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成长”的二战风云人物:“三巨头”与“三魔头”
2018-08-09李响
李响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为我们所熟知的二战“三巨头”(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与“三魔头”(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无一例外也是一战的亲历者。那么,这些人在一战期间,都做了些什么?
丘吉尔:“参战对我而言实在是桩美妙的事”
1911年,丘吉尔就任海军大臣时,已经根据欧洲形势断言大战必将爆发,很多人却不以为然。
丘吉尔以最紧张的状态投入到备战工作,他一上任就撤换了一批思维落伍工作不力的老将领,得罪人也在所不惜。他充分注意到科技对军队的作用,他给新型军舰装配了15英寸大炮替代13.5英寸火炮。在战前突然更换海军驾轻就熟的武器,可以说是重大冒险。他力排众议说服内阁同意以新兴的石油资源做军舰的燃料,在一个根本没有石油资源的采煤大国作出这样的选择是疯狂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丘吉尔的两大冒险决定,使英国海军在一战中占据重大优势。
1914年8月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丘吉尔预言成真,他写信给妻子说:“参战對我而言实在是桩美妙的事情……”大战开始,身为世界最强大海军的领袖,丘吉尔收获万众瞩目,当时的人都认为,丘吉尔是下一届首相的最佳人选。
斯大林:走出了西伯利亚
当欧洲大地被一战战火点燃时,35岁的斯大林正在西伯利亚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着艰苦斗争。被流放的斯大林当时化名为科巴·斯大林。
1917年,就在斯大林刑期将满时,二月革命爆发了,沙皇被推翻。1917年4月,列宁从瑞士回到俄国。斯大林迅速站在列宁身后,以他出色的文笔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阐释列宁的理念,列宁看中这个“笔杆子”,亲自提名他进党中央。1917年5月开始,斯大林成为第一届政治局常委。
而后爆发的十月革命带来的喜悦是短暂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很快受到帝国主义重重围攻,国家陷入空前的粮食危机。1918年5月,斯大林被任命为俄罗斯南方粮食事务领导人,他以极其高效的方式挽救了苏维埃的燃眉之急。
此次征粮行动,使斯大林第一次在政坛上刷出存在感。在随后的三年国内战争中,刚猛的斯大林逐渐表现出本色。直到列宁将擅长组织工作的他任命为党的总书记,斯大林永远走出了西伯利亚,他有了新的名字:约瑟夫·斯大林。
罗斯福:“我的名字应列在服役人员表中”
1913年,三十出头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海军副部长。一个年轻的海军领导人刚刚上任,不久就赶上世界大战,他怎能不跃跃欲试。然而,孤立主义是美国的传统,时任总统威尔逊更是以和平中立作为赢得选民支持的主打牌。
罗斯福对此很不满意,他屡次建议总统设立国防委员会,加强军事装备,甚至提出实行普遍兵役制,增加现役军人数量,为战争做好准备,威尔逊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罗斯福索性自己动手筹备起来。
1915至1917年三年中,罗斯福无时无刻不在致力于扭转和平主义。直到1918年7月,罗斯福如愿到了战事最激烈的敦刻尔克前线。
欧洲之行让罗斯福坚定了从军的信念,可惜身体不争气,回国途中他感染了严重肺炎,等他养好病,已经没有什么仗好打了。没能上战场是罗斯福的终身遗憾。
后来母校格罗顿学校准备为参加一战的校友建纪念碑,罗斯福竟然写信给负责人说:“虽然我没有正式入伍,但是我认为自己的名字应该列在第一批服兵役的人员表中。我在欧洲考察了大家服役的情况,还亲临战场领导了海军的战斗工作。”
1914至1918年的战争成全了罗斯福,他为日后担当总统和三军统帅迈出了第一步。
希特勒:4年战争等于30年大学训练
1914年8月,德皇向俄国宣战的消息传到慕尼黑,穷困潦倒的希特勒挤在野战军将军大楼前的人群中狂喊。8月3日,他提笔给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三世写了一封信,请求加入他的军队,最终他被巴伐利亚第一步兵团接收。
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训练,希特勒便参加了第一次正式战斗,就是1914年10月开始的第一次伊普尔战役。当时希特勒是一名通讯兵,他一有空就埋头研究地图,有时不用地图就能迅速说出路线。由于执行任务积极勇敢,而且冒死救了团长一命,希特勒获得了一枚二级十字勋章。
1918年上半年,希特勒所在兵团参加了索姆河、马恩河、马尔纳的春季攻势,6月,希特勒单枪匹马活捉了4名法国士兵,因此获得了一级铁十字勋章。四年中,军阶不高的希特勒战功赫赫。
在希特勒热血沸腾之际,德军大势已去,国内叛乱不断,战士们都渴望回家。希特勒无比痛恨和平主义者,他发誓要报复战争的背叛者。
二次大战的“三巨头”与“三魔头”中,没有人像希特勒那样受到一战极大的成全。他曾说:“就生活中之各种问题而言,4年之战争等于30年大学之训练。”
墨索里尼:捏造英勇事迹谋划组织政府
1915年5月,意大利终于向奥匈帝国宣战。一直鼓吹参战的墨索里尼却没有积极入伍,实际上,他更想坐在编辑室里指点江山。当年9月,他不得不被征召参军,那时他以为这会是一场速胜战争,所以尽管不太情愿还是乐观前往,哪知道意大利一脚踏进这潭沼泽拔不出来。
墨索里尼当兵的两年半时间中几乎没什么像样的作为。不过,成名之后他非常喜欢忆往昔峥嵘岁月,讲自己在世界大战中经历了多少危险,如何机智勇敢。
1917年2月,墨索里尼操作的掷弹筒由于筒身太热不慎爆炸,身边的几个人被炸死,他自己也身中四十多块碎片,不过都不在要害位置。这是墨索里尼最爱提及的一段经历,说是他“一生中最幸运的时刻”。
受伤后墨索里尼退伍回到《意大利人民报》,他的同事早已用大量篇幅报道过他的英勇事迹。而他则开始谋划组织“从战壕里回来的人”形成一个政府。
1919年3月,墨索里尼在米兰发起成立“战斗的法西斯”组织,两年后发展为法西斯党。
1923年,法西斯党官方出版社出版了墨索里尼的战争日记,其中许多内容是编造的,但确实增加了墨索里尼的威信。
东条英机:“务实主义者”的诞生
1915年春季,出身军阀世家的东条英机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那一年他已经31岁。他当时在士官学校担任中队长,1916年被调到副官部。
当时大岛健一任陆军大臣,和田龟治是直属高级副官司,东条英机在和田手下,能力得到很快提高。东条英机工作非常勤奋稳妥,据说他在军政界被称为“务实主义者”就是源自于此时的工作风格。
一战中,后来被称为“剃刀将军”的东条英机是缺席的,对他来说,战争结束伊始的经历才是影响深远的。大战结束后,东条英机终于可以按照原计划赴欧洲,这是他期待已久的。
1919年8月,他被派往瑞士和德国任驻外研究员,主要任务是收集军事情报,研究欧洲各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情况。
在欧洲,东条结识了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等青年军官,他们组成了小团体,不定期举行集会。
一战使东条英机等同辈军人认识到,战争需要庞大的全国动员计划。他们相约在归国后,为改革军制、刷新人事、建立总动员体制共同奋斗。这个军人秘密团体称为“一夕会”,主要成员后来皆成为侵华日军的骨干分子。
(《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