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 全覆盖 四川凉山加强教育扶贫“断穷根”
2018-08-11史先振
史先振
扶贫攻坚道路上有句话:“中国扶贫在西部,西部扶贫在凉山。”凉山是全国六个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贫困问题在四川省乃至全国最为突出。凉山彝族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现代文明社会,面临许多与其他深度贫困地区相似而又不同的困难和问题。
“不洗手、不洗脸、席地而睡”“门前一堆粪、人畜共居”,曾经是凉山彝族带给外界最直观的感受。如果说“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工程,“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则是更难攻克的深层次扶贫难关,是决胜扶贫攻坚必须啃下的一块“硬骨头”。相比物质脱贫,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愚昧落后的陈规陋习,更是阻碍凉山彝区脱贫攻坚的巨大障碍。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来到大凉山深处,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如何通过扶志和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确保脱贫攻坚的效果落地,建立摘帽脱贫的长效机制。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走访凉山州的彝族山寨、教育机构,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近距离观察凉山彝区智力帮扶和志气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一、凉山彝区贫瘠的不仅是自然条件,更是思想观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民族类别、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辖17个县市,其中安宁河谷地区6县市为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区,大凉山区域10个县为彝族聚居区,境内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515万,其中彝族人口占51.9%。
截至2016年,凉山州尚有贫困村1618个、贫困人口56.1万人。区域内雷波、美姑、甘洛、越西、喜德、昭觉、金阳、布拖、普格、盐源、木里11县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省深度贫困县,所辖1590个深度贫困村、12.24万户54.2万人贫困人口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贫困发生率22%,成为全国六个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贫困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集中连片贫困特征明显。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全省总数的1/3,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达4.16万平方公里、占全州总面积的68.9%,1590个贫困村、54.2万贫困人口区域性、整体性贫困突出。
二是生產生活条件极其落后。新一轮扶贫开发前,凉山彝区贫困群众基本上住的是石板房、瓦板房、茅草房,低矮潮湿、人畜混居、不避风雨。至今仍有25.49万人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高寒山区、严重干旱缺水地区和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土地生产率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生活处于“酸菜+荞馍+土豆”的低层次温饱状态。出行条件差,8个贫困县不通铁路,11个贫困县至今没有高速公路,边远地区生产生活物资仍是靠人背马驮。
三是落后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受传统文化影响,凉山彝区群众“养猪过年、养羊御寒、养鸡换盐巴钱”的轻商观念、“以酒当茶、杀牲待客、好要面子”的传统习俗、“薄养厚葬、高额彩礼、相互攀比”等陈规陋习尚未消除。
凉山脱贫攻坚不仅要解决“物质贫困”,更要下决心解决“精神贫困”,所面对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不是一场战役一轮冲锋就能完成的。
二、学龄教育和群众培训双管齐下,双轮驱动
面对“精神贫困”这座大山,凉山州委、州政府把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治本之策,突出学龄阶段学生和贫困群众“两大重点”,创造了一系列具有凉山特色和符合凉山实际的措施和办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狠抓学龄阶段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播途径
1、3000幼教点让彝族儿童过好语言关
土坯房、拖着鼻涕的“脏孩子”,一度成为凉山彝区深度贫困的标志。近年来,随着易地搬迁、彝家新寨建设的推进,凉山彝区生活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当地的学前教育率却一直不高。
从2015年8月开始,四川省委、省政府聚焦凉山彝区精准扶贫重点领域、突出矛盾,新增17条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即在彝区2586个建制村设立幼儿教学点,省财政出资为每个幼教点选聘两名兼懂汉彝双语的辅导员,给予人均每月2000元劳务补助。
计划实施两年多以来,凉山州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2010年的26.67%,一举提高到现在的80%左右。
在山谷溪涧间沿着水泥路进入喜德县啊吼村,73栋集中安置房已经修好,新修的村活动室一楼,是村里“一村一幼”教学点,几十名学龄前幼儿正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
我们采访了10多户村民,发现中老年人基本不会汉语,少数打工回来的年轻人能说汉语,而幼教点的孩子已经能用普通话交流。
国家电网四川公司派驻村里的第一书记王小兵说,彝区儿童以前没有上幼儿园的条件,上了小学后最困难的是过语言关,很多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一些因此辍学,当地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
“一村一幼”给彝族儿童带来巨大改变。“欢迎来我们幼儿园。” 喜德县拉克乡幼教点的小朋友们齐声用流利的普通话向记者打招呼。幼教点免费提供一荤两素的营养午餐,一名幼儿边吃边嘟着小嘴说:“每天都有肉肉吃,比家里吃得好!”
