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推断偏向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应对
2018-08-11李小平
摘 要: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化过程中,归纳的单调效应、证真偏向以及可得性启发的影响得到了分析。归纳的单调效应被认为在指向性趋同信息出现时,将增加或坚定事件中的趋同者,并导致参与者的规模急速增加;证真偏向被认为在结构性相似观念的共同作用下,将急剧减少参与者的批判与质疑行为,从而导致参与者的一致性轻信行为和观点的迅速趋同;可得性启发被认为在媒体的长期负面报道或网络平台反复推送负面信息的作用下,将导致事件的参与者将或然性的小概率负面事实认定为必然的负面事实;这三项事实推断偏向的上述效应被认为最终将助推甚至直接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爆发或改变其演化路径。因此,发布可信赖的异质性信息、改革评论信息的排序规则以及提供信息阅读的外在辅助工具等对策有助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平息。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18)03-0041-09
关键词: 事实推断偏向;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与干预策略;归纳的单调效应;证真偏向;可得性启发
一、引言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公民通过利用网络这一新型的传播工具基于利益表达和诉求的一种集体行动〔1〕。目前,研究者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特别是其形成机制展开了大量研究。在其形成机制方面,研究者较为系统的探讨了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中的社会背景因素〔2〕、管理因素〔1,3〕、新闻传播因素〔4〕、技术因素〔5〕以及心理因素〔6~7〕。其中心理因素的探讨因其可以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提供科学层面的干预方案而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因素探讨中已有研究者指出其存在诸多疏失,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有别于现实群体性事件的层面探讨不足〔6〕。本文想指出的是,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制中,参与者的推断特征是有别于现实群体性事件其他心理因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首先,在網络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尽管由网络连接而产生联系,但是毕竟不如现实群体性事件中那样存在多种的、现实的互动方式,他们仅存在单维的数字联系。在这种单维的联系中,推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即便认为推断是一切决策和行为的基础亦未尝不可。其次,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诸多事件之所以维持大规模的人群聚集状态,是因为在事件的演化过程中,参与者依据事件的原始信息做出一个一个新的推断,从而将简单的原始信息丰富,使它蕴含多层意义,包含多种发展方向,并最终为事件的演化和发展提供可能性,甚至在一定情境下,推断也同时提供事件维持热度的能量或演化的动力。例如,在雷洋事件中,事件参与者从各个方面做出了推断。这种推断既是参与者各种行为的基础,也维持了事件的热度,以及导致了事件最终的演化结果〔8〕。然而遗憾的是,目前从参与者推断特征的角度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者甚少,仅有张郁运用认知偏差(易得性启发、代表性启发、归因偏差)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推断因素做了简单的分析〔9〕,其他一些研究则仅仅提到认知偏差,而没有做任何推断因素层面的分析〔10~11〕,这与前文所述的重要性是极其不符的。为抛砖引玉,本文试图对这一因素予以分析,并将关注点聚焦于推断因素中的一个特殊因素——事实推断因素——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所谓事实推断是指就某一事实是否发生,是为真抑或为假而发生的推断。人们事实推断的特征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十分重要,因为所有的网络群体性事件都涉及事实推断的问题。首先,在自媒体时代,网络空间中的诸多信息都未经过严肃的审查,也非出自专业的新闻人士之手,其传播的信息本身便存在一个真假判断问题或可信度判断的问题。