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习有效管理和有效教学初探
2018-08-10高建武
高建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课堂中教师管理水平的高低与这节课的成败有着重大的关系,在提高教学行为有效性方面,课堂管理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对英语教学现状及教学环节中的管理技巧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管理方式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017-01
引言
初中英语在语言表达、语法、写作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对于一般的初中生来说,英语学习的难度比较大,主要还是学习方法没有把握好。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可以有效参与到英语学习之中,勤于张口,勤于动手,更好地解决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英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环节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的科目,如果仅仅通过教授理论知识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和作用。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讲述,让学生明白合作互动的重要性,减缓对实践活动的紧张情绪。毕竟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不高,大多数学生对学英语感到很吃力,记不住单词,不能独自出色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情景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做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學生们不仅获得乐趣,同时又学到英语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如此一来,学生们对学英语就会觉得不那么难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积极参加老师同学的互动活动,将合作互动的理念充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
2.英语教师总体水平不高,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一些学历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往往不愿意去中职院校任教,导致中职院校的老师英语水平不断降低。除此之外,一些英语教师虽然在教学上负责认真,但是他们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变换。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进步,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才能给予学生最新最好的教学内容。
二、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环节中的管理技巧
1.有效组织管理。有效组织纪律管理是促使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因为个别教师缺乏一些管理经验,对于教学组织能力弱,所以容易造成教学课堂的秩序混乱,而有的教师却可以做到在教学的同时,达成有序严格的教学秩序。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组织与管理水平,做到对课堂纪律的有效掌控,才能使得英语教学有效性开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精心备课—创设情境—分组合作—评价控制。精心备课指的是教师在英语教学课堂之前,做好备课理论及计划准备,使得课堂可以做到有序、高效进行,使得学生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创设情境指的是英语课堂氛围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及调动性,使得学生增加对英语教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教学目标的明确,来检测自身英语水平的不足并进行自我调整;分组合作,指的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分组合作可以促使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提升,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能动性。评价控制指的是最终教学的评价活动,通过学生小组间的问题探讨,使得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达成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成效。
2.有效气氛管理。有效的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的情绪具有积极引导作用。积极正面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得学生集中注意力于英语课堂,并从中领略英语教学的魅力,进而提升对英语教学的兴趣,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来学习。反之,消极的课堂气氛不利于英语教学的实际开展。课堂气氛的调动方式有多种,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来针对性穿插运用,比如多媒体、游戏、唱歌、竞赛、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参与气氛调动的活动中去,学会在活动中体会英语教学的目标及知识重难点。英语课堂气氛的趣味性可以使得课堂环境更加人性化,从而达成英语课堂的高效化。
3.有效互动管理。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是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建立平等、信任的相互关系,使得学生对于教师讲授的内容做到爱屋及乌,促使教学的互动达成双向交流,英语课堂管理达成健康和谐氛围。比如,教师在课内或课外保持微笑、亲切打招呼hello。对于一些学生的异常情绪,可以询问:“Whats wrong with you? Can I help you?”。对于开小差不专心的学生,轻轻手势予以纠正。对于学生创新思想意识,予以鼓励眼神。鼓励学生Very good!Good job!这些行为虽然都是一些小行为,但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会因此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信任,对教师容易产生好感,对教授的英语教学爱屋及乌,对英语教学的热情从而会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英语教学获得成效。
4.有效规范管理。课堂的有效管理并不仅仅是依靠教师,也可以依赖学生自己的自律。可以制定相关课堂规范标准,使得课堂管理趋于规范化、标准化,促使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及学习行为。这种标准的制定是需要师生互相合作达成的,一方面达成民主、公正、公平的管理规范,另一方面学生的参与制定可以达成自我约束、自律的潜意识行为,使得学生自觉调整,达成学生行为的规范化。同时,班级小干部可以起到一定的协助管理作用,通过班主任或辅导员管理权利的下放,使得管理实现层层监督,班干部之间与学生之间可以达到互相督促及自我约束的作用。
5.有效情绪管理。所谓的情绪管理主要针对于教师。对于教学课堂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教师要保持冷静,控制自身的情绪。一旦教师情绪失控,学生要么会产生畏惧心理,要么会产生逆反心理,最终的英语教堂就很难顺利开展。因此教师要具有灵活的反应能力,学着去随机应变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运用自身教学魅力及行为魅力达到对事件的掌控。情绪的管理对师生互动关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有效教学环节离不开管理。要想达成管理的高效化,就需要对课堂组织环节、互动环节、气氛环节、规范环节、情绪环节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任明琨,董建岷.课堂教学管理要树立新观念[J].四川教育,2012,(09):199-200.
[2]韩小平.关于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A].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12(0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