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有机融合
2018-08-10李向飞
李向飞
摘 要: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人们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图书馆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人们的信息获取需求。在该背景下对传统图书馆进行创新并建成数字化图书馆,是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融合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应对新时期科技发展的必然举措。文章对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有机融合方法。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融合发展
引言
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图书馆建设和管理需要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不仅意味着需要将传统图书馆升级,对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图书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服务手段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先进,但是图书馆的建设意义还不能改变,需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因此,在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不能使其完全代替传统图书馆功能,而是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图书馆能够通过传统与数字化的结合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一、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信息获取渠道也更加多样化,许多图书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获取信息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传统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首要选择。随着“互联网+”服务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为顺应科技发展需求,一些传统图书馆开始进行数字化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传统图书馆馆藏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传统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采取了不正确的处理措施,严重影响图书馆的健康发展。我国数字化图书馆正处于起步阶段,数字化手段较为单一,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较低,数字化建设标准不规范,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质量低下。对图书馆创新方向理解的偏差以及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化图书馆融合深度的不足是制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使用传统图书馆创新数字化图书馆的进程中需要明确二者的优势与不足,通过数字化技术与传统馆藏优势,选择图书馆科学建设方式,促进现代化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二、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对比
(一)读者群比较
几乎每一个学校都会建设图书馆,这种传统图书馆的读者群包括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等。很多地方都建设了公共图书馆,这种图书馆的形式也是传统图书馆类型,给社会公民提供了较多的阅读机会。
数字化图书馆的读者群有比较明显的特征,主要是能上网并且会上网的网民。由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形式是以电子信息为主,因此,读者就需要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阅读。网民的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因此,数字化图书馆的读者群大多数为在读学生等年轻网民。
通过读者群的比较,可知传统图书馆的读者群范围更广,不受限制。数字化图书馆的读者群受到了互联网的限制,导致读者群体比较集中,对不懂得利用网络的公民来说,存在较大的阅读困难。
(二)服务能力比较
就传统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方式来说,主要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为特定的对象提供相关的服务。这种服务方式受到范围的限制,大多以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为主,还有部分书屋及书吧,也是只能为小范围内的读者提供服务。
数字化图书馆能够通过互联网、广电网等为读者提供全面性服务,其服务范围较广,面向全国网民,能够同时为很多人服务。数字化图书馆优越于传统图书馆的地方就是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数字化图书馆能够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较大的便捷,能够多方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由于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形式存在较大的区别,在服务渠道和方式上就有一定的差异。通过比较可知,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渠道和范围更广。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相对传统图书馆来说,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
(三)阅读方式比较
传统图书馆的阅读方式以纸质阅读为主,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对文字细细品味,咀嚼其中的字词,有利于锻炼读者的抽象思维。很多纸质图书都是珍藏的具有悠远的历史文化的书籍,文章质量较高,由于横跨多个历史时代,因此,图书的数量也比较多。读者在阅读这些纸质书籍的时候,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进行深度研究。这种阅读方式能够促使读者运转大脑,在阅读的同时能够对相关文化进行传承,有利于我国民族的文明发展。
数字化图书馆的阅读方式主要以电子屏幕为主,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需要手动翻页,大多以在线阅读、手机阅读为主。在利用这种方式阅读时,读者能够借助数字化媒介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阅读比较快捷,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可交互性。但是数字化图书馆的阅读方式不利于读者深究阅读内容,长期面对电子屏幕也容易使读者产生疲劳。
(四)馆藏比较
传统图书馆的馆藏比较丰富,其中拥有大量的历史悠久的藏品,种类繁多,还有很多青春文学等,这些作品吸取了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民族的精华。同时,图书丰富又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主要表现在图书资料占用的体积较大,导致存储密度不高。一旦有新的藏品需要摆放到图书馆内,就需要清理部分旧藏品,受体积的限制,无法收录越来越多的图书资料。
数字化图书馆中的图书大多为武侠小说、青春文学等作品,当然其中不乏历史文学作品,但是数量和种类较小。相较于传统图书馆的馆藏来说,数字化图书馆的容量比较大,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容量也随之更新增大。数字化图书馆中含有部分没有出版的原创图书,这是其超越传统图书馆的一个特点,对吸引青年人的阅读注意力有较大的作用。