其次,任何信息文本都存在被演绎与推断的(即所谓脑补)空间与可能,都未严密到对任何可能做具体描述的程度。因此即使经过严肃审查的信息或出自专业的新闻人士之手的信息,信息本身也并非严密到无可演绎的程度。此时参与者对网络信息未予以描述或规定的部分或空间做何种事实推断也非常重要。最后,更为重要的是,目前认知心理学特别是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人们的事实推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便是人们在完成事实推断时会发生诸多偏差(这其中比较重要的偏向包括:归纳推理中的单调效应、证真偏向、可得性启发等等),表现出非逻辑性的一面〔12〕。这与人们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行为的非理性特征是否存在关联十分值得关注。
二、基于事实推断偏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分析
(一)归纳的单调效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可能影响分析
归纳的单调效应是指人们在通过归纳得出结论、形成观点的过程中,当支持某一结论的证据越多、越一致时,人们接受该结论的信心便相应越强的效应。例如:在Nisbett等人的研究中,他们首先让参与研究者想象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有一种Barrato人。然后分别问参与研究者在已经发现3个Barrato人都是胖的情况下,得出“所有Barrato人都是胖的”这一个结论的信心,和在已经发现了20个Barrato人都是胖的情况下,得出“所有Barrato人都是胖的”这一个结论的信心的差别。结果发现,参与研究者在只发现了3个Barrato人都是胖的情况下,其推论信心明显不如已经发现20个Barrato人都是胖的情况,呈现出典型的归纳的单调效应〔13〕。
归纳的单调效应可以预测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指向性趋同的评论将推高事件的爆发程度。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存在与Nisbett等的研究类似的情形,即在相关事件的评论中出现的观点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是结论指向性趋同。此时这些评论就犹如Nisbett等研究中的一个个Barrato人,这些评论的共同指向便犹如Nisbett等研究中的“肥胖”特征。因而其产生的心理效应也将类似:网络舆情事件的参与者对得出评论所指向的结论信心大增,从而最终导致接受评论所共同指向的结论,并参与点赞或发表与之类似的评论。显然,这种个体层面的信心增加反映在网络联结下的群体上时便是网络中持相同观点者急剧增加。当这一舆情事件具备了公共参与性质时,它便将演化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这一过程可以用图1表示:
具体以邓玉娇案为例。在郭浩(2013)对邓玉娇案的定量研究中,分别分析了事件潜伏到爆发前的过渡期、发展期、全面爆发期和消亡期四个阶段中事实类、声援类、评论类、质疑类、评论延伸类、传言类、愤慨类以及其他类八个类别帖子的百分比〔14〕。通过对郭浩(2013)数据的再分析发现,取帖子中百分比最高的两类帖子的百分比为事件参与者指向性趋同的指标①,其变化趋势分别是:潜伏到过渡期39.5%(声援类21.6%+评论类17.9%),发展期43.4%(评论类28.1%+质疑类15.3%),全面爆发期50.9%(评论类28.7%+质疑类22.2%),消亡期44.1%(评论类29.3%+质疑类14.8%)。从事件趋同性指标变化趋势可以发现,事件趋同性指标最高的点,也恰好是事件全面爆发期;同时随着趋同性指标逐渐上升,事件逐渐爆发,当趋同指标下降时,便到了事件的消亡期。根据归纳的单调效应成功地预测指向性趋同对事件发展起到的助推作用。
归纳的单调效应还可以对大量的、性质雷同的新闻报道推高与之相似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这一现象予以解释。媒体的本性除了求新求异以获取新闻价值外,另一个本性则是跟风蹭热度。某一博人眼球的新闻产生后,往往产生大量的、性质雷同的事件报道。例如在红黄蓝虐童新闻报道后,出现了秦皇岛金贝贝幼儿园虐童报道、南京栖霞一幼儿园老师殴打男童的报道、携程亲子幼儿园虐童报道等等〔15〕。从归纳的单调效应来看,这种大量的、雷同性的报道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演化有助推作用。首先,根据归纳的单调效应产生的条件,媒体大量的雷同的报道将产生单调效应,即网民根据初始的报道所接受到的观念或形成的印象随着类似报道在短时间内的增加而会变得逐渐增强。其次,单调效应的产生同样会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在某一个领域更容易发生。因为它在较短的时间内塑造了大量观念相似的网民,从而为某一类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准备了参与者和认知上的契合点。因此,归纳的单调效应除了可以解释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即刻影响因素如何起作用外,还可以解释一些宏观的背景因素、基础性因素如何起作用。
