甚至早于中央政府出台了关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规划或行动计划等。以“军民融合产业”为名的产业园区、基地更是层出不穷。总结各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实践,主要存在两种严重的错误倾向。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存在泛化论倾向,将军民融合产业看作一个“筐”,什么“产业”都往里装。另一方面,个别领域存在狭隘论倾向,甚至将此看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有自己从事纯“军”品的东西才是军民融合产业。是否所有涉“军”的产业都要纳入军民融合产业的范畴?从国外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经验来看,并非如此。因此,能否纳入军民融合产业范畴,需要辨别产业要素的性质和种类。在军民融合发展实践中,应该对相关领域和行业展开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合理划分类别。

三、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重大意义

产业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领域之一,也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有利于在产业内实现军民间彼此融合、双向转换、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利用一流成果为国防建设和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支撑,利用軍民两用技术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深度融合中实现经济建设的国防效益最大化和国防建设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有助于利用优秀成果为国防建设和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支撑

一个大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剧烈的权力格局变动中赢得主动,关键是实现经济系统和军事系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进而实现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的双向跃升。面对战争形态的深刻变化,只有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充分挖掘使用经济社会母体中蕴含的巨大经济、技术、信息、人才等能量,才能有效解决军队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军民融合产业对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进步,特别是军民两用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牵引力。与专门从事军品生产市场相比,军民融合产业的市场竞争更充分,产品的更新换代更快,充分利用其新技术开发的快节奏和商业利益的内在驱动,可以有效促进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进步。军民融合产业能够推动军民之间在技术、装备、人力、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有序交流与互动,提高二者之间的融合度。依托军民融合产业,可以科学运筹使用全社会的人才、技术、信息、设施等各类要素资源,提高体系对抗能力,增强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胜算,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提供强大的支撑。

(二)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有助于利用军民两用技术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军民良性互动是产业革命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催化剂”,可以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防和军队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刺激增长、促进转型、增加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具有强大动能。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随着国内发展形势的变化,传统的经济发展动能在衰竭,需要寻找、培育新动能,才能真正引领新常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军民融合产业,能够推动军用技术、人才、设施向国民经济领域开放、溢出、转化,打造发展新引擎,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军民融合产业通过创新驱动发展,能为国民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通过军民融合产业,可以加速国防科技领域长期积淀形成的优质创新资源和技术转化,这些高端要素一旦加速向民用领域开放共享,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就会激发无尽的创新活力,催生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杨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马子健、谭茂鑫,國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司)

猜你喜欢

军民国防领域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巴基斯坦国防日
中国国防预算增速下降
俄罗斯2009—2011年国防预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