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摄影四十年

2018-08-09陈晓琦

中国摄影 2018年2期
关键词:摄影家河南摄影

1994年出版的《河南省志·文化志》载:“20世纪50年代,河南省的摄影队伍集中于新闻部门、文化系统和少数有摄影设备的单位,约100人;……60年代,摄影队伍略有发展,文化系统的地(市)、县50%以上配备了专职摄影人员,约80人;70年代,拥有摄影设备的部门和群众家庭越来越多,1972年河南省美术摄影展览办公室成立后,经常举办摄影展览,摄影队伍迅速扩大。地方文化馆专职摄影人员增加到100余人。还有100多名青年走上业余创作道路,成为一支活跃的力量。至1979年,全省重点作者有350多人,创作活动已具有群众性。”这350多位“重点作者”就是改革开放之初,文化艺术界视野中的河南摄影的基本力量和队伍规模。此时,改革开放的大幕已经开启,河南摄影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

一、机构

在当时的条件下,组织起来和被组织起来是摄影社会化的运行机制和摄影家社会存在的必由之路。组织机构是按照法定程序成立的,被社会认可,是摄影活动的合法性来源,同时也是摄影人个体的心理需求。四十年来的各个时期各式各样的组织机构陆续建立,覆盖了河南摄影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构成了河南摄影生态的基本面貌。

在改革开放中河南摄影开始历史转型的标志或者说起点,是1980年5月中国摄影家协会河南分会的成立(1989年更名为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持工作的秘书长吴明耀时年49岁,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1973年任河南省美术摄影展办公室副书记,他上任伊始就提出了协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抓创作,重点抓农村题材的创作;抓队伍,重点抓青年摄影队伍;抓理论,重点抓尖子人才培养。”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思路在主席团达成共识,得到有效实施,成为整个1980年代引领摄影走向、构建摄影新形态的发展战略,其影响至今清晰可见。

为了推动农村题材的创作,1981年4月,河南摄协举办“河南农村创作研讨会”,协会理事和摄影家40多人参加会议,会后连续组织摄影家赴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举办边学习边创作的“创作学习班”,全省各地积极响应仿效,摄影家纷纷上山下乡,半数以上地(市)举办了同类型的创作学习班,形成了一次全省性的农村题材创作高潮。年底,从1350余幅来稿中选出143幅,于1982年1月举办了《河南农村摄影艺术展览》,3月在北京展出。此后,农村题材创作一直具有突出地位。

为了培养青年摄影队伍, 1981年1月河南摄协举办“第一届河南青年摄影艺术展览”,展出作品227幅,从展览中选出的15位作者,由主席王世龙带队到大别山区农村举办青年创作学习班,《大众摄影》1981年第9期以“乡村剪影” 为题刊登12位作者的20幅作品。1982年10月举办“第二届河南青年摄影艺术展览”,展出作品146幅。1983年5月,王世龙带领19位青年作者分赴伏牛山区和大别山区创作20天。1984年以后,协会规定,凡是省内重要展览,都要有青年摄影家出任评委。当时的青年摄影爱好者都在“文革”中荒废了学业,并资讯匮乏,为了帮助青年作者尽快开阔视野、提高水平,协会连续举办大型讲习培训班:1981年10月,郑州黄翔风光摄影讲座,137位作者听课;1982年2 月,安阳摄影理论讲习班,袁毅平、朱羽君、孙忠靖、杨福涛、张保安、孙美兰、狄源沧、李基禄授课,讲授工业摄影、农业摄影、新闻摄影、国外摄影流派等,270多位作者参加学习;1983年7月,协助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辉县全国摄影创作读书班,学习内容主要是《艺术概论》《美学十讲》两本文艺理论专著,学员来自全国,共56人,其中河南28人;1983年7月,郑州摄影艺术讲座,盛继润、徐鹏讲授摄影艺术特性和国外摄影流派;1985年1月,林县高级摄影艺术讲习班,袁毅平、吕湘友、尚进、盛继润、龙熹祖、蒋齐生、胡颖、朱宪民、王志平、罗小韵、王苗、李家康授课,讲授新闻摄影、美术与摄影、摄影创作、摄影美学、国外摄影、摄影技术等,347位作者参加学习。从1983年起通过联系、推荐,先后把20多位青年摄影家送到大学深造:于德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王京生,中国人民大学;杨峰、徐和平,江西大学;王树洲、赵震海、王铮,鲁迅美术学院;余海波、刘鲁豫、冯卫光、谢建新,武汉大学;罗夫,天津大学等。为了培养青年理论人才,河南摄协任用青年理论家主持河南摄影理论活动,主编《河南摄影论文集》,推荐青年理论家出席全国高层学术会议。1985年吴明耀带领宋聚岭、李蜀玉、陈晓琦三位青年摄影理论家出席在大连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1985年,在河南摄协的提议和支持下成立了河南省青年摄影学会,把几年来各地崭露头角的青年摄影家吸收进来,组成一支充满朝气的摄影队伍。河南省青年摄影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河南摄协对新生力量的整合和组织化的完成。1985年前后,各地市均成立了摄影家协会。

