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

2018-08-10彭晶秀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学困生高中物理

彭晶秀

【摘要】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学生之间学习的差异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对于高中物理学科教学而言同样影响巨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在于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中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每一位教师针对学困生有自己的培养方式,文章从物理学习过程中对于学困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方式进行讨论,为教师教学活动提供理论参考基础。

【关键词】学困生 核心素养培养 高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14-02引言

物理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备很高的思维品质。然而这一要求于物理学困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他们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总是没有进行自主思考,大部分学生出现的“老师讲的课堂内容都明白,自己的课后练习却不会”这一情况,是因为这部分学生过度依赖教师。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减少上述情况,进而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1]。

一、指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

学生想要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中,真正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死记硬背是非常不现实的方式。“万变不离其宗 ”是学习物理知识的核心,想要在千变万化的题目里找到分析且解决其的思路,学生必须掌握物理学科的“宗”。因此,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在于思考。

教师希望学生掌握教学课堂所学知识,通过提问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思考是一种好方法。举个例子,在教学“平抛运动”中,教师首先运用教学工具给学生播放飞行员战斗时投递炸弹的视频,然后提示学生注意炸弹的运动轨迹,在合适的时机向学生提出疑问:“之前我们学过什么运动是与这个视频中炸弹的运动轨迹相类似的呢?”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进而向学生引入“平抛运动”的概念,再对学生进行引导:“同学们都看出了这是曲线运动,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平抛运动的研究方式。”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思考联想出借助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点,采用把平抛运动分解为竖直方向运动及水平方向运动的方式回答教师的提问[2]。学生的思维方式可以有这种逐步启发的方式逐渐被激活,这不仅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起积极作用,同样对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起积极作用。

二、分层教育教学,鼓励学生提高

针对不同学生群体中,学困生和班级中其他学生在学习心态、学习兴趣还有学习能力各方面的差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由于学困生可能会出现认为学习十分吃力,学习信心被打击,学习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等现象,假设教师普遍地进行单一授课教学,这些现象可能会有所恶化[3]。教师为了减少这些现象的发生概率,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与其相对应的学习任务。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加速度”课堂教学时,可以设计分层提问的教学方案来解决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差异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可以提出“晓红骑自行车启动时10s内速度达到17m/s,晓红骑自行车启动时的速度增加量和加速度分别是多少呢?”这样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进行思考。另一方面,教师应向其他学生提出“某物体沿直线进行运动,某一时刻素的的大小是3m/s,1s后其速度大小变成9m/s,求在此1s内该物体的加速度。”这样直接贴近所学知识点的问题。学生在完成练习题中产生自豪感与满足感,这与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方式,提出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是密不可分的,进而对学生形成积极学习心态和保证学生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三、提出变式练习,增强所学知识掌握

练习逐步加深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部分拥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以在对一道题的练习之后将所学知识完全掌握,甚至对于相类似的题目也可以灵活运用解题方式解决问题[4];然而学困生就有所差异,学困生对一道题目的理解和记忆是有限的,教师已经讲得很详细了,但他们可能还是会出现上诉情况。所以,教师可以让学困生采用反复练习的方式,并且,这里所提出的反复练习不是多次重复同类题目,教师可以将题目变形,让学生能够发散思维,使其在纤细题目的过程中慢慢找到学习物理知识的“宗”,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提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是m1的球体以v0的速度向左运动碰撞向静止的质量是m2的另一球体,两个球体粘连同时同速向左运动,求系统损失的机械能是碰撞前初动能的倍数多少。”这一问题,向学生设计题目变形“处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滑块Q和P均能看作质点,且其质量相等。P和质量轻的弹簧连接。假设P处于静止状态,Q将以任意初速度向P做运动且与弹簧发生碰撞现象,这一经过里,弹簧含带的最大弹性势能是Q的初动能的多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的原因在于教师对统一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这对学生提高学习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四、发挥实验作用,重视师生交流

实验水平的质量直接作用于物理课堂教学,是因为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加强实验力度,发挥实验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以实验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而深化理论知识的应用。在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指导学生思考,用沟通来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存在的问题,教师尤其需要关注学困生的实验操作。重视师生交流,对课堂教学同样起着不可小视的积极作用。

五、结语

教师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和学习实际情况,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设计相应的教学方式,正所谓因事制宜,教师也应该“因生制宜”,这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里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同学生均享有相应的教学资源。物理教师应十分重视并认真设置教学课堂的方案,确保学困生的课堂学习收获,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养。

參考文献:

[1]林明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

[2]葛意.分析如何深化教研教改,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J].经营管理者,2017(3) .

[3]张永杰.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困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7,(07):212.

[4]黄永顺.实现高中物理解题成功的“巧”意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2):88-91.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培养学困生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育核心素养 促语法技能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探讨在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