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发展规划探究
2018-08-10汤丽娟
汤丽娟
摘 要: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经历了兴起、低落、振兴的发展过程。技工院校的发展一直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速度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紧密相连。它不仅承担着重要的技工教育任务,还发挥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业民生的社会功能。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技能人才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技工院校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着认识、观念和体制机制的障碍,存在着培养能力不足、教育投入不足、吸引力不足和政府重视不足等问题。职业教育同质化趋势下,因学制生源紧张带来的招生困难,彰显了技工院校改革和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技工院校的改革发展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关键时期,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关键词:技工院校; 规划; 发展
一、技工院校存在的问題
目前,技工院校存在的问题很多,有外部发展环境问题,也有内涵发展问题;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发展中的新问题;有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思想认识问题。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一些“生源不足”和“资源不足”、“吸引力不强”和“毕业生供不应求”等看似矛盾的现象在学校中共存,它们背后反映出技工院校的办学规模、功能定位、发展方式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
(一)政策障碍。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技工教育的定位在职业教育法和职业教育制度中没有得到明确体现,实践中其边缘地位难以改变。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职业教育“二元”管理体制,使技工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地位不断被边缘化。部门利益的影响还在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如教育投入问题、税费减免问题、教育配套问题、生源问题,等等。
(二)社会观念影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整个社会的技能人才观还没形成,现实中技能人才的社会经济地位仍旧没有得到有效体现。近几年,由于生源紧张而导致的技工院校招生困难暴露出了很多观念问题。如地方政府不重视,宣传不够;学生和家长“不看好”;毕业生就业待遇低,受歧视等。长期以来社会对技工院校教育功能的价值期望不高,技工院校难以被提到足够重视的高度,由此制约着体制机制变革的进程和动力。
(三)教育经费不足。受管理体制影响,技工院校经费渠道不畅,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经费的支持较少。技工院校主要依靠学费来维持运转,学校基本建设、设备设施的更新维护和教学消耗等方面资金压力很大。地方政府考虑到地方财政的压力很少把技工学校纳入到地方财政当中。近些年对技工学校的投资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财政拨款明显少于教育部门的学校。
(四)生源短缺。从 2006 年开始,由于初高中学生生源总量锐减,以及高职院校与技工院校培养目标的同质化,职业教育改革、政策调控、部门利益等因素导致技工院校生源紧张。这种状况还在不断加剧,已经影响到技工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关系着学校的生存。生源萎缩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生源质量差,参差不齐的生源直接导致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等诸多问题,最终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声誉,还会带来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成本的增加。
(五)办学者对技工院校办学信心不足。技工院校经过近 10年的快速发展,正面临着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发展的结构性调整。社会对职业教育功能和价值的认知、职业教育内部不同类型学校间的教育资源的非对称性、非市场化的配置机制、体制的障碍及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优势,对技工院校改革和发展方向定位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高职化是一种趋势。在技工教育内部,大部分技工院校把扩大规模,提高办学层次作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但目前对技师学院的高职办学层次、技师学院毕业生技师资格法定地位认可依然缺乏。在调研中也发现,目前政府的公共教育资源投入,政府的教育扶持政策不公平。这种不公平的资源配置机制和投入机制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办学者的信心。
二、发展途径的选择
(一)可持续。针对当前学制生源不足,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带来的培训生源充足、政策扶持、培训资金补贴、就业服务补贴等机遇,学校要转变重学制教育轻职业培训的观念,施行“学制教育”和“社会培训”双轮驱动的协调发展模式。用社培训支撑学校的内涵发展、办学特色、教育品牌、服务品牌建设等。同时,可利用学制教育资源(品牌、技术、师资等)提升社会培训的质量。
(二)调规模。技工院校办学规模适度是技工院校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规模过大会带来管理和运营的风险,过小教育培训成本会太高,不利于市场竞争。规模适度是技工院校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之一。各级政府应结合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学校布局、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和培训任务进行调整,对规模较小的学校采取合并、联合等方式进行重组,扩大办学规模,降低技工院校教育服务成本,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用规模调整整合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集中度和集约化。
(三)专业化。技工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以增强办学特色为目标,没有特色就缺少竞争力。在适度规模的前提下,由做大做强向做精做专转变。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提高办学层次。在确保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地位基础上,适应国家一流技工培养的战略需要。
(四)保重点。根据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分析,中长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总体采取国家社会模式,技工学校教育要主要依托国家投入。国家要确保对投入大产出低的战略性专业和战略性技能人才重点投入。技工院校要在品牌战略中注重对相关重点专业的研究和发展,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重内涵。内涵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根据技工院校的发展现状,师资是学校教育、教学、教研等工作的基础。目前校企合作、一体化师资、一体化课程、一体化教学是技工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应该扩大这种优势,保持这种特色。要加强一体化教师的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利用高技能人才培养推进教研、教学改革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索。
三、政策建议
(一)务必高度重视技工院校发展规划。各级政府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真正把技工院校的改革发展放到整个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规划和部署中,必须站在整个人力资源开发、高技能高素质人力资源开发的高度定位技工教育的使命,为技工院校的发展指明方向。当前应尽快制定技工院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技工院校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
(二)加大统筹协调,促进各项政策落实。各级政府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综合运用自身的职能优势,统筹协调,加大对技工院校的各项扶持政策落实。落实好相关教育投入政策、现有经费政策、技工院校学生和毕业生待遇政策、教师待遇政策。
(三)加大对技工院校的资金投入。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职业教育法》和政府扶持政策的规定,积极向当地政府申请从本级财政教育经费中拨出技工学校专项经费,用于重点专业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扩宽各专项经费和资金的筹措渠道,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加大对重点学校和特色学校投入,扶持名师、名校、名专业的发展。
(四)加强对技工院校监管和服务。当前应利用大部制改革时机,尽快健全技工院校管理机构,加强管理和服务。建议在技工院校的管理上单独设置技工院校管理机构,加大对技工院校的扶持力度。要切实加强对技工院校的管理,同时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综合职能优势,加大对技工院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布局,加强政府对技工院校办学的规模调控和管理,加快体制创新,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灵活的办学体制。
参考文献:
[1]阮学.依托项目快速推进经济欠发达地区技工院校师资培养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7(27):221-222.
[2]程明,周娴.职业技术类院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以K企业技工学校为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1):51-52+56.
[3]高娟.关于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14-15.
*本论文为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重点立项课题:《集团化办学模式下技工院校创新发展研究》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