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18-08-10王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实践与反思一体化教学

王宇

【摘要】电气设备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应用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是专门针对汽车维修所设置的课程,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学生对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掌握的好坏程度直接会对今后能否适应岗位需求起到直接性的影响。但当前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掌握,而开展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详细报道如下。

【关键词】汽车电气设备 一体化教学 实践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86-01

引言

汽车电气设备属于一门相对专业性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电气系统作用、构造、原理以及汽车维修相关知识。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今后汽车维修工作具有较大的帮助。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用先理论知识教学,当所有教学项目完成以后再集中性地开展汽车故障检修实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分开,学生知识学习连贯性不强,其教学效果不高。研究发现,开展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实践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一、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改革前

在传统教学重,汽车电车设备通常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上课。黑板、挂图、实物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学实验也不是学生参与其中,而是常以演示性实验为主。按照相关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而没有将学生、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因此,该教学内容所照顾的学生面比较狭窄,没有完全考虑到所有学生[1]。在成绩评定阶段,也主要是根据学生日常成绩以及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评定,其评价标准相对单一,不能将学生综合学习情况客观地反应出来。当完成课程教学以后,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比较少,该教学没有取得实际性的效果。

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原因主要是以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没有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潜力。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动地去接受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时间较少。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看重理论教学,却忽视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课堂上教师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与分析,促使简单问题更加复杂化,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再次,上完一节课程后,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地检查,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能结合学生对课程的反应状况进行教学内容、方式以及目标的调整。最后,教师课程评价体系比较陈旧,课程评价难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和教师处于无压力下学习与教学,双方的动力不足,难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二、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1.环境和器材的准备阶段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学校教学效率,这是开展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互动和交流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性,通常以教涂鸦式教学方式为主,这限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提升。而在汽车电气设备教学中,大量的实物教学内容囊括其中。在开展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还需要联合演示操作,保证每个学生对教学内容都基本了解。以小组合作方式,各组成员借助工作平台实际进行拆装训练,教师来回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地向教师提问。因此,这种一体化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学习更具直观性,有助于提升学校效率。

2.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的实施

在一体化教学,教师除了进行理论知识的了解,还需要给予学生充分地实训机会。尤其是针对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汽车设备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操作优势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提升。知识原理借助实验和生产实际状况相互联系,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与探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课堂实践,这也有助于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促进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际案例相融合,加强知识的直观性,促进理论和实践相互统一。

3.教学反思环节的实施

在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中,大量的知识并不是只仅仅让教师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得出结论,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教学学习效果的反馈,并结合反馈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适当地调节,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这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角色也由传授知识者向学生帮助者方向转变了。

4.课程考核环节的实施

在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课程考核中,采用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以学生期末考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为考核对象,两种类型成绩各占50%。检测蓄电池、发动机、充电系统故障、空调故障以及灯光故障属于实践操作需要考察的内容,学生抽签进行项目考核。借助这种课程考核方式能加大学生复习的层面,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5.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传统的教学重,汽车电气设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教学之间是相互脱节的状态,导致出现这种原因的因素有很多。首先,由于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比较低,其难以理解和接受新知识。而教师课堂上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2]。由于是对于结构和原理比较复杂的部分,由于学生想象力空间存在着障碍,很多学生由于感觉到学习的障碍便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而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避免了纯理论知识讲解,学生可以直接对着实物进行学习,学生能非常直观性地理解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其积极性也會较高。同时,一体化教学注重实践环节,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合理地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就业奠定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但就当前而言,我国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在不断地进行课程改革,做好环境与器材准备工作、课程实践环节工作、教学反思、课程考核以及教学效果环节工作,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优化教学,提升课程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桂花.汽车电气设备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 职业技术, 2017,16(7):53-54.

[2]霍俊康.《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 2015,72(2):98-98.

猜你喜欢

实践与反思一体化教学
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程中实施德育多元化分层作业的实践与反思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高中数学小组教学的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