对于指向性趋同的评论推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象,以往研究往往运用从众效应和群体极化效应进行解释。显然这些解释忽视归纳的单调效应的作用,存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可能;此外,也可能导致一些偏差,将可能是单纯由归纳的单调效应所产生的助推效应似是而非地解释成了从众效应或群体极化效应。已有研究者提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人群在一些情形下并没有现实事件中那么强烈的人际压力,事件的参与者是以个体的形式相对孤立存在的,再加上网络本身的匿名属性更是增加了这一倾向,因此有时从众效应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有限,甚至不存在。因而,在这些情境下的指向性趋同现象用从众效应解释并不合适。群体极化的道理类似,缺乏强烈的现场气氛感染与相互影响,指向性趋同的现象在一些情境下是否是群体极化的结果同样非常值得怀疑。
对于大量的、性质雷同的新闻报道推高与之相似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这一现象的解释,以往研究者也从污名化、标签化以及刻板印象的角度予以解释。但是,污名化、标签化和刻板印象效应的解释均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它们的解释的对象主要是人或者由人构成的一些单位,如最近被网民认为变坏的老人和前文所述的幼儿园等等。但是一些新闻报道重复的对象是事件模式或非人的客体。此时运用上述概念进行解释则不如本文提出的归纳的单调效应的视角合理。例如,医患关系重复的是医生与病人的冲突状态,说病人或者医生污名化、标签化或刻板印象均有偏差,那么认为这一类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存在污名化、标签化效应和刻板印象则是不合适和逻辑不通畅的,但是认为存在归纳的单调效应的影响则依然是合理的。
(二)证真偏向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可能影响分析
证真偏向是指人们在推断的过程中,倾向于收集与自己已有观念一致的证据,以支持其为真,而不注意收集与自己已有观念相反的、否定性的证据,以推翻它的推断偏向。华生很早就做过一个实验,他在心中依照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的规则写下“2,4,6,8”四个数,然后要求实验参与者猜测他写下的这四个数所遵循的规则。猜的方式是猜测者也写下四个数,然后询问是否符合华生原先写下“2,4,6,8”四个数时的规则。结果发现参与者写下的规则大多与自己的猜测方向一致,很少有参与者写下与自己猜测方向不一致的数字,出现了明显的证真偏向。后续的研究说明证真偏向广泛地存在于医生的医疗诊断、科研人员的论文审稿、民众在食品领域的社会推断等领域〔12〕。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参与者也需要与医生诊断、科研人员审稿一樣,对诸多观点、观念的可靠性以及它受到证据支持或否定的情况做出判断,因此其中必然也存在证真偏向及其影响。基于这一点,再结合网民结构性相似的观念可以对诸多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现象进行解释。
所谓结构性相似的观念是指在群体水平上存在的系统性一致的观念。我国用几十年完成了他国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从而使得这个时代一直处于急剧的发展和迅速的变迁之中。这种急剧发展与迅速变迁为网民乃至所有中国人所共同经历,塑造了网民乃至所有中国人结构性相似的观念。除此之外,接受了类似的媒体影响、有着类似的心理特征或兴趣爱好等的人群也会在亚群体水平上存在结构性相似的观念。因此,结构性相似的观念普遍存在。
首先,结构性相似的观念与证真偏向的结合可以解释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轻信现象。在诸多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事件一开始的报道实际上存在多种可能,甚至报道中本身已经存在诸多令人质疑的表述与逻辑漏洞。然而实际情况是,参与者并未对事件的表述提出质疑、批判和讨论,而是轻而易举的相信了事件的表述,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口诛笔伐。比较典型的是目前被称之为逆转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事件,例如大妈碰瓷玩具车〔16〕、暴打女司机事件〔17〕等。以大妈碰瓷玩具车事件为例,事件的初始信息所提供的唯一证据是一个大妈坐地不起,旁边有一个小女孩开着玩具车以及小女孩母亲与大妈在对话,对话的内容从视频中无从知晓。