河南省青年摄影学会成立后,呼应新时期的文艺思潮和摄影变革,经常到各个地市观摩研讨,举办活动,推出作品,一时风生水起,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他们对以王世龙主席、吴明耀秘书长为代表的老一辈摄影家的提携关怀铭记在心,作为河南摄影的精神遗产继承发扬,极大的包容性中形成了河南摄影有融合、有独立,有共识、容己见的摄影生态和摄影家之间理解尊重、蕴含情义的人际关系。这是河南摄影始终具有整体性、连续性的重要因素。

1986年12月新聞摄影协会成立,创始人李怀燎、张世勋等,由河南省委宣传部主管,业务上接受河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具体指导,承办每年河南新闻奖(摄影类)评选和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摄影类的)评选,同时每年举办新闻摄影研讨会和摄影大赛等活动,如“聚焦革命老区新县”摄影大赛、第十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理论研讨会、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影展、百名摄影记者聚焦南太行、“遗憾的新闻影像”摄影展、“微博@河南”摄影展、“走进百村—脱贫攻坚的河南故事”影展,等等。

1988年成立的河南省艺术摄影学会,依托河南省文化馆,以凝聚文化系统摄影家为特色,是“大河上下”沿黄九省区摄影联展发起者之一,每年由省财政拨款举办一届全省性摄影艺术展览,是河南最有影响的摄影团体之一。常务副主席、秘书长杨雨南主持工作近30年,策划实施了“河南摄影新生代”作品展、“与汶川同在”摄影作品展、河南摄影22家摄影展、“河南乡土摄影50年”作品展、“黄河风情”赴南非摄影作品展等众多摄影活动,2017年她的“战友—半个世纪的记忆”摄影展在平遥国际摄影艺术大展展出,杨雨南获优秀摄影师奖。

1986年在河南攝协的支持下,河南省妇女摄影协会成立,连续举办5届河南省妇女摄影艺术展览,协会骨干周淑丽、张金环、张秀英、王晓娜、陆莹、江霞、魏莹等都是当时有影响的女摄影家。

2010年8月河南省当代摄影艺术研究院成立,创办河南摄影图片库,开展当代摄影研究和河南摄影史的梳理。

2013河南省职业摄影师协会成立,成为河南摄影新锐的活动平台。

一批行业摄影协会陆续出现:1982年河南电力摄影协会成立, 1996年郑州铁路局火车头摄影协会成立,2001年11月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摄影分会成立,2006年河南国税摄影协会成立,2007年河南农业摄影协会成立,2001年河南省高教摄影学会成立,2008年5月河南金融摄影学会成立 ……行业协会依托工会或宣传部门组织创作、扩大队伍、配合宣传、举办展览、推出作品、编辑书刊、参加摄影界活动,如河南金融摄影协会有河南辖区金融机构理事单位22家,会员618人,承办“云之南·河之南”大型创作活动,组织3次有全国金融摄影家参加的河南采风创作活动,编印《金融影像》18期。行业摄影协会是河南摄影重要的基层组织和队伍基础。

进入2000年之后,实力较强的器材商家出于经营策略开始成立摄影俱乐部。2007年郑州众邦摄影器材公司成立了“能佳能”摄影俱乐部,又于2009年成立了 “佳能EOS”摄影俱乐部,至2017年注册会员6728人,组织国内外摄影创作活动100多次,参加创作活动的影友3000多人次。“佳能EOS”摄影俱乐部坚持举办每周日摄影课堂,参加听课的影友累计20000多人次。2011年开设众邦摄影中国网站,注册会员已达134376人。在举办的会员网络年赛和月赛中,设立奖项1000多个,参赛会员68000多人次。河南美康摄影俱乐部成立于2013年,每年组织摄影讲座、外拍一百余场,并定期组织摄影采风、举行主题摄影大赛等活动。2014年又陆续成立4个品牌俱乐部。2017年