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教学文化探析
2018-08-11李志鸿
李志鸿
摘 要: 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在思想认识、实践做法、配套机制以及师生的内在动力和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有必要从大学教学文化的角度研究并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教学文化有其自身内涵:以人为本的技术伦理观,集成、高效的信息装备技术,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泛在、竞合的教学主体,混合、自主的教学模式以及科学、人性化的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教学文化的建设路径应从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以及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制度变革的双向互动等方面着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18)01-0042-07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教学文化;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混合教学模式;自主教学模式;教学主体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2012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又将教育信息化列入9项教育现代化重大工程之一,强调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部也相继启动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及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等项目,并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一系列规划、方案的推动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成就,高校的宽带网络接入和多媒体教学环境都已具备,多媒体教学模式基本普及〔1〕。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就具体如下:一是“宽带网络校校通”取得重大进展。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为2000多所高校提供千兆以上的高速接入能力,并对其中500所高校提供万兆以上的接入能力,为高校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基础服务〔2〕。二是“优质资源班班通”取得显著成效。“爱课程”网络资源共享课有2458门,“爱课程”、网易和中国网络电视台三家网站上线的视频公开课有749门,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联盟集聚了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3.3万门,资源总量达到了60TB〔2〕。此外,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已建成200多个。三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有407万名教师应用空间开展网络教研,有300多万名教师通过网络空间开展教学〔2〕。四是信息化教学有了初步进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兴起掀起了“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变革的新热潮。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态。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上,偏重硬件设施建设而忽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偏重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而忽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直接融合。二是实践做法上,高校之间的协作推进缓慢,资源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一次性短期建设和验收的机制致使网络资源更新缓慢,软件系统建而不用或应用低效;高校内部缺乏总体规划,信息化建设主要侧重于教育教学的个别领域或个别环节,各类教学资源、业务管理系统缺乏互联互通、有机整合。三是配套机制上,缺乏一套与信息化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以及教师激励机制。四是师生内在动力和能力上,大学师生对于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不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安全防范能力相对不足。因此,有必要从大学教学文化的角度深入研究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學,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教学文化的内涵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教学文化是指校内外各类教育教学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媒介,广泛开发、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突破特定时空限制,逐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全新的文化生态体系。这一文化生态体系包括价值观念、教学模式、装备技术、管理制度等多个子系统,各类子系统相互促进、有机结合,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推动着教育技术、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的变革,而教育技术、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的革新又有力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各子系统共同推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以人为本的技术伦理观
以人为本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技术伦理观。这一技术伦理观具有以下涵义:第一,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杜威“新三中心论”、教育传播学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着眼于教育主体的多元互动、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教学内容的应用生成,等等。第二,以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根本指针,充分提高教师教学的便捷性、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三,以信息化教学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强大动力。第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与民主化,推动人类文明的传承、交流与创新为根本目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有利于加强教育教学理念、模式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性以及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有利于打破教师和学校对于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每个人都能够在网络空间上创造知识、传播知识、获取知识、使用知识;有利于汇聚、传承古今中外“海量知识资源”,促进不同人类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并从中汲取创新的智慧和力量。
(二)集成、高效的信息装备技术
在“互联网+”时代,各类现代化信息装备与技术获得广泛的应用。大学教学体系不仅系统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平板电脑、可触控电子屏、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等现代化装备,而且综合应用了多媒体、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实时通讯、海量信息处理等信息技术,体现集成、高效的特点。以现今流行的“未来教室”为例,它是在人文主义、互动、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和智能空间、云计算、人体工学等技术的支持下,通过网络如WIFI、局域网、移动网络,以互动为核心,把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学习者、设备、资源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教师教学参与过程的智慧化识别、跟踪、监控和管理。如厦门大学将传统的多媒体教室改造提升为“智慧教室”,为师生提供网络空间上的富媒体分享、多终端学习、跨终端互动、课堂即时表决、二维码签到、远程控制、可视化管理等多种服务,教师可充分利用智慧教室的分组与互动功能开展探究式、讨论式教学,课堂教学效果逐步显现。