很显然,对于这样一个视频证据,它对大妈究竟是碰瓷还是真被撞而言完全是中性的,既无法支持被撞,也无法支持碰瓷。与此同时,大妈碰瓷玩具车的信息也过于违背常理,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漏洞。然而证据的无效性以及事件的有违常理性都未阻止参与者将初始信息信以为真。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为何会如此轻信事件的初始描述?可以认为在这一事件中,初始信息的描述与人们前期形成的老人变坏的观念一致,人们发生了证真偏向,因此不加批判地接受了事件的初始描述。进一步的,当这种事件的初始描述与观念的一致性发生在群体水平时,也即事件的初始描述与群体的结构性相似观念一致时,证真偏向便在群体水平上发生,整个群体都不加批判地接受了事件的初始描述。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再遇上事件具有公共参与性质时,便形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
其次,结构性相似的观念与证真偏向的结合可以解释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大规模参与者观点趋同的结果突然而迅速地出现这一现象〔18〕。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其中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事件爆发后,大规模参与者观点趋同的结果以突然而迅速的方式出现。依据常理,事件爆发后要达到大规模参与者观点趋同的结果,应该经过网上讨论和辩论的过程,这期间可能有观点的分歧与整合的现象,甚至这种现象在辩论与讨论过程中以类似的形式反复发生,从而在较长的时间以后达到大规模参与者观点趋同的状态。然而网络群体性事件却发现这一过程并不明显,甚至不存在。结构性相似的观念与证真偏向的结合可以解释其中的过程:第一,结构性相似的观念作为一种静态的存在,网络舆情事件的描述或期间的评论要与之匹配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不可预期。第二,这种偶然性一旦发生,在证真偏向的作用下,由于相关信息与参与者所持的观念一致,相关的批判、否定性证据的收集几乎都不发生,因此匹配后接受这一信息的速度将非常迅速。
除了与结构性相似观念结合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做出解释外,证真偏向对加推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演化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所谓加推型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特定方有目的、有组织的推动下所产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这种网络群体性事件由于出于专业组织之手,往往以一个较具迷惑性、多数参与者都认同的初始信息为锚,然后在后续加推的评论中进一步引导出希望出现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在这过程中,这种加推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之所以能够成功,可以认为存在证真偏向的作用。起锚作用的信息等于人为的制造了一个拥有结构性相似观念的群体,然后以此观念为基础,以“切香肠”的方式逐步提供似是而非的单向证真的相似观念,在证真偏向的作用下都将逐步被接受,直到出现希望操纵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为止。上述过程总体可以用图2表示:
对于上述现象中的轻信问题,以往一般从社会情绪宣泄的角度予以解释。社会情绪宣泄与证真偏向都指向非理性的问题,但是二者最终的指向不同:一者指向认知本身的缺陷问题;一者指向非认知问题。证真偏向的分析视角对以往研究予以了重要的补充,也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干预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大规模人群突然出现观念趋同的问题,也有研究者从从众与群体极化的角度解释。然而,从众本身是以一定规模人群的聚集为基础的,因此它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聚集到一定程度后,为何聚集规模由较小发展为巨大的问题,却很难解释事件爆发的阶段其初始规模是如何从无到有聚集起来的问题。群体极化的概念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观念趋同的问题,但是群体极化是以群体成员间在一定时间内的互动、讨论和辩论为基础的,是一个由非极化状态渐进地演化为最终极化状态的过程,它并非一个迅速而突然的过程,因此群体极化很难解释“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观念趋同的结果往往以一种突然而迅速的方式出现”这种现象。
