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如何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开展班主任工作

2018-08-10张新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王欣刘洋要素

张新宇

【摘要】德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文中分别用四个实例阐述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充分认识和把握好知、情、意、行这四个要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因势利导,创新德育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辨别是非,端正德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关键词】小学生 例谈 知、情、意、行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223-02

德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知”是基础,“情”是动力,“意”是后盾,“行”是关键。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紧密相扣,缺一不可,我们做班主任工作时,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德育教育过程中的这个突破口,把握好“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内在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做好德育工作。现以几个自己在班务工作中碰到的几个典型案例从不同的侧面加以说明。

一、班级选举中的“知”的问题

“知”指思想品德方面的认识,是学生对道德和规范的认识。由于小学生的价值观还处于形成的萌芽阶段,明辨知晓是非能力差,做为长期从事小学段教育教学的班主任来讲,应该将“知”的重点引向深入,为学生以后形成良好人生观与价值观打好基础。下面就以2006学年选举班干部一例加以说明。新学期开始,选举班干部,三名候选人刘洋(女)、吴剑钢(男)、王欣(女),全票44票,刘洋得32票,吴剑钢得10票,王欣得2票,刘洋被推举为新一任的班长。当时王欣当场大哭,吴剑钢显得比较平静,这三个学生成绩平分秋色,可是投票结果却很极端,事后我进行了一番分析:王欣平时为人正直,很严格,说一不二,执行纪律刚正不阿,很多学生利用这个机会发泄私愤,不投她的票。刘洋恰恰相反,性格温和,同学们对她的意见比较少,所以得票多。

出现上述现象,并不奇怪,学生的小课堂与大社会是相联系,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大人世界里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但是对于涉世不深的孩子来讲,他们还没有足够的经验与智慧对这样复杂的事情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作好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去安慰落选学生,去分析告知并鼓励她,让学生正确去看待落选及不被同学认可这件事情。

二、后进生中的“情”的问题

“情”是动力,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是德育教育过程中最有温暖,最有力量的要素。我班有个学生叫有家满,学习习惯差,上课不听讲,上了六年级连二年级的乘法口诀都不会。怎么办?首先要给自己自信,我于是就认真观察他,找他的优点,从面相来看,并无痴呆之像,眼睛一闪一闪,略带机灵,其实并不笨,另外,很讲义气,有几个小哥们经常和他一起玩,他也经常带一些东西回来分给这些同学吃,我认为讲义气的人,一般会重感情,于是我就打算到从“情”字入手感化他,首先我并不催他交作业,也不批评他,以免引起对抗,走到其他老师的老路上去,而是从生活入手,开始关心他、关注他,比如说有一次下雨,他没带雨伞,我就把手上的伞让他打着回家,当他第二天还给我时,连声道谢;还有在学校吃饭时,给他主动加汤,经过几件类似的事后,我发现看我的眼神有所转变,不像以前那样有敌意,于是,我就找他谈话,讲一些学好知识的作用与道理,其实他都懂,连连点头,我发现情感之路已经打通,有了转变这个学生的心理基础。紧接着,专门为他量身定做一套学习方案,将知识的起点与要求降低,降到他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地方,上课时,专门给他一些简单的练习,并且每节后,都坚持帮他批改,由于练习比较简单,做对的较多,老师及时给予鼓励,他慢慢地找回了自信,上课越来越专心,成绩一步一步提高,到了六年二期考试,得了68分,就这样被老师的真情所打动,学习成绩有了大进步。因此,这个案例说明“知、情、意、行”四个要素中,情是关键,是突破口。解决了“情”的问题,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其它三个要素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三、学生学习中的“意”的问题

“意”即意志,是我们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生活中——自制、毅力、奋斗、坚强……都是意志的具体体现。那么怎么样在“意”上做文章,让学生搞好学习?我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的。一是树立远大的志向,经常利用班会课,给学生讲一些名人成功的故事,如周恩来、高尔基、陈景润等。并让他们发表看法与感想拿到班上分享。二是要他们了解父母的辛苦,了解父母工作時间,工作强度等,知道父母亲的不容易。三是要学生谈自己以后的职业理想,为了理想从现在起努力学习。上述三种方式只是起到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的作用,也就是在“知”的方面入手做工作,但是要想学好,必须要在行动中磨炼“意志”。

四、学生行为规范中“行”的问题

“行”即行为,有了“知”、“情”、“意”的铺垫,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学习中最终要表现出来的,是行为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俗话说:观其言,看其行,行是检验个人品德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因素。

小学生的行为表面要从两个方面来落实,一是落实日常行为规范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心智不成熟,心理状态也不稳定,在行为规范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说,本来某同学刚刚在老师面前承认了随意骚扰同学的不对,但离开老师没过几分钟,又有同学告他推搡他人。这就说明学生在行为规范方面会出现反反复复的情况,这种就需要我们老师要面对现实,耐心地去管理教育学生,不厌其烦,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二是行为异常。例如我当六年级班主任时,有一个女学生叫梁淑仪,有时自己搭车去外地,有时一个晚上不回,等老师、家长找到她时,发现她就睡在公园的长凳上,非常危险。这种异常行为需要我们老师与家长配合去找原因,为此,我们还请了专职心理老师帮助一起来分析她这种行为,经过大家的讨论分析,最终发现问题出在家庭。这个孩子是领养的,而且父母平时工作忙,对孩子陪伴和关心不够。于是我们同家长说清道理,要求家长多关心她,多给她一些家庭温暖,并且经常与家长沟通在这个方面的落实情况,最终学生还是得到了转化,没有出现上述异常行为。

“知、情、意、行”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四个要素,但是在不同德育事例的中发展并不均衡,各有侧重,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在日常的德育教育中善于观察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四个要素的侧重点与突破口,使“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有机统一地寓于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过程中。

猜你喜欢

王欣刘洋要素
Turing/Turing-like patterns: Products of random aggregation of spatial components
A class of two-dimensional rational maps with self-excited and hidden attractors
黑洞
又见刘洋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刘洋作品
Universal Pseudo-PT-Antisymmetry on One-Dimensional Atomic Optical Lattices∗
刘洋 藏石欣赏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