(三)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突破了有形围墙,进一步向广阔的虚拟空间拓展。一是慕课的兴起。慕课最早出现于加拿大,2011年后迅速在美国推广开来。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导论”免费课程吸引了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注册者,随后,Udacity、Coursera和edX三大网络在线教学平台相继建立。我国一些知名高校也纷纷加盟国际慕课平台或建设中国式慕课平台。2011年,上海市26所高校合作成立上海高校课程中心;2013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加入了edX和Coursera,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5所交通大学联合共建“在线学习联合体”开放课程平台,清华大学“学堂在线”课程平台对外开放〔3〕;2014年,来自全国22个省份的56所高校在深圳成立了UOOC联盟,上海交通大学“好大学在线”课程平台对外开放;2015年,阿里巴巴和北京大学联合共建的“华文慕课”平台推出系列汉语优质课程,40余所高水平大学和重点中学联合发起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简称MOOCAP)〔4〕。
二是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的广泛应用。远程同步互动课堂是“互联网+”背景下名师、优课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在不同区域、不同高校以及不同教育主体之间实时共享的重要手段。专递课堂、异地教室板书同步、异地教师合作授课、异地师生即时互动反馈并同步完成学习评价,既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共享,又有力地提高了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2015年,哈佛商学院推出最新的“虚拟教室”没有桌椅只有屏幕,教授面对着屏幕讲课,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同步联机画面,在网络空间上共同学习。“十二五”期间,我国多省份启动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对口援助活动,如河南省向新疆阿克苏地区开展优质教育资源进课堂的远程直播,山东省向新疆喀什地区开展援疆名师课堂直播,这些对口援助活动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共享难题。
(四)泛在、竞合的教学主体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成了“没有围墙的学校”。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极大扩展了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对象的范围,成为推动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的重要力量。从宏观上看,各类教育信息技术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等市场力量纷纷以网络授课的方式进入高等教育市场,与传统大学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如江苏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依托高等院校、中文IT社区、开源云计算以及社會知名培训机构等,将优质的课程内容和平台有机融合,并提供大型讲座、辅导等线下教育手段,着力打造“核心能力学院”、“IT技能学院”和“通识学院”三大领域的在线教育解决方案。从微观上看,高水平的微课、慕课与传统的课堂录像不同,需要包括教学设计师、摄影师、IT专家、讲台专家等多种专业人士的密切配合与共同工作〔5〕。同时,教育对象也从适龄在校生向社会公众扩展。马丁·特罗曾指出:“未来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关键之处不是入学而是参与,是与社会很大一部分人的继续教育观念相联系的,到那里,几乎全部成年人都可以在家或是在上班的地方接受这种教育。这种教育多半不在传统的大学或学院里进行,而是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大多数学生学习将不再是为了获得学位和学历,而是学习怎样保持或提升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职位,或者为了自我消遣,有些接近于‘学习化社会”〔6〕。由此,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也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大学将不再有固定的行政班,学生拥有自由选择教师的权利,并随时和学习同伴结成新的专业学习共同体。
(五)混合、自主的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结合,也极大地改变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流程以及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革命”。
混合教学是“互联网+”时代主要的教学模式。比如,“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成功实现了“两个结合”、“两个翻转”以及“两个转变”。“两个结合”即“线上”(网络教学)与“线下”(面授教学)相结合,学生课前自学、师生课堂互动学习以及课后扩展性学习等各个教学环节相结合;“两个翻转”即教学流程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翻转,教师角色由单向式的知识传授者向双向式的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转变;“两个转变”即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转变,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新型模式转变。
2007年以来,翻转课堂首先在美国的中小学流行,之后在大学逐渐推广开来。如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在讲授“数据库原理”这门课时,先是在每周上课前要求学生先看完一周的视频教学内容,然后完成网上的课后习题以及和数据库相关的课程项目,正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则包括专家讲座、难点讨论、学期项目讲解三个部分。此外,斯坦福大学还进行“翻转课堂+社交媒体”的实验,主要做法是增加在线互动的形式,在线讲座之后通过小测验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允许学生互相提问。我国一些大学也逐步引进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能够从翻转课堂教学法中获益,如“提高学生的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但是,“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一些前提条件,如“搜索课程内容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要学习支持翻转课堂教学的新技术”“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观看教学视频等课程任务”等,若条件不足将阻碍教师使用这一教学模式的积极性〔7〕。
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也是“互联网+”时代新型的学习模式。慕课的兴起使得学习者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一是指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二是指根据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时间分布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乃至个性化定制所需要的学习课程;三是指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如移动学习(碎片式学习、情境感知学习、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互动式学习)、游戏化学习以及虚拟交互式学习。2013年,教育部启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该项目以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网络通讯等技术为依托,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大连理工大学国家级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明确提出“为每个学生提供‘属于自己的实验室”的建设理念,实现化学化工实验实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建设目标,打破学科、专业限制,重点建设易燃、易爆、高温、高压、高毒、高危等虚拟实验内容,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全覆盖、超覆盖”;初步构建了覆盖化学、化工各学科专业的系列化、情景化、互动化的化学化工虚拟实验体系,自主研发软件近百套;打造了集任务导向、内容选择、数据记录、评价指导、过程跟踪、考核记录、报告提交、信息反馈为一体的“化学化工虚拟实验中心网络化平台”,实现完全的自主学习。