(三)可得性启发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可能影响分析
所谓可得性启发是指人们对某一事件发生概率的判断不是依据其客观发生的概率,而是依据其在头脑中提取的容易程度来进行的推断偏向。以空难人数和汽车车祸死亡的人数估计为例,实际上客观统计的结果是汽车车祸死亡的人数远高于因空难而死亡的人数,但是因空难往往一次性死亡的人数巨大,且媒体非常关注此类事件,因此人们头脑中存储的空难事件比车祸事件提取起来要容易得多,在做相關判断时,易做出空难人数多于车祸人数的判断〔12〕。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对事实进行推断时,参与者实际上均没有相关证据去检验某一论断成立的可能性,而只是依据某一事件已有的有限信息结合真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做出判断。因此,其实质上是一种或然性的概率判断,这便有了可得性启发发挥影响的土壤。
具体而言,从可得性启发偏向的影响出发,如下现象可以得到较好的解释:(1)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过程中,事件的发展方向和规模受到了媒体一直以来对与之相关的一些事实报道多寡的影响;(2)人们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往往只关注某部分信息而不是全部信息。例如,山东疫苗事件在网络中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恐慌,构成了典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并且这一事件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出参与者并不会注意区分所了解到的信息是否来自该次疫苗事件、是否与该次疫苗事件相关以及一些信息是否存在明显的诱导偏向和传播目的等特征〔19〕。民众这种反应固然可以从社会对疫苗问题关注度高的角度予以解释,但是也可以从人们依赖可得性启发进行判断的角度予以解释。首先,经历了安徽泗县假疫苗事件、江苏造假疫苗事件、大连金港问题疫苗案、广西来宾假狂犬疫苗事件、山西疫苗事件等涉及疫苗的舆论风波后〔20〕,可以认为人们头脑中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问题疫苗事件的信息,但是由于无问题疫苗不会成为新闻被报道,在人们的头脑中不会累积此类信息。在这种情形下,尽管无问题疫苗仍占绝大多数,接种到问题疫苗的可能性是典型的小概率事件,但是从头脑中的可提取性而言,也即可得性而言,问题疫苗信息的可得性要远远高于无问题疫苗信息的可得性。因此当山东疫苗事件爆发后,由于存在偏差的启发式思维相比严谨的分析式思维更容易被人们采取,所以人们依据可得性启发判定事件非常严重,比较容易发生在自己身上,毕竟事关健康,高度关注、高度恐慌也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其次,由于启发式思维本身是一种不完善的思维,不会对事件本身的信息做十分完备的了解才完成。在该思维引导下,人们不会关注到山东疫苗事件中的一些特殊性,例如,疫苗由正规厂家生产,最大的风险只是疫苗失效;一些自媒体推送的信息是以往类似事件中的旧信息(比如《疫苗之殇》的文章是2013年的),且是经过断章取义式截取的信息〔19〕。
另外,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爆发不仅仅与媒体长期对某一类事件的报道相关,也与近期媒体对某一类事件较为密集的报道相关,这一现象在前文是运用归纳的单调效应来解释的,实际上它也可以从可得性启发的角度来解释。在Web 3.0时代,信息是以多终端同步的方式主动且多次推送的,这不仅使得一些信息无需主动获取便能得到加工,而且使得一些信息要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只需达到可再认水平,而不需要达到可回忆水平便能实现。在这种情形下,信息在大脑中的可得性也可以因短时间内密集的信息推送而改变,并不一定需要长期的大量报道才会发生改变。因此当一定时期内某一类相似的事件被密集报道时,人们依据可得性启发也将认为这类事件很严重,从而高度关注它,并激发出较强的负面情绪。但是这种依赖信息推送而建立在再认水平的可得性改变很可能因信息推送的撤离而消失。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解释为何当媒体的关注消退以后,人们的关注也随之消退。
综合上述阐述,可得性启发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化与发展的影响机制可以概括为图3所示的机制:
三、基于事实推断偏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分析
推断偏向本身的矫正也是有一定困难性的,从而使得促进推断偏向改变的手段亦不是太多。但是对受到事实推断偏向影响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而言,目前有关推断偏向的促进研究依然能为事件的干预提供不少借鉴。
