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研究

2018-08-09李苑文

师道·教研 2018年5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建构创设

李苑文

一、PBL教学模式

(一)PBL概述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探究性、问题驱动的学习模式,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去解决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习者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问题、学生和教师是PBL的三大基本要素:问题是课程的组织核心,学生是致力于问题解决的人,教师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指导者。

(二)PBL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1. 提出问题:教师展示相关资料、作品等,提出引导性问题,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

2. 分析问题: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定解决方案,进行任务分工。

3. 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然后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小组内相互交流、探讨。

4. 展示成果:学生以适当的形式展示小组内对该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作品成果。

5. 评价、反馈:学生小组内互评,教师评价。

二、PBL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一)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1. 问题要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有实用性。真实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激励性,使学生形成一种悬而未解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问题应具有新颖性、挑战性。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新颖独特且有一定的难度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挑战欲望。

3. 问题应该是自主的、开放的。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分析问题,探究问題的解决方法;开放的问题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是唯一的,开放的问题更容易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

4. 问题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关。设计的问题要涵盖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需要学生达到的技能等。

5. 问题要有层次性和系统性。要层层递进来设计问题,达到以问促问,以问促学。

6. 要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设计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难度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树上的果实。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

1. 创设生活经验型问题情境,提高学习兴趣。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锻炼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设建构型的问题情境,培养自我建构能力。建构型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创设质疑型的问题情境,大胆提出问题。

三、PBL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案例

以《信息技术基础》的第四章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为例,本案例采用 PBL 教学模式,以“我的房子我做主”为主题,要求学生制定一个贷款购房计划,然后围绕要解决问题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创设多层次的问题,在教学中逐步展开,让学生系统连贯的体验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加工、处理、发布的过程,教师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积极的思考、研究、创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在资源、方法、技术、成果等方面相互支持和共享。

1. 问题表述:制定一个贷款购房计划。

2. 问题分析:①问题以火热的楼市为背景,购房是每个家庭都要面对的难题,贴近现实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家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此问题跨学科,与数学、经济等学科交叉,知识覆盖范围广,有利于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促使学生了解社会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信息既来自生活又能为生活服务。②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主动构建表格数据加工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劣构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③是综合开放性问题,条件、内容与结论都是开放的,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合作的能力。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建构创设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