在喜德县小山村幼教点,23名幼儿正在做游戏。“通过一年多语言训练,孩子们可以用汉语和老师正常沟通交流,对今后进入小学学习大有好处,”辅导员杨露萍说:“孩子们还养成洗手、洗脸等卫生习惯,并影响和带动家里的长辈。”
两年来,凉山已创办3000余个“一村一幼”幼教点,每个幼教点有两名懂汉彝双语的辅导员,招收近12万名学龄前彝区儿童,毛入园率从2010年的26%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在越西、昭觉、布拖等县,记者看到,“一村一幼”的实施,已基本解决了彝区学龄前幼儿从母语向汉语过渡的难题,培养了孩子们的文明好习惯,为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前局长张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村一幼”促进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有机衔接,将为新一代凉山人植入更可持久的脱贫基因。
2、15年免费教育、贫困户全面培训夯实脱贫基础
喜德县拉克乡中心校有砖混结构的教学楼、宽敞的运动场、电教室、食堂、住宿楼,学校软硬件条件近年来得到很大改善。
校长赖晓芳说,贫困学生相关费用按政策免除、并有相应资助,无因贫辍学现象,特别是离家较远的学生能在学校寄宿。据了解,凉山全面落实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改扩建寄宿制学校475所、新建158所。
在西昌市的凉山职业技术学校,17岁的城市轨道专业学生央拉初学完3年后,将到四川内江职业技术学校进修2年,以提升就业能力。“学费、住宿费全免,每年还有2000元生活补贴,姐姐每个月打一点伙食费就够了。”央拉初说,家里主要靠父亲种地和打零工,没有这些政策可能会辍学。
副校长李涛说,该校120名贫困户家庭的学生实现了应读尽读,有明确的就业方向,能起到“一人读书就业,全家脱贫”的效果。
据了解,凉山初中毕业生基本实现“应读尽读”,初中毕业后可继续享受“9+3”免费职业教育,已有3000余名彝区“9+3”毕业生实现就业。目前凉山有中等职业学校18所,在校生3万人。
受教育程度低是影响脱贫的重要因素,国家统计局凉山调查队2017年对金阳县贫困村的抽样调查显示,无因贫辍学现象,但多数贫困户文化水平低,文盲、小学文化居多,多数不懂汉语,自身发展脱贫能力不足。抽样户文盲占40%、小学文化占50%。为此,凉山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主要劳动力,实行“教育培训全覆盖”,通过免费的封闭式培训,提升脱贫能力和内生动力,并积极有序输出务工。普格县、盐源县通过农村建房技能培训,促进“彝家新寨”“异地搬迁”建设。昭觉县、金阳县把优秀学员输出到成都、重庆等地工作。
专家认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的实施,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提高彝区人口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作用。
(二)贫困户教育培训全覆盖 点菜式学习助推脱贫攻坚
1、农民夜校:新时代农民运动讲习所
2016年11月,四川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工委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开办农民夜校的通知,决定在全省所有行政村开办农民夜校。通知下发,是在省委书记王东明考察凉山州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农民夜校之后仅3个月。这个四川首创的新时代“农民运动讲习所”模式就这样在全省推广开来。
带着好奇,我们来到了被称为四川省农民夜校发源地的小山村。小山村是四川省安全监督管理局对口帮扶对象,所以夜校是在安监局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夜校设在小山村村委会院内,是一所红黑相间的二层小楼。墙上挂的《农民夜校学习管理制度》规定了培训对象和时间:村“两委”成员、农村党员应主动参加学习,鼓励和动员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入党积极分子、村后备干部、科技示范户等参加培训,确保每月至少开课两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
驻村第一书记、农民夜校校长吴霄告诉我们,农民夜校有三大功能:理论阵地、学习阵地和文化阵地。“我们在农民夜校持续开展‘感党恩、跟党走、建家园、奔小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中央、省委省政府强农惠农政策和脱贫攻坚举措,引导和教育广大农民群众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吴霄说。
吴霄说:“我们还定期开办农业技术培训班,组织农技人员和当地的‘土专家‘田秀才,围绕小山村‘四小产业(肉牛、山羊、土鸡、大蒜),面对面、手把手讲授实用技能技术。”
我们看到,农民夜校最近一期授课内容是《秋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知识讲座》。吴霄说,这是专门为农业养殖合作社和感兴趣的农民开办的。
小山村农民夜校还组织文明示范户、道德模范以报告会、院坝会,传播孝老敬亲、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定期组织开展家庭卫生评比,教育引导村民做到睡觉用床、吃饭上桌,帮助村民养成“五洗”(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习惯,改变生活环境脏乱差的现状。
正在小山村调研的喜德县委书记曲木伍牛告诉我们,夜校开办一年多以来,农民的“四个意识”显著增强。一是阵地意识。基层“两委”、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加强;二是家园意识。以前农民的观念是通过易地搬迁实现富裕,如今在夜校学习也找到了归属感;三是产业意识。喜德县为高寒地区,属传统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经济。夜校让农民学会了种植和养殖技术,实现了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转变,培育了产业意识;四是文明意识。夜校组织村民到先进地区学习,主动引导大家改变传统观念,革除陈规陋习,形成了文明新风。