首先,在归纳的单调效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所产生的助推干预方面,已有研究表明,单调效应较容易受到证据异质性的影响〔13〕。例如,针对“所有的鸟善飞”这一结论,随着支持这一结论的同质性证据不断累积,不断地发现“麻雀善飞”、“乌鸦善飞”以及“老鹰善飞”等鸟善飞的证据,将出现归纳的单调效应,人们的归纳信心会随着证据的累积不断地增强。突然出现“鸵鸟不善飞”这样一个异质性证据,则人们的归纳信心将迅速降低。因此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单调效应所产生的助推作用可以如以往研究者所提出的:设置网络信息发布员;及时提供异质性的证据。不过基于归纳的单调效应所产生的助推作用而提出的策略与以前基于其它分析视角所强调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提供证据的信息员必须是网络参与者可信赖的一方,否则相关的证据也会因信息源的问题而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干预的效果;第二,异质性的证据要及时发布,如果发布过于迟缓,其证据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其次,在证真偏向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所产生的助推的干预方面,以往有关证真偏向的研究表明,主动提供否定性证据以及利用记忆效应、内容效应、匹配偏向现象可以一定程度上矫正证真偏向。例如,对于结构性相似观念与证真偏向所产生的轻信和大规模参加者观点突然而迅速地趋同现象,可以通过要求建设网站的主体单位切实履行信息传播的主体责任,进行技术革新,做到当参与人群达到规定的规模时,必须采用最受欢迎的观点与最不受欢迎的观点交替呈现的方式呈现评论,而不是采用从最受欢迎的观点到最不受欢迎的观点排序的原则。这在技术上并非一个难题。
最后,在可得性启发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所产生的助推干预方面,以往研究表明,对于运用可得性启发所产生的偏差可以通过提供客观的、外在的表征工具予以辅助矫正。例如提供事件子集与总集间关系的韦恩图、嵌套关系图或树状图等可视化的表征工具或文字表述的工具,这种辅助工具有助于改善可得性启发这一类的概率判断的偏差。具体运用到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干预与应对中,以前文所述的与疫苗相关的群体性事件为例,可以由权威方提供类似这样的外在文字辅助表征:如果用纸上的一个1cm2的点代表目前被新闻媒体质疑的所有疫苗数量,并用相同大的点代表与之相同疫苗的数量,那么代表中国所有疫苗的数量所需的点数形成的面积将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市的面积。通过这种外在的、权威且形象的辅助表征,帮助网络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克服对可得性启发表征的依赖,以达到令其做出正确判断的目的。
四、研究展望
本文从事实推断偏向的视角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当中的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加强了对以往研究者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中所忽视的推断因素的研究,特别是事实推断偏向因素的研究。但是作为一种初步的尝试,本研究存在很多不足,只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未来可在如下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1)目前思维心理学有关事实推断偏向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21〕,除本文涉及的归纳的单调效应、证真偏向以及可得性启发之外,还包括诸如再认启发〔22〕、代表性启发〔21〕、锚定效应〔21〕、匹配偏向〔23〕等众多推断偏向。再认启发、代表性启发等推断偏向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演化是否产生作用以及产生何种作用是未来研究的方向。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过程中,加推者以标题党的形式将一个新的事件冠上一个与之前爆发过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相似的标题进行加推,并能屡屡成功。这背后是否是因为参与者采用了再认启发,根据标题这一再认线索,将新的事件再认为是与以往事件性质相同的事件,从而不仔细阅读新事件的内容和分析新旧事件间的区别,直接依据再认所激活的记忆便做出事实判断的结果?又如,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干预过程中,事件往往已经被证明为谣言,但谣言依然需要较长的事件才能平息,这是否与锚定效应相关?