三、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有机融合方法
(一)创新图书资料,实现图书的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离不开网络世界。作为图书资料的管理者,应该要顺势而为,利用现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让图书资料管理实现信息化。作为管理者,应该要意識到图书馆的门户网站对于图书馆的重要性,将图书馆馆内的图书编入到网站上,将图书馆内的图书数量和范围做一个收集整理,实时监控图书馆内图书的情况。另外,将图书资料放到网站上方便了读者的查阅,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图书馆内所有图书。如果读者想要借阅图书馆内的图书,可以首先登入图书馆的网站查阅相关的图书,如果图书馆里没有或者是已经被借走了,那么读者就不用再去图书馆找了。这样不仅方便读者的查阅,而且还节省了读者不必要的时间和麻烦。除此之外,图书馆管理者也可以利用读者在网站上浏览搜索的信息做一些图书调整,图书馆没有的图书或读者非常感兴趣的书可以适当地增加,从而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提升图书馆的服务。
(二)整合图书馆业务
要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融合就需要对各部门和相关业务分工进行重新调整。信息化时代图书馆业务内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业务范围也不断拓展和延伸,在这种环境之下需要转变传统以采编典藏为核心的图书馆业务过程,构建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自动化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双重业务体系,提高对于信息资源加工与服务推广部门、信息平台搭建技术部门的高度重视。图书馆要加快原有图书管理业务的整合和升级,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优化数据收集处理的流程,加强网上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维护。图书馆可以设立相应的数字资源加工部,对传统的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加工。要加强对于数字资源的管理,建立符合数字资源要求的采编工作规范。为满足人们的需求,传统图书馆还可以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构建相应的虚拟资源导航为读者提供网上检索、阅读和研讨服务。
(三)加强数字化图书馆的安全管理
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二是前端应用界面的开发。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安全也成为我们无法忽视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渐渐习惯了用网页浏览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查找与管理。利用ASP技术实现网页式应用界面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ASP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代替CGI脚本程序的一種网页开发工具,它能够与数据库和其他程序进行相互贯通,是一种更加简单方便的编程工具。它能够突破静态网页的限制,实现动态网页技术。采用网页式应用界面,便于管理人员进行操作管理的学习,增长了借阅人员的效率。它有利于工作人员尽快适应和熟悉操作,有利于进一步发展成为工作人员和借阅人员之间的交互式交流界面。对那些拥有分校的学校,还有利于在各个分校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并且拥有很高的安全性。
(四)加强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两者互补
解决图书馆良性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危机,武断、粗暴的选择数字化发展,常常显得捉襟见肘,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各两者的优势,实现互补、融合,才能帮助我们破解难题、走出危机。传统图书馆收藏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传承人类文明的作用无可替代,更何况图书馆的发展转型史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数字化图书馆的同时,强行割断与传统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一味强调数字图书馆的优势,绝不可取。
(五)培养综合型的图书馆人才
综合型图书馆管理人才是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融合的基础支撑[4]。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化图书馆的有机融合离不开综合型图书馆管理人才。(1)传统与数字化的融合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为用户提供常规参考咨询信息外,还需具備信息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为用户提供导向。(2)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员需加强信息资源的采集、过滤筛选和复用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读者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3)图书馆管理员要加快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体系规划。除掌握图书馆学知识之外,还需了解数字资源加工和管理规范,同时,管理能力、创新意识和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图书馆综合人才必备因素考量。(4)为满足复合型图书馆信息管理需求,图书馆应注重综合型人才引进,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和管理,根据实际需求建立相应考核制度,通过定期业务能力考核促使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構,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图书馆人才质量,推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进程。
结论
现如今,我们再去讨论数字化图书馆将来会不会取代传统图书馆已经毫无意义,因为,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料和图书馆传统运转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人类快捷时尚的阅读需求,而电子刊物却永远也无法给人们带来实质的惬意触感,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传统图书馆将在不断错误、不断修正的道路上,找到正确的转型途径,最终和电子图书馆在竞争中成就互惠互利、相辅相成的和谐格局。
参考文献:
[1] 董妍.新媒体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思考——以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为例[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6,(3):84-86.
[2] 吴宇芬.“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模式探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02):182-185.
[3] 文淑君.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创新模式分析[J].科技视界,2015,(20):172-172.
[4] 李飒, 武建伟.基于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4):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