(六)科学、人性化的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评价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性化特点:评价主体多元化,人人都是评价者,人人也都是被评价对象,除了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到评价中来;评价方式多样化,主要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做出过程性评价;评价内容也有了很大改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再仅由学生的学习成绩来体现,教师的信息组织与整合、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教师积累的经验通过互联网获得共享的程度等等,都将成为教师考评的重要指标〔8〕。
2011来以来,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在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调整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是教育部、财政部为保障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而设立的重大专项项目。该项目为全国高校提供教学状态数据的在线填报、查询等功能,对教育部实现高校教学水平监控、教学质量提高、科学决策管理和开展高等教育质量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作为“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的补充,面向单个高校提供教学状态数据的填报、查询、分析等功能,并通过“数据交换子系统”向“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上报本校状态数据,下载部分分析数据。该项目按照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把高等学校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形成全面反映高等学校教学运行状态的数据集〔9〕。
大学利用网络教学与质量监控平台开展网络测试、评价与反馈,这也是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比如,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在线测试,系统将自动生成错题集,为学生提供成绩单及相应的学业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知识薄弱点,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同时,学生还可对教师的教学状态、教学水平实施网络评教;教师也可以通过云平台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进行追踪,并根据系统自动形成的基于数据的教学质量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此外,教师和教学管理者还可通过网络听评课系统对教师授课进行观摩并做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大大降低了听评课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为实现高质量的远程网络课堂质量监控提供保证。
以北京国教融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面向高校课堂的智能化教学互动及管理系统为例,该系统包括课立方系统服务平台、教学互动控制台和微信公众号。教师和学生各有一个在PC端的后台系统,课前教师通过PC端的后台系统布置预习的任务及预习后的效果测试,学生的预习情况会自动生成“课前学习报告”提供给教师;课上教师围绕知识点出讨论题,学生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进行众答或抢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即时给出评价,系统也将即时反馈统计数据。此外,在教学互动控制台上,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个表现都可以被量化成具体的分数,最终计入总成绩,过程性评价成为可能;学生对教师评价也将细化到教师每一堂课的表现情况,对教师的评价也更为全面、客观。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教学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加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教学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由于受到传统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体系以及大学信息化建设投入大、实施难、见效慢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管理者对于信息化教学存在认识不一、意识不强、推进不平衡等现象。因此,加强顶层设计是“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教学文化建设的首要前提。
第一,坚定目标导向。大学信息化教学不是传统教学的辅助和点缀,而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大学必须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制定信息化教学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中长期目标以及分年度目标,将信息化水平尤其将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纳入办学评估体系之中。
第二,坚持整体推进。大学信息化建设是包括技术、文化、制度的整体系统,要克服就硬件抓硬件、就技术抓技术的片面做法,从大学教学文化的角度明确教育思想观念更新、信息技术引进开发、教学模式创新、管理制度变革等重大行动,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第三,突出应用与实效。大学信息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应用,检验信息化建设的成败标准在于实效性。现代大学应紧密跟踪世界高等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不仅要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开发应用,更要结合大学的实际需要以及现有的教学、科研力量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及管理中的开发应用,促进课程、教师、实验资源等共建共享,努力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技术领头羊。
第四,坚持协同配合。大学应成立信息化建设的决策机构以及组织实施的专门机构,要坚持校内各行政部门、各教学单位的协同配合,防止各自为政、多头建设、资源浪费以及信息孤岛现象。比如,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改革,更要完善导师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导学服务。又如,在互聯网信息时代,各种后门漏洞、僵尸网络以及数据泄露对校园网络安全造成了重要威胁,需要各部门、全校教职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二)着力提升大学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习惯的影响,年龄较长的教师往往拒绝变革、害怕承担风险,不少年轻教师一进入大学工作便处于传统的教学文化环境之中,对于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动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相对不足。因此,提升大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是“互联网+”背景下大学教学文化建设的关键。
