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就是受教育者身边那群人的行为

2018-08-09陈霄鹏

师道·教研 2018年5期
关键词:规范家长学校

陈霄鹏

2017年11月5-7日,汕尾市名校长、名教师在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的组织下前往山东研修学习。除了聆听教授们的讲座,我们还分别参观考察了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泰安市第六中学等名校,感触颇深。山大附中校长董会丽说:“教育就是受教育者身边那群人的行为。”乍一听,我有些不解,教育本是面对教育者的个体的问题,这跟他们身边一群人的行为有什么关系?作为一所初级中学的校长,我不禁深思起来,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学生身边的那群人主要有父母、老师和同学,他们的行为就足以对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学生产生影响。

一、规范学生家长的行为

孩子的发展不理想,首先是由于他没有受到合理的恰当的家庭教育。孩子没有发展各方面兴趣的可能,没有兴趣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迫切需要学校对家长的行为进行规范,如建立家校合一机制,成立家委会。

在选择家委会成员时,学校要制定符合选举的标准,比如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孩子表现、工作业绩、工作职务等。班主任、年级组长、政教处分别对选出的家长代表进行分析、筛选,分析家委会成员的组合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利于工作开展,综合考虑配备其家委会成员,把真正有素质、有文化、有能力、有资源、有热情、有爱心、有集体观念和大局意识的家长代表选配到家委会中开展工作。

为了让所有家委会成员都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学校要建立家委会职能部门,使之各司其职,分工负责。有的负责开发和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可发挥自身的特长、优势和资源,为学校开展科技、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校内外活动贡献力量和提供帮助;有的可以协助学校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秩序维护、安全隐患排查及学生校内外行为监督等工作;有的负责把家长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校方,就共性问题和学校进行商讨,做好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桥梁。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长接待室、家长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为家长开展培训、辅导工作,为家委会成员不断充电,开展父母效能训练,为家委会培养优秀家长,以点带面发挥优秀家长的辐射功能。

二、规范教师的行为

1. 强化师德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个人素养。随着“学习社会化”的来临,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开展师德培训工作,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变社会的规范要求为教师自身的素养要求。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加强个人素养的内在修炼,更新观念,勤于内省,不断矫正自己失偏的教育行为。

2. 建立规章制度,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式对教师行为的细节提出要求。学校还要建立专门的教师行为督导体系和教师行为信用体系,并使其与教师的业绩考核、评优、晋级等挂钩,以完善的评价体系导向教师的行为,最终达到规范教师行为的目的。

3. 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在当今时代,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而忽略了教师作为“人”的特点,造成相对较高的社会公众期望值与相对较低的教师个人水平之间的落差。因此,调整对教师过高的社会期望,要把教师当作一个普通人看待,才会寄予教师公平而合理的期望。另一方面,学校要增强人文化管理意识,关注教师的情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求,切实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

三、规范学生的行为

1. 制定严格制度,采用科学管理方式。初中生是进行规范化教育的黄金时期,学校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各方面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克服随意和盲目性,让制度激励先进行为,约束不良行为,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慣并正面影响周围同学。济南历城二中全校学生八千多人,女生三千多人,所有的女生都剪短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一律穿校服,看起来简洁、精神、朴素大方,如果没有严格的执行制度是做不到的。

2. 提高认识,加强养成习惯的宣传。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学校各种规范进行宣传,让学生熟知规范的内容。学校可以利用升旗仪式、学校广播、校园网、校讯通等对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在班会课上、在各教学活动中灵活渗透各种规范内容,最终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化学校的人文环境,学生彼此之间相互熏陶,相互鼓励,形成和谐的学校氛围。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规范家长学校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