(2)本研究在探讨事实推断偏向时,以抽离的方式单独分析了归纳的单调效应、证真偏向以及可得性啟发的影响。然而这些推断偏向因素之间可能会以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方式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产生影响。例如,可得性启发作为一种受媒体影响很大的概率推断偏向,可以为证真偏向发挥作用所需的结构性相似观念的产生发挥助推作用。又如,归纳的单调效应可以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化过程中即时、在线的证真偏向的产生提供结构性相似观念。再如,证真偏向可以加速归纳的单调效应所要求的趋同性意见的形成,从而加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本文对上述问题未展开详细分析,今后研究中应进一步探讨。除此之外,事实推断偏向因素还有可能与其它心理效应共同作用,以一种相互交互、调节的方式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演化产生作用。那么事实推断偏向因素与其它效应如何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所起的效应强大到何种程度等问题也是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地方。
(3)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可以互补。质性研究可以避免实证研究碎片化水平的缺陷,而实证研究可以避免质性研究缺乏实证证据支撑的缺陷。本研究作为一种质性研究,对事实推断偏向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可能产生的作用做了宏观的整体分析,未来以实证的方式探讨每一种事实推断偏向究竟在实际情况中是否产生了作用、产生了多大作用便是实证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取百分比最高的两个帖子的百分数作为趋同性的指标,理由在于,若帖子内容趋同,必然集中在少数类别中,而不是平均分布,故合成指标的类别数占少数几个类别是合理的。本文此处分析中只占总类别数1/4;此外,之所以不取最高百分比的类比为指标,是为了防止类别划分的人为性影响。
参考文献:
〔1〕杨立华,程 诚,刘宏福.政府回应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多案例的比较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10-124.
〔2〕李其原,胡 伟.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机理与应对策略研究——基于社会燃烧理论〔J〕.领导科学,2017,(14):30-32.
〔3〕郝其宏.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风险管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2-66.
〔4〕张 晴.自媒体语境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形态解读——以“女实习生网曝遭记者性侵”微博传播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16):318-319.
〔5〕邓春林,何 振,杨 柳.基于SIS模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传播及防控研究〔J〕.情报杂志,2016,(5):79-84,90.
〔6〕李小平.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心理因素的探讨维度与疏失〔J〕.前沿,2015,(8):117-119.
〔7〕郝其宏.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对策——基于社会心理的分析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04-112.
〔8〕互动百科.雷洋事件〔EB/OL〕.(2016-12-29)〔2017-12-11〕.http://www.baike.Com/wiki/%E9%9B%B7%E6%B4%8B%E4%BA%8B%E4%BB%B6.
〔9〕张 郁.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认知偏差与应对〔J〕.科技创业月刊,2013,(12):190-192.
〔10〕黄 钦.网络抗争:一个亟待研究的领域〔J〕.情报杂志,2017,(1):113-119.
〔11〕张诗晨,廖秀健.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反思与完善——基于30起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实证分析〔J〕.电子政务,2017,(4):95-105.
〔12〕Bonathan Baron.思维与决策:Thinking and deciding(Fourth Edition)〔M〕.李 纾,梁竹苑,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91-174.
〔13〕李富洪,李 红,陈安涛,等.归纳推理的多样性效应及其机制探索〔J〕.心理科学进展,2006,(3):360-367.
〔14〕郭 浩.网络群體性事件的演化机理及政府应对〔D〕.西安: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3:29-33.
〔15〕深窗网.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持续发酵 盘点2017年幼儿园虐童事件〔EB/OL〕.(2017-11-09)〔2017-12-11〕.http://city.shenchuang.com/city/20171109/654571.shtml.
〔16〕孙倩倩.网络环境下反转新闻中的刻板印象——以“老人碰瓷玩具车”事件为例〔J〕.今传媒,2017,(7):29-30.
〔17〕翟梦雯,张 军.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反转研究——基于框架生成和群体极化的理论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2-68.
〔18〕徐泽虹.中国网络群体事件的生成要素及特征探讨〔J〕.法制博览,2017,(25):293.
〔19〕曹晚红,卢海燕.移动互联时代社交媒体舆情的形成与引导——以“山东疫苗事件”的微信传播为例〔J〕.东南传播,2016,(6):56-58.
〔20〕河南一百度.疫苗事件回顾:盘点中国曾发生的问题疫苗事件〔EB/OL〕.(2016-03-23)(2017-12-11).http://www.henan100.com/news/2016/585729.shtml.
〔21〕帕尔马里尼.不可避免的错觉〔M〕.欧阳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37-101.
〔22〕周 亮.对再认启发式非补偿性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2012:2-10.
〔23〕M·W·艾森克,M·T·基恩.认知心理学〔M〕.高定国,何凌南,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11-713.
(责任编辑:陈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