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差异 促学困生成长

2018-08-09黎敏玉

师道·教研 2018年5期
关键词:错题辅导学困生

黎敏玉

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学习上暂时遇到困难,难以达到课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培养优秀生,同时也要关注学困生的成长。

一、转化学困生工作的基本原则

1. 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指在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在人格、思想和地位上是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教师不能以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或不遵守纪律等理由来侮辱学生的人格,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歧视、不厌弃,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尊重。只要教师相信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就大有希望。

2. 激励原则

激励原则是指对学困生的教育要采用精神激励、情感激励等方法,对学困生坚持正面教育,通过鼓励,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采用欣赏、表扬和亲近的方式,让学困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下大胆地展示自己,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3. 坚持原则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小学生的意志力薄弱 ,缺乏自控能力,容易受外界的诱惑,会宽容自己的不足或犯的错误,有惰性心理。因此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反复复,教师不要因其反复而否定他们的努力 ,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要以持之以恒的态度,与他们共同分析出现反复的根源,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增强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的信心和决心。

4. 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如个性、爱好和知识等方面的差异,明确转化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转化方式和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转化,使他们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只有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促使他們进步。

二、转化的对策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差异,有针对性地解决学困生在学习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提高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意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1. 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待学困生,首先要善待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用爱心和真情走进学困生心灵,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上的暂时落后,普遍缺乏自信心,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坚持对学生实施激励性评价,并且做到及时具体、方式恰当。教师表扬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眼神等,都可以起到鼓励的作用。在进行语言评价时,要具体,让学困生认识到自己在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需要努力,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2. 设计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学困生由于其自身的因素,在学习时,总会出现慢半拍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原因是他们对知识点的陌生和不理解。根据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我为学困生精心设计课前预习,有目的地对知识点进行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适时指导,让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以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学习方式,他们在课堂上能紧跟大家的步伐,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得到一定的发展,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及时进行辅导,促进学生进步

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关注学困生,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在练习的时候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进行指导。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授的内容,在每节课下课后,请学困生到讲台,结合板书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重新讲解和梳理一次,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不明白的及时查缺补漏。在班级中,加强同学互助,让优秀的学生成为辅导达人,负责一名学生的帮教工作,教师也定期进行小结和表扬,对表现好的达人和学困生,发放免作业券,免除一定的作业,让优秀生更有动力,学困生更有信心。

4. 批改学生作业,给予多次评价

对于学生的作业,不要急于批改,可以先用铅笔批改一次,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然后让学生独立改正,看是否可以改正过来。如果发现不能独立改正,这时老师就帮助学生讲评,耐心辅导,当学生全部改正完毕,再给学生用红笔批改,并给予A级评价。这样,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得到提高,学习兴趣就日渐浓厚。教师可以在全班学生面前,就以这个学生的作业书写、做题质量等情况,大力表扬,树立学生在班里的良好形象,从而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5. 针对学习情况,给学生发表扬信

学困生最需要老师发现他们的优点,总希望身边的人去关注他、肯定他。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体面的隆重的表扬,这样能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得以大大的提升。

6. 收集典型错例,增强辅导针对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补缺不一定相同,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辅导学生更具有效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师可以下载APP“云错题本”,把学生的错题拍照,并将错题收录起来,对错题进行分类,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教师对学生薄弱的知识点会掌握得更加全面,辅导起来也更有针对性,提高辅导效果。

三、取得的成效

经过实践,大部分的学困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很大的进步。

学习变积极了。由于在上新课前学生对新授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他们学习起来更有底气,不再畏惧困难,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去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并在不断体验成功和快乐学习的同时,学习信心得到增强,使得他们不断进步。如小豪同学,以前学习提不起精神,上课不在状态,自采用这种学习模式后,学习表现得到很大的转变,学习变积极了,不懂的问题也会问老师或同学,学习更主动了。

交流水平得到提高。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学困生参与学习讨论的积极性增强了,逐渐消除畏惧情绪,能融入学习过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力得到提升,学习劲头更足了。如小文同学,以前回答问题结结巴巴,回答问题不完整,声音也很小,经过锻炼后,现在声音变大声了,讲话也自信了,同学们都夸他有进步。

提升了学业水平。在老师的关注及同学的帮助下,学困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了,对学习投入更大的热情,他们也从自己或他人的进步中,感受到:只要付出努力,是可以取得进步的,正是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促使他们不断朝着前进的方向努力,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错题辅导学困生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