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信社集中会计作业流程的探索和思考
2018-08-10汪巧芬徐蒙
汪巧芬 徐蒙
摘 要:加强以集中作业为重点的运营后台建设,简化前台操作,提高会计作业效率,强化风险管理水平,加快网点战略转型,促使网点由服务型向营销型转变,为推进普惠金融工程建设,实现便捷普惠的目标提供助力。本文以理论分析和实例论证相结合的方式,剖析农信社会计作业流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梳理支付结算等复杂业务处理流程,简化前台操作,加强中心化集中处理,优化会计作业流程建设,提出流程化体系建设建议,探索设计会计作业流程新思路。
关键词:集中作业;后台操作;重构;分离
一、现行模式会计业务流程及其局限性
(一)流程设计局限于会计主体内部组织,忽视了与客户业务流程的衔接。
现行会计业务流程框架是以银行本身的组织边界为限,是一个以内部流程集约化、规范化为标准构建的业务处理系统而对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缺乏对日常业务量大、回单取得不及时容易丢失、查账效率低下;业务处理系统客户界面的人性化设计不足、客户办理业务程序复杂、效率低以致客户的满意度不高等问题的控制。
(二)纸介质与电子介质并存、双轨运行能耗巨大未充分发挥电子流程效率,信息传递效率低。
首先在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尽管已经全程实现了微机处理记账,纸质凭证仍大量存在并且纸质凭证分散打印需反复签章。其次大量的纸质凭证在备份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填制、签章既消耗了大量的纸、墨等材料增加了业务的运行成本又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再次纸质凭证的传递由于需要经办人员手工复核明显降低了业务处理的效率。
(三)人工操作的环节多操作风险较大。
现有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受传统手工操作的影响仍然沿袭“制作凭证→手工录入复核→系统处理入账→打印凭证→人工分发回单”这样一个操作规程。其中人工操作的环节较多录入的信息量很大,不仅信息输入的效率低,而且在處理过程中由于缺乏账务系统程序的硬控制,存在人为差错和篡改信息的问题,从而加大了操作中防范风险的难度。
二、推行会计作业流程集中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积极开展柜面营销。
近年来,浙江农信业务发展越来越快,服务种类越来越多,作为面对客户的第一线临柜人员,更多的要从繁复的会计操作中解放出来,进行有效直接快速的客户服务与营销工作。柜面业务的审核、交易,再加上授权审核环节使得业务流程相对较长,柜员劳动强度大,缺少与客户有效沟通的时间,客观上制约了营业网点的营销服务功能。通过后台集中化处理环节,优化处理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为柜员与客户交流创造了时间和机会,能有效挖掘前台网点营销服务潜能,提高前台的整体营销服务能力,加速网点功能向服务营销型转变。
(二)提高人员的专业性,改变对业务一知半解、机械操作的局面,变得精益求精。
随着农信社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推进,新业务、新产品也将不断推出,广大员工需要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规则,面对农信社点多面广、相对落后的人员结构与基础,有必要集中部分人力物力实施集中化管理,以弥补自身的“短板”。因此,相对集中化的作业模式就要求“专而精”的专业操作人员队伍做基础,能专业地处理系统分流的业务,提高对业务准确性的把握能力。
(三)提高风险预警的检测与识别能力。
网点前台操作对于异常数据的检测能力不足,后台的集中作业可使此类数据的检测写入某个特定的环节,成为固定的模式加以控制,使风险点趋于集中化,有助于强化风险过程控制,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实际的处理效率。
(四)优化信息的共享及资源配置
网点与网点之间因客户群、柜员的相对独立,使得信息的共享很难在原有的业务处理模式中得到实现,业务的集中处理则可轻松解决这一问题,达到信息的共享、资源的优化配置。像某些特殊的业务可作为典型的案例,在后台分享后得到共识,处理的方式便可举一反三,如一本通业务未输入存折号进行换折的后续操作、全国支票影像传递异常的处理方法、异常条件下挂失、解挂业务办理情况等。通过统一流程和标准化集中作业,可以使人力资源配置更加灵活,业务处理更加有效,有助于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充分发挥后台业务集中处理的规模优势,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
三、优化农信社集中会计作业流程的建议
(一)农信社集中会计作业流程优化要与促进网点转型有效结合,助推“主动服务+主动营销”型网点的建设。
1.加强组织架构建设,推进网点转型发展。紧紧围绕浙江农信打造“便民快捷的社区银行”的战略转型目标,清晰划分前后台关系,形成以客户为中心、业务发展为中心、以管理指导系统和支持保障系统为支撑的组织架构体系。实施“小客户、广覆盖、大代理”发展战略,加快渠道建设,搭建便捷高效的服务渠道,拓展延伸网络覆盖面。
2.充分利用农信社点多面广的平台优势,设计适合农信社客户群的产品,促进网点从“单一服务”向“大服务、精营销”转变。营业网点作为重要的客户营销服务渠道,是吸收客户资源较为便捷的场所。实施柜面业务前后台分离,流程优化再造,有利于释放前台柜员业务操作压力,提高柜面营销精力。
(二)以强化风险管控为切入点,严格控制前台业务真实性、合规性,从源头堵住风险。
柜台业务前后台分离后,前台负责原始单据审核、扫描和上传,后台业务处理主要是基于给予的票据影像而非纸质实物票据,因此,前台票据凭证的真实性和后台作业安全性自然就成为前后台分离模式下需要解决的最基本问题。
1.结合集中作业业务类型,制定完善的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最大程度地实行流程化、集中化处理。
2.加强业务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各重要类票据真伪鉴别能力。
(三)加强内部管理,注重集中作业人才培养和管理。
人力资源是运营业务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和及时的知识更新更是业务长久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一方面要优化运营人才的结构,建立多层次梯级队伍,着力培养研究型专家队伍,建立素质全面的基层营运管理人才,打造技能水平高、服务质量好、合规意识强的操作控制队伍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开发,设立严格的准入门槛,明确各岗位职责。根据业务量、业务种类等,加强业务培训,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服务质量和持续作业的能力,以此提高业务集中后的运营质量。
(四)共同搭建科学有效的服务体系,保证前后台有效联动。
前台业务凭证的规范性决定了后台业务处理的效率。业务凭证填写要素准确齐全、字迹清晰、印章完整,扫描上传后台印鉴识别率高,系统自动化处理时间较短,业务处理效率就会提高。否则,系统无法识别退回前台,效率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一方面大堂经理和前台柜员要引导客户规范书写业务凭证,加盖印章清晰完整,保证业务处理效率,有条件的网点可以推行自助填单系统。另一方面,后台部门对前台业务的受理和凭证影像资料提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下发业务风险提示及督办要求,提高业务处理效率,保证前后台有效联动。
当然,在加强内部控制的基础上,简化前台操作,集中会计作业流程,实行后台专业化处理将是柜面业务流程变革的发展趋势。但科学设计、整合规划农信社业务类型和作业流程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深入研究和实践,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积极探索、借鉴、完善,才能找到适合浙江农信的一条发展之路,并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领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