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力》教学设计

2018-08-11施桂莲

物理教学探讨 2018年5期
关键词:弹力实验

施桂莲

摘 要: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关键,本节教学设计重在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并能够总结结论。对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课本第54页演示微小形变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仪器简单易得,实验现象明显,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实验;弹力的方向;微小形变;替换法;假设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5-0034-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困难面前的发散思维能力,掌握“条件法”,知道“放大法”的思想,了解“替换法” 与“假设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直面困难、勤于思考和寻求方法的科学探究精神。

2.通过问题的解决,享受解决问题的喜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 弹力有无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教学难点】 微小形变及弹力有无的判断。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师生互动、放大法、替换法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

刻度尺、弹簧、钩码、水气球、演示微小形变的仪器(激光笔)、铁架台。

【教学流程】 用时40分钟。

引题(2分钟)→复习巩固(5分钟)→弹力产生的原因、定义、条件(5分钟)→微小形变、实验总结(放大法)(2分钟)→替代法(2分钟)→假设法(2分钟)→方向(支持力、压力、拉力)(10分钟)→课堂练习(8分钟)→小结(4分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引入:播放“撑杆跳和跳水”视频。

师:杆和跳板的形变都对运动员有支撑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本节课我们就重点研究弹力。

(板书) 第二节 弹力

(二)新课教学

下面我们一起复习巩固初中已学过的弹力相关概念。

首先,我们来做个实验。

【演示实验一】 逐渐加大用力,使直尺弯曲,观察直尺形变过程。

(板书) 一、形变和弹性形变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_________或________发生改变,叫做形变。

2. 弹性形变

有些物体(例如直尺)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_______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3. 弹性限度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__________,撤去作用力后物体(尺子)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4.非弹性形变(塑性形变)

有些物体(例如橡皮泥)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_______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非弹性形变。

(板书) 二、弹力

【演示实验二】

(1)如图1所示,滑块原来静止在0刻线处,现在用手把滑块拉向右端约5 cm处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所示,观察弹簧的原状和现状,分析弹簧形变的方向。

(2)释放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方向及弹簧的变化情况,判断小车的受力方向。

师:引导学生分析弹力(拉力)方向和弹簧恢复原状方向的关系。得出弹力产生的原因和定义。

1.弹力的产生原因

物体发生__________,想要恢复_______。

2.彈力的定义

发生__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_______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师:结合定义,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

3.弹力的产生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 如图3所示, 物体A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判断物体A是否受到弹力?

生:思考回答。

师: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来分析。一看接触,二看是否发生弹性形变。如何判断桌面是否发生形变?

生:看不见。

师: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发现桌面在有力作用时的微小形变呢?

【演示实验三】 如图4所示,在桌面上放置一只激光笔,用力按压桌面,观察远距离墙壁上的光点位置是否变化。

师:光点为什么会移动?

推理过程:光点动→激光笔动→桌面形变(微小形变)。

同理: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形变。

师:实验证明,在例1中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因此我们可以说例1中的物体A受到了桌面的弹力(支持力)。同时,我们还发现,根据产生条件判断弹力的有无存在局限性(如微小形变)。因此,我们要寻求其他方法,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方法?

对于形变微小的物体,可用弹簧或(海绵)替换后观察形变情况,再根据产生条件分析,这种方法叫做“替换法”;或者假设撤去与之接触的物体,观察被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若改变则存在弹力,否则不存在弹力。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

4.弹力有无的常见判断方法:条件法、替换法、假设法。

【练习题】

师:如何判断弹力的方向呢?

(板书)三、几种常见的弹力及其方向的判断

实例1 支持力和压力方向的判断。

如图5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如何研究物體与桌面间的支持力、压力的方向?

师:如图6所示,将桌面换成直尺,观察直尺的形变情况,画图分析。

直尺:形变方向↓→恢复原状方向↑→支持力方向↑。

直尺对书的支持力方向:总是指向施力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支持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师:如图7所示,观察水气球下端的形状,比较前后变化,画图分析。

水气球:形变方向↑→恢复原状方向↓→支持力方向↓。

水气球对桌面的压力方向:总是指向施力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压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实例2 绳子的弹力(拉力)

如图8所示,用绳子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分析:绳子对小球的拉力。

绳子:形变方向↓→恢复原状方向↑→拉力方向↑。

拉力的方向:总是指向绳子恢复原状的方向。

综上所述,弹力(支持力、压力、拉力)的方向:

指向 恢复原状的方向。

【练习题】

(三)课堂小结

1.弹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判断弹力有无的常见方法有哪些?

3.如何确定弹力的方向?

(四)作业:课本P56“问题与练习”的第2题。

(五)板书设计

一、主板书

1.形变和弹性形变

2.弹力

产生原因: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定义:发生弹性形变→恢复原状→对接触物体→产生弹力产生条件:①接触 ②发生弹性形变 有无的判断方法:①条件法②替换法③假设法 3.几种常见的弹力及其方向的判断

支持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压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绳的拉力:总是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指向施力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二、副板书

例1 如图9所示,物体A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

(1)直尺对物体A的支持力方向

直尺:形变方向↓→恢复原状方向↑→支持力方向↑

(2)水气球对桌面的压力方向

水气球:形变方向↑→恢复原状方向↓→支持力方向↓

例2 绳对球的拉力方向

绳:形变方向↓→恢复原状方向↑→拉力方向↑

猜你喜欢

弹力实验
巧用弹力带提升立定跳远能力
微型实验里看“燃烧”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弹力球
《实验流体力学》征稿简则
如虎添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