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探析

2018-08-10闫晓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高校

闫晓明

【摘要】高校体育训练是大学生教学内容中重要组成部分。抓好高校体育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体质,增进大学生健康,同时也承载着为祖国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

【关键词】高校 体育训练 防伤害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245-02

引言

在高校的体育训练中,运动形式丰富多样,所以造成伤害的形式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在篮球对抗赛、足球PK赛中,产生的摔伤与扭伤较多,在网球运动、登山运动中造成的骨折较多等。由于各项运动的复杂程度不同,可能导致的伤害形式和严重程度也是有一定区别的。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对于体育训练都很重视,但是,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一、高校体育教育训练中伤害事故频发的原因

1. 学生安全意识的匮乏

在高校的体育训练中,很多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学生的安全运动意识不足,是引发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产生的首要原因。现在身处高校的大学生多为“00后”,他们个性鲜明不服输,对于体育运动充满了热情与期待,在这种兴奋状态下,无法对体育运动的风险系数做到正确的评估与判断,也就无法提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伤害程度也是成倍放大。由于安全防范意识的疏忽,就存在着在剧烈运动之后大量饮水、轮滑训练的时候护具佩戴不完善、长跑过后马上蹲地歇息等不良习惯,而经常引发胃疼、胃痉挛、水中毒等安全事故。学生的主观安全意识不足,在日常的体育训练中就会存在着安全隐患。

2.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问题

教师在教学和体育训练中起到了绝对性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受到伤害时应付主要责任。通过调查及相关数据显示,很大一部分教师过分的追求教学成绩,而忽略学生安全。甚至出现平常教学消极怠慢,临近测试突击训练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身体不适应从而受到损伤。这与老师的综合素质高低存在很大的关系。安全意识是在平时的训练中慢慢渗透,渐渐让学生养成安全的训练习惯,而并非一蹴而就。以错误的观念教学,不仅导致学生的安全意识停滞不前,更对健康的教育事业发展埋下祸根。

3.体育训练中运动技能因素

运动技能是指运动者需具备的运动技巧和方法[1]。体育训练中技巧和方法的準确、规范,是保证运动者安全与运动有效性的关键。不规范的运动技巧和方法,往往违背体育训练动作的初衷,甚至违反人体结构与力学原理,在实践中极易造成身体伤害。其中大学生运动技能不足和技能运用不合理是目前造成大学生运动伤害的两大主因。

4.教学场地与教学器材存在安全隐患

高校中的体育训练离不开教学场地以及相关的教学器材设备,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在教学场地设置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如场地小,无法满足教学训练需求,甚至场地坑坑洼洼,岩石外露等,特别容易发生摔伤事故。另外,教学器材方面由于管理不善容易出现受潮或者掉螺丝、不耐用等问题,如篮球架年久失修等。因此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特别容易发生意外。此外,某些运动风险系数较高,像打篮球、游泳、跆拳道等,需要较高要求的训练场地,,但是由于学校缺少专业的防护措施,因此经常发生诸如溺水以及摔伤等教学事故。

二、提高和完善高校体育训练中安全防伤害的具体措施

1. 帮助学生树立主观安全防范意识

想要树立和完善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具体措施,首先就要从学生入手,督促他们树立安全防范意识,避免粗心大意,缺乏保护意识,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技能,才能为防伤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基础.例如,某高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询问“肌肉韧带拉伤之后需要做的首件事是什么”,半数以上的学生回答的是要通过按摩来使得肌肉放松,不紧绷,该答案是错误的.因为肌肉韧带挫伤之后,毛细血管已然破裂,此时如果进行按摩不仅会使运动员痛感加剧,而且会加深损伤程度。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及时冷敷,减少肿胀,这样不仅能够减轻痛感,而且可以加速痊愈.加强学生对于体育科学防护知识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高校定期的组织体育安全意识讲座,号召学生多学习体育知识,强化安全意识的建立和完善。

2. 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老师是学生安全训练的主宰,是安全训练的核心。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态度及课堂管理、动作的示范讲解、风险的预测和防范等方面作出合理的安排。教学态度及课堂管理方面:教师在教学方面要有超强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素养。要提前备好课;准备好教材、准备好器材、准备好场地、准备好心情。要上好课;合适的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内容、合适的教学氛围。要下好课;总结自我上课内容、总结学生上课表现、总结收获。课堂动作的示范与讲解;动作的示范与讲解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细化自己的教学语言、要分解自己的教学动作、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

风险的预估和防范;教师要在训练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监控,监管学生的课堂纪律,不能听之任之。在学生出现危险动作时要马上纠正,并说出其严重的危险性。教师要有风险防范的意识,把一切可能发生的危险都扼杀在摇篮中。

3.训练中缺乏科学规律的指引

在正常的体育训练中,如果违背了科学的规律,就会增加产生安全事故的机率。例如在跑道上跑步的时候,如果出现了逆向对跑,那么发生肢体碰撞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而且如果是高速移动状态下的碰撞,直接造成的伤害也是非常严重的。在田径场上跑步的时候,按照逆时针还是顺时针的方向同步运动其实是非常有学问的。在平日的生活中,习惯用右手的人,左腿的爆发力非常强;习惯用左手的人,右腿的爆发力强。大部分的运动员他们都是左脚起跳,进入弯道的时候,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左腿的受力就会加大。所以,田径场上跑步都是采用逆时针的方向。

4.优化体育教学设施与场地

体育课程教学离不开教学场地以及优质的体育器材,良好的场地和器材不仅有助于教学课程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能够充分保障师生的训练安全,避免出现训练隐患。因此,高校应当实现教学场地的进一步优化与教学设施的完善,对于那些存在着安全隐患的教学设施予以及时更换,在教学器材的选择上要以安全系数为首要标准,从而从源头上避免体育教学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保障体育课程教学的高效稳健发展。

三、结语

高等院校的体育安全教学已然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课题,构建教学安全防护制度,使学生的学习安全得到强有力地保障,我国高校任重道远。只有构建健全的教学体制才能够充分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趋势。同时,学生自身树立起自我防范意识也将同学校的安全防范体系相契合,全力推动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兆伟.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措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08)

[2]谢伟萍,严五四.高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研究[J].考试周刊.2014(75)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高校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浅谈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结合的可行性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析高校体育训练中智能手机APP的应用思路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