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2018-08-11刘政云
刘政云
作為“00后”的家长,我们既传统又迫切地想要创新,对老一辈人的教育方法有认同,但更多的是想要融入自己的想法。儿子从小就是个乖乖仔,在老人们的溺爱中长大,是那种无论你干什么我都觉得好的溺爱。我很无奈,又阻止不了这种亲情,只能尽可能地严格要求儿子,总是批评多于夸奖。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在我们面前,儿子努力克制自己,尽量配合,而到了老人们身边,就像脱了缰的野马,随心所欲。就在这样时松时紧的环境中,儿子上了小学,还不错,他比同龄的孩子懂事,沉稳,但不自信,胆子小,爱哭,也不愿意跟别人交流,而且自理能力差,自制能力更差,受不了老师的严格管束。针对这种情况,我一味地提高对儿子的要求,发火的频率越来越高。于是儿子再也不是那个无忧无虑、天真可爱的小宝宝了,而我又总觉得他受到的溺爱太多,觉得压力之下才会有动力,没有去顾及他的感受,他就成了承载着我满满希望的“小大人”。
儿子上三年级的时候,因为我工作时间调整,没办法正常下班,于是给儿子报了作业辅导班。他每天放学从这个学校出来又进那个“学校”,想着有辅导老师,这下能学得更好了。谁知道,那一年,儿子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书写不工整、粗心等老毛病不但没改,还增加了拖拉、撒谎等新问题。我每天忙完工作,又要面对这样的他,自然没有好脸色,再加上喋喋不休地唠叨,儿子开始反感我,什么心里话都不跟我说。长久的压抑之后,他终于爆发了,他的哭喊让我心头一震:“反正我什么也做不好!”“你早就不喜欢我了!”我彻底蒙了,我这么爱他,都是为他好,到头来反倒是这样的结果。难道是我错了吗?我无助、迷茫,不知道该怎么来爱孩子了。
一天,我看到一篇文章《你满嘴是爱,却满目狰狞》,一下子就愣住了,我不就是那个打着“爱”的旗号,伤了孩子心的家长吗?我每天都在数落儿子这不行那也不行,给他贴标签,却想让他成为一个和这些标签相反的人,可能吗?我的严要求是想要他变好,却完全忽略了他的尊严。我的做法导致孩子不快乐,我也焦头烂额。我口口声声地说爱,说为他好,可是爱不应该通过狰狞的面目来表达啊。
于是,我调整自己的状态,管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每天阳光一点,乐观一点,而不是揪着孩子的一点错误不放,强迫孩子必须完美。我认识到,严格要求没有错,但总是希望孩子成为我想要的样子,而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就变成了自我满足。这还是爱吗?一看作业写得不好,要么撕掉,要么看都不想看;儿子喜欢音乐,一直想学吉他,我总是以他考试没考好,不要分心为借口拒绝;为了学习,不让他看课外书,不让他玩电脑,甚至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不断地指责他……这样孩子能快乐吗?他的身心能健康成长吗?意识到这些,我和儿子一起做了改变:每天不管多晚,我都要批改他的作业,并做点评,说说我觉得哪儿好,具体到一个字、一个词,只要有长进,就夸奖。他报了吉他培训班,为了挤出时间学弹吉他,儿子保质保量尽早把作业做完,没有拖拉。他课余时间可以看课外书,也可以玩玩电脑、看看电影。他整个人都变得开朗了,和我一起时会弹弹吉他唱唱歌,说说学校里有趣的事情。这样的母子关系更像朋友,有时我会对儿子说:“今天工作好累呀,帮我一起做家务吧!”他每次都欣然接受。慢慢地我发现,不用我说,他会自觉地把东西收拾好。我还用亲身感受来告诉他写好字是多么重要,并和他一起练,他的书写逐渐有了长进。学校的活动他也积极参加。今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他自告奋勇,背着吉他,参加了海选,虽然没被选上,但他没有不高兴。他告诉我,他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
我真庆幸我能及时醒悟,很好地调整了家教方式。通过儿子的成长故事,我觉得我也成长了。孩子,我愿和你一起快乐成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