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对健身气功的站点分析及发展研究

2018-08-11董姝宏

武术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健身气功健康中国

董姝宏

摘要:文章通过简要介绍健身气功以及十九大背景下健身气功在国内的站点概况,通过数据统计,走访调研等方式对其进行研究,在当今的健身气功及站点发展越来越壮大的同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健身气功本身所以及在站点推广中可发展空间方面,例如,在站点设施、站点分布、站点管理,站点并立而存等各个方面。对此,文章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想法,以使健身气功能更加健康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健康中国 健身气功 站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839(2018)7—0106—03

1 健康中国背景下健身气功推广优势

1.1 健康中国背景

健身气功近年来不断壮大,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内容提到: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等。[1]正是党和国家赋予健康中国等一系列背景措施,健身气功才成功的扩大了其影响力,拥有当今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逐渐走向国际化。

1.2 健身气功国内推广优势

1.2.1 健身气功本身的价值

健身气功其健身养心的效果已附着了大量的科学证明。健身气功对身体体质的改变:优化生理功能,改善血液生化指标,提高呼吸、免疫、心脑血管等功能,提高COPD呼吸肌肌力和运动力,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病情提高睡眠等。健身气功通过肢体动作配合调身调息调心的核心内容,使得各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为用,成为有机的整体,进而强身健体;另一方面通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忘却生活中一切凡事嘈杂,调整生理功能平衡,进而改变生理状态。

1.2.2 国家的大力扶持

近年来,国家政策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关注体育,在2016年《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指出大力扶持健身气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为健身气功的推广又迈出了飞跃性的一步,在十九大会议上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舉旗帜、团结奋进,着力解决体育事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将体育强国梦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一项又一项国家政策的支持带动了全国健身气功工作者攻坚克难,迎难而上,为健身气功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1.2.3 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通过健身气功本身的内在价值,加之国家的大力推广,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和习练健身气功。健身气功除了本身的内在价值外,还有着吸引人民群众的魅力所在:优雅流畅的形体动作之美,灵活和谐的音乐之美,功法中每个动作的名称之美,每个功法中所蕴含的文学之美。截至2015年底,全国站点总数达到27838个,到2018年全国发展3万个注册站点目标的92.8%,练习人数高达3520207名,练习健身气功的人群在不断刷新突破,且当前,就目前对国外健身气功的推广也是极为顺利的,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接触,练习,并且加入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健身气功比赛中来。

2 健身气功站点发展概况

2.1 健身气功站点发展现状

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是实施健身气功的主要基地和坚实的基础,我国于2000开始推广健身气功站点政策,在第一批健身气功活动站点注册试点工作开始,全国只有5个省市6个站点[2],截至2012年底,全国健身气功站点已达到15469个,习练群众150多万人。到2017年11月15日全国健身站点联赛总决赛时,已有来自北京,江苏,上海,福建等三十二代表队。查阅文献资料得知:至2013年底,全国正式注册的健身气功站点已19510个,站点习练群众达到180多万人,健身气功习练人数约5000万,且2017年12月16日,上海市首家中国健身气功站点服务中心以及公益体育社区服务中心开业仪式在上海市隆重举行。据了解,2018年底,上海市将再建设多家健身气功站点服务中心和公益体育社区服务中心,使之受益于民众,最终实现城乡居民体质增强的目的。[3]

2.2 站点概况

2.2.1 站点容量

据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站点容量少至20几人,多至100人,其中35%的人群为老年人,58%的人群为中年人,仅有7%的青年人。从数据中可清楚发现,健身气功对于青年人群的推广发展力度不够,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可能是人们对于健身气功的认识了解程度较为欠缺,造成人们认为健身气功只适合中老年人习练,在健身气功之后的推广发展中尤为需要注意这一方面的推广,努力改变人们对健身气功这一大错误想法的思想。

2.2.2 站点活动内容

健身气功站点活动内容主要是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9套健身气功功法包括《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马王堆导引术》《十二段锦》《大舞》《太极养生杖》《导引养生功》。由于《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和《大舞》推出时间较早且推广效果较好,就武汉市调查研究发现:96%的站点的习练内容都会以这五个功法为主,配合练习其他几套功法。

2.2.3 站点活动时间与频率

据研究发现,健身气功站点大多为每天早上习练1小时健身气功,有个别站点会一天两次,分别为早上和晚上,各练习一个小时左右,除节假日之外,绝大多数站点都是保证一天一次的习练。其中85%的站点可保证习练者每月至少到三到五,每次练习时间为一小时以上。