一是要加强信息化教学培训,从教育教学信息化意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信息道德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专题讲座、网上教学观摩以及体验操作等形式,全方位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二是通过信息化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等项目构建专业实践共同体,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的理论研究以及开展微课、慕课、翻转教学等教学改革的行动研究。
三是完善教学支持与服务体系,如开发“智能化视频录制平台”和“翻转课堂教学应用平台”等,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将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的制作以及教学案例、题库的开发等技术类事务交由专业人士来做,保证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之中。
(三)全面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制度变革的双向互动
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制度变革相辅相成,信息技术的引进、开发与应用既有赖于以人为本、鼓励创新的大学制度环境,又有利于推进大学制度的变革。从政府管理的层面看,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加速推动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校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的融合发展,亟需宏观教育管理制度做出相适应的变革。从学校管理的层面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的教学生态,未来大学的学制和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将更为灵活,学生不再有学籍,大学不再有固定的行政班,来自全球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的学员聚集在“虚拟教室”进行个性化学习,修满学分则获得慕课平台颁发的“微证书”。因此,大学不能就硬件抓硬件、就技术抓技术,而应该主动改革内部管理制度,如学分制、选课制、教学运行与管理机制、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学生学习评价与考试认证制度等。
四、结语
大学信息化教学极大地改变了大学教学的文化生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的重点从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转变到加强学生的心智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表达、思维与协作能力;二是教育的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整合,教育的过程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之间共同完成,传统的“留学”概念以及形式有了新的变化;三是教育的空间由有形的教室向无限的虚拟空间延伸,知识传授、情感交流主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四是课程结构往小单元、模块化发展,课程形式主要是微课程、短视频;五是教与学的方式从传统的面授式教学向混合式学习转变,教与学的活动表现为团队式的共同活动,个性化、定制式学习成为主要的方式,小组讨论、辅导答疑、在线作业与测试将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六是教师的角色从单向式的讲授者向教育教学研究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转变,师生关系进一步向教学相长转变;七是获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门槛降低,高等教育将进一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乃至普及化教育转变。
同时,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是,现代信息技术是否会弱化大学的功能地位乃至威胁大学的独立存在?笔者认为,大学信息化教学会改变大学的教学形态和存在方式,但不可能取代传统大学,原因如下:
第一,任何教学模式的采用都要受到具体专业、课程的性质影响。比如,慕课的传播方式是网络,但现实中很多需要实习实训实验的专业和课程则不适合在慕课平台上开展。
第二,任何教学模式的采用都要受到现实物质条件的影响。比如,在教育资源有限、学生人数较多、小班教学尚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翻转教学的推广使用势必受到限制。
第三,任何教学模式的采用都要受到教育教学主体的思想、情感和能力的影响。从教师主体看,信息技术固然改变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手段,但不仅不可能削弱教师的重要性,而是对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学科水平、教学技能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教学的推广应用必须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前提;从学生主体看,信息化教学固然满足了信息化时代知识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学习碎片化的学习需要,但学生群体对于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缺乏道德判断能力,学习内驱力、专注度和学习深度各有不同,学习效果也容易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
第四,任何教学模式的采用都要受到当地文化传统和教育体制的影响。传统教育体制和教学文化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育者往往以知识权威者自居,教育教学方式主要以知识灌输为主,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传统大学的课堂上较为少见,这些都制约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效果。
第五,任何教学模式的采用都要以全面发挥大学的教育功能为着眼点。信息化教学的最大优势是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和知识传播的交互性、便捷性,但是,大学教育的功能除了知识传授之外还包括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質教育。信息化教学在促进师生思想、情感等交流方面存在局限性,更无法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因此,“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教学文化并不排斥传统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手段,它对传统教学文化不是颠覆而是超越。
参考文献:
〔1〕蒋东兴,门 海,孔繁士,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与“十三五”对策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14.
〔2〕任昌山.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成效与推进思路〔J〕.中国教育网络,2015,(7):12.
〔3〕宋姝颖.中美“慕课”发展综述及未来展望〔J〕.今传媒,2016,24(3):124.
〔4〕万玉凤.全国40余所大学和中学联合启动慕课大学先修课〔EB/OL〕.(2015-11-30)〔2017-04-10〕.http://edu.people.com.cn/n/2015/1130/c1053-27873185.html.
〔5〕郭英剑.慕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J〕.高校教育管理,2014,8(5):29-33.
〔6〕胡成功,张相乐.从“普及高等教育”到“学习化社会”——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思想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9):5.
〔7〕崔 璨,刘 玉,汪 琼.我国高校翻转课堂实施情况分析〔J〕.中国教育网络,2015,(5):29-30.
〔8〕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关于智慧教育的探究报告〔EB/OL〕.(2015-04-10)〔2017-04-10〕.http://www.fjedu.gov.cn/html/jyyw/jyxxh/2015/04/10/ab419aa9-166b-4e89-a344-4394c55f9926.html.
〔9〕许晓东.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大学教学,2012,(4):83-87.
(责任编辑:陈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