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鉴赏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8-08-09黄金钟

师道·教研 2018年5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音乐

黄金钟

音乐鉴赏课堂以音乐欣赏为主。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注重体现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灵动思维、创新意识,发挥自己课堂主体的重要作用,积极地展开探讨研究,在生本课堂中顺利完成音乐鉴赏的学习任务。

一、创设情境,调整心理状态

在进行音乐的鉴赏课时,音乐教师一定要借助情境的创设,来实施生动的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更加深入地感知音乐作品,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音乐欣赏的激情,让聆听进行的高效顺利。情境的创设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很好的调整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愉悦身心,情感投入的展开音乐作品的欣赏。

例如在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時,我就在课堂中进行了情境的创设,将黄河的风景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课堂情境的创设,对学生感知音乐的思想内涵、作品风格以及曲式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学生结合媒体课件以及教师的朗读,更加深入地感知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真正实现了音乐鉴赏的生本课堂教学。

二、尊重差异,设计梯度问题

高中的音乐鉴赏课中,音乐教师要做到尊重差异,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出不同的教学方案,所谓“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欣赏的教学效率。为此,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的设计及提问时,要注意问题设置的梯度性,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情,展开科学的提问,让不同层面的学生接受不同的教学,以达到生本课堂人人参与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进行小提琴协奏曲《思乡曲》的学习时,我在课堂中设计了诸多相关的问题,并且在提问时注重了问题的梯度性,将简单问题抛给基础性较一般的学生,而较难的问题则留给音乐能力较强的学生。学生的音乐素质不同,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就要有所不同,在欣赏课堂中,音乐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要针对不同的层面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游刃有余地回答,这样对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有帮助。

三、小组讨论,碰撞思维火花

小组讨论是高中鉴赏课堂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音乐教师借助学生之间的研讨互动,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动性,让他们在积极的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打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小组互动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例如在听赏音乐作品《森林狂想曲》时,我就在学生的欣赏过程中开展了小组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借助小组互动的研讨来解决聆听当中的问题,帮助他们在欣赏课堂中发挥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激活灵动的思维,实现生本课堂的高效性。我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带领学生反复聆听乐曲,并引导他们从音乐中挖掘问题,并开展小组之间的问题讨论。如有的小组提出问题:“你能听出音乐当中都模仿了什么森林的小动物吗?这些声音我们能不能用节奏乐器或者生活中的物品模仿出来?”再或者:“音乐的旋律在不断的反复,但每次的反复却都是不同的,谈谈你对每一个乐段的聆听感受?”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挖掘,并展开小组之间的研讨,激发生本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是生本课堂中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会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开发智力、灵动思维的教学目的。

四、形成个性,培养创新意识

高中的音乐鉴赏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要让他们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帮助他们开发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造个性飞扬的音乐课堂,这是生本课堂应该注重的一个问题,音乐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创编和表现,要勇敢地展现与众不同的自己。

例如在进行歌曲《手拉手》的欣赏时,我就在聆听的过程中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的个性想法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打造了无比生动的音乐课堂。这首《手拉手》是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为了帮助学生展开创新的思维想象,我结合歌曲进行了现场的表演,让部分学生扮演歌唱者,部分学生扮演互动的观众,营造演出现场无比激情的场景,用这种趣味的表演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表演的热情,打造了活力无限的生本课堂。

音乐欣赏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让学生在聆听中自由的展现自己的个性,打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实现生本课堂的高效教学。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音乐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音乐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