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决胜脱贫攻坚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2018-08-11元利兴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攻坚农村

元利兴

近年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通过对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燕山-太行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多个省(自治区)脱贫攻坚推进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各地依据自身情况对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工作的战略部署制定了一些具体实施举措,取得了较好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提炼脱贫攻坚成功经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将扶贫脱贫与同步进入小康目标结合起来

多数贫困地区在重点解决贫困人口脱贫的同时,将脱贫攻坚与建设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起来。除解决贫困人口脱贫外,进一步提升脱贫人口的生产生活标准,实现脱贫与同步奔小康相结合。如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按照“兴业、家富、人和、村美”要求全方位推进异地搬迁扶贫,广西和云南推进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模式。

(二)积极构建党员引领,全社会参与的全员扶贫格局

在脱贫攻坚中,党员干部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一些地方的各级政府党员干部带头、各类公共事业单位或机构的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全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齐心协力推进脱贫攻坚。如四川省巴中市的“挂包驻帮”脱贫攻坚,实现100%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100%贫困户有党员干部帮扶。

(三)通过改革创新实现扶贫脱贫

各地在贯彻“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积极创新,探索出一些脱贫攻坚的新模式。如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土地城乡增减挂钩,将转移建设用地指标获得的收益用于当地贫困人口异地搬迁、产业发展基金等,支持贫困人口尽快脱贫。湖北省恩施市通过构建银企联动机制和搭建金融服务“三农”平台、开展农村产权交易、设立风险基金等方式,拓展农村金融市场,推进金融扶贫脱贫工作。这些地区通过积极创新脱贫扶贫方式,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四)脱贫地区农村治理取得新进展

贫困地区在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乡村治理,通过创建“村委会+乡贤”“村委会+村自治组织”等方式规范乡村民俗,形成脱贫攻坚与推动乡村社会治理良好互动机制。如陕西省旬阳县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探索建立的“以党建为引领,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基础,村民自治为根本”、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新型乡村治理模式。

(五)产业发展已成为脱贫攻坚重点

调研的特困连片地区都非常注重产业扶贫工作,通过培育新型经济组织,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等经营模式,围绕当地资源发展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特色产业。通过乡村电商网络营销平台,逐步实现“互联网+农业”直供直销模式,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通过产业发展建立了脱贫扶贫长效机制,保障脱贫地区和人口收入稳定增长,减少或防止出现返贫现象。

二、新时期推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和思路

(一)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发动全社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完成全面脱贫,实现到2020年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进入小康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加快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实现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二)当前推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思路

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实现全国范围内脱贫摘帽。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为脱贫地区充分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壮大脱贫地区乡村集体经济,引导脱贫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构建具有新时期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和体系,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促进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充分发展,逐步推进脱贫地区和非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三、新时期推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建议

(一)加强党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积极组织并领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在基层脱贫攻坚的经济发展组织,如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村社区等组织中建立基层党组织,发挥党组织在领导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

(二)发挥新时期党对乡村经济振兴的引导作用

一是探索建立“党组织+经济发展组织”模式,引领乡村经济发展。如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党支部+龙头企业”“党支部+农户”等多种模式引导乡村经济发展。二是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按照“地域相邻、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原则,打破行政村区划界限,跨村联建党组织,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由地域型向产业链型拓展,发挥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心村经济辐射和发展带动作用。三是通过发展乡村经济,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发展基础,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党的基层组织创造力和活力。

(三)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的充分发展、均衡发展

一是通过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充分发展,对于已脱贫地区和人口要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充分发展。二是实现同一地区贫困乡村和人口与非贫困乡村和人口的同步均衡发展。三是加快贫困地区和人口与非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同步均衡发展。四是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建设,为贫困地区充分发展、均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探索新时期壮大集体经济新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试点,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增加农村集体资产收益。二是创新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组织,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效率。三是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保障农民财产收益。

(五)加快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现乡村文明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引導开展乡村治理的规范化、法治化等各项工作。二是传承和发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新时期乡村民俗乡约、道德规范,加快建立党领导下的各类新型乡村自治组织,加快提升乡村自治水平。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构建具有新时期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和体系,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六)通过国家战略支持和加快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

针对有特色资源的地区,结合国家战略设立国家级产业示范区、特色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等方式,支持地方区域发展。如依托秦巴山区丰富的中药材和旅游资源建立秦巴国家级中药材基地和旅游示范区,依托武陵山区丰富的硒资源建立国家级硒产业基地,依托滇桂黔石漠化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建立国家级旅游示范区。通过在特困连片地区建立各具特色的国家级示范区、园区等途径,引领社会资本参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攻坚农村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攻坚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