“农民夜校既是平台,也是载体;既是方法,也是手段。”曲木伍牛说,“夜校是推动脱贫攻坚上层次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2、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凉山州贫困户教育培训全覆盖的另一举措是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这一工程的原则是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按照计划,旨在集中3年左右时间,对凉山州12.7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素质提升大培训,把贫困群众培养成“有文化、懂科技、懂政策、懂法律、会经营、知党恩”的新型农民,实现“培训1人、改变1家、脱贫1户”的目标。
在培训对象和培训形式上,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同以往培训相比有许多创新之处。
一是培训对象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中16—50岁的家庭主要劳动力,也就是青壮年劳动力。
二是通过准军事化集中封闭式培训,塑造新型农民。培训利用寒暑假,以各县委党校为基地,每期组织3—4周的短期培训。例如,普格县按照连、排、班编制进行分层管理,每100人为1个连,50人为1个排,10人为1个班,培训期间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
三是通过现场教学,拓宽贫困群众视野。例如,会理县依托会理会议遗址、红军长征纪念馆、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现场教学资源,进行“红色教育”“古城文化”“产业发展”等现场教学。
四是通过寓教于乐,提升学员素质。教学不拘泥于课堂,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员观看红色电影,举行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等,提升学员的积极性,激发爱国热情和集体荣誉感。
五是通过政策衔接,有序输出劳动力。比如,普格县、盐源县、宁南县把技能培训同脱贫攻坚政策衔接,农村建房技能培训与“彝家新寨”“异地搬迁”政策衔接,焊接、家政等培训与劳务输出政策衔接。昭觉县、金阳县同上海某公司成都分公司联系,把优秀学员输出到成都、重庆等地工作。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也有不少亮点。凉山州委党校和凉山行政学院联合编写的《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教程》一书共分九章。其中,第二章懂得彝文字,是让贫困群众掌握彝文拼写,具备自学能力,通过学习彝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第三章掌握计算法是让贫困群众掌握简单的算术运用,方便买卖商品、结算工资;第八章奋进求发展是让贫困群众重视子女教育、懂得发展产业,懂得务工增加收入。教程还要求,由于各地贫困户素质能力各有差异,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加或删减。
三、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教育扶贫仍需继续加大力度。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凉山的贫困不仅源于自然环境恶劣,也源于人口素质不高、落后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建议针对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教师数量少、质量低等短板,进一步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高出生率致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不足。凉山州500多万人口,据教育局统计,有在校生110余万人,比2015年增加了13万人。“彝区每个家庭平均生3个孩子以上。”州政府督学兰涛说,学生人数逐渐增加,但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均落后于四川全省平均水平。
教育基础设施薄弱,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凉山学校点多面广,村级校点达1065个,教育资源分散,部分学校达不到国家和省定基本办学标准。将接受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發展验收的11个县,办学条件达标率不足5%,全州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120多亿元。
教师数量少、质量低、结构不合理。全州尚缺中小学教师6000名,因条件艰苦待遇低,每年引进的本科生数量非常少,美术、音乐、体育教师紧缺,每年还流失近200名教师。在接受我们调查的凉山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中,大多数人表示,将来毕业后会到成都、重庆等大城市工作。
为此,凉山一些基层干部建议:加强政策保障。针对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如《大小凉山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4—2018年)》即将到期,建议延长周期加大投入;加大上级财政支持。如凉山州招录特岗教师8000多人,工资将由县级财政全额负担、压力大,建议纳入财政转移支付。
凉山计划新改扩建寄宿制学校640所,目前资金尚无明确来源;加强人才保障。加大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对凉山的倾斜力度,定向培养学科教师和双语师资。建议给凉山专项下达学前教育事业编制,凉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招聘学龄前教育教师,上级给予一定支持。
(作者系中国搜索国际传播业务部负责人、中央党校中直机关分校新华社2017年秋季学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