3 健身气功站点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健身气功站点设施

3.1.1 硬件设施

主要是部分地区缺少固定练功场所[4],在阴雨天及寒冷冬季,无法正常进行定期日常习练,包括场所中所需的地毯也是缺乏的一大巨头,这就限制了部分功法的习练,如,在习练十二段锦时,习练者必须双腿盘坐与地进行练习,冬季如若没有地毯习练,习练者不仅不能养生,反而对身体的健康有极大隐患;其次,缺乏练功音乐带和音响器材也是部分站点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部分站点都是手机公放甚至无音乐,但是这就极大地减少了健身气功本身的音乐之美传播,较为枯燥,即便有手机公放,但音量较低,大部分习练者都听不清楚。笔者认为可通过政府帮助支持或众筹等方式来解决。

3.1.2 软件设施

社区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站点辅导员,首先,缺乏专业站点辅导员,一些地区站点辅导员缺乏过硬的理论知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把习练者带入错误方向中去,其次,每个站点辅导员数量应当和习练者的数量保持一个较好状态,减少教练员教不过来的现象,以保证每个站点健身气功习练者的学习质量。高水平、高素质的健身气功指导员的科学指导是健身气功社区体育服务体系重要的一环,是推动健身气功健康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5],因此,要完善并加强健身气功辅导员培训机制,同时引导指导员对健身气功习练者提供的信息服务多元化,如科学养生、科学健身的知识以及体育相关政策,体育新闻等,丰富站点课程。软件设施中的第二大问题即缺乏讲座,座谈会等多样式的交流机会,要给习练者理论上和技术上的交流、帮助,增加其练功效果,各个站点可效仿《中国健身气功科学论坛》等诸如此类多样化的交流会,而座谈会作为当今最为快速有效地推广学习方式,也是健身气功可以运用的一大方式,在今后站点的推广学习中,穿插进入适量的理论讲座或座谈会等,一定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3.2 健身气功站点分布

据调查了解,大多数健身气功站点集中于大中城市[6],而中小城市及偏远地区极少甚至没有。笔者建议:要大城市站点不断扩大的同时带动中小城市的站点发展,而不仅限于大中城市,通过大城市中站点习练者到小城市及偏远地区组织会演,比赛等多样化方式来宣传推广。

3.3 健身氣功站点管理

健身气功站点发展至今,现有管理办法内容陈旧、不够完善,指导站点具体活动的有效性和实施性不强,如今,全国健身气功站点数目已有大幅度的增加,但目前仍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能有效指导站点活动的管理办法,笔者认为,健身气功站点管理和实施同“因材施教”相类似,不同的城市有各自的特点,包括气候类型,地域文化都影响着对健身气功站点管理的实施和运行,对于南北方温差以及多雨地带的问题解决,需要针对诸如此类的某一地区某一县的某个站点建立实施可行性管理发展制度,不能一概而论。

3.4 健身气功站点并立而存

据实地考察,健身气功不是健身气功站点唯一的锻炼项目,几乎所有的健身气功站点都同时参加其他运动项目的锻炼,大部分健身气功站点与武术,太极拳等站点并立而存,受“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且武术,太极等项目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早已名扬海内外,这就易导致健身气功项目被冷落,而健身气功属“新生”事物,随着健身气功的发展传扬已取得跨越性进步,我们应当顺应潮流,树立出自己的品牌,并建立自己的站点,而不是被广大民众的“先入为主”所影响其发展推广。[6]同时,可通过多举行健身气功比赛来激发习练者的积极性,同时在比赛中得到优越感,增强习练自信和兴趣。

4 结语

健身气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和严谨有益的科学理论,每一个作为健身气功习练者的人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在健康中国背景下更好更快的推广健身气功,使更多的人民和我们一样从中受益,从而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幸福感,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通过各个站点管理员的正确引导,改进健身气功站点中存在的问题,使健身气功发展更加平衡,更加平稳健康,让全民健身常态化,健身知识科学化,健身方式规范化,推动我国全民健身事业未来发展。[7]

参考文献:

[2]李雪颖,健身气功站点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体育报,2013-7-30(006).

[3]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中国健身气功站点服务中心暨公益体育社区服务中心在沪揭牌成立

[4]邝华利,刘红存.健身气功活动站点社区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其展望[A]2010.

[5]虞定海,牛爱军.健身气功在构建上海市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田.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5):66-69.

[6]李良萍,王晓瑞,马燕萍,范蓉.健身气功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中的实践与反思——以芜湖市为例[A]科技经济导刊,2016.

[7]李国平,构建以运动促进健康为主体的全民科学健身公共服务指导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4-4-5(02).

猜你喜欢

健身气功健康中国
习练健身气功对缓减大学生压力源的影响
浅析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久坐不动人群的保健机理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卫计委再推“健康中国”战略型 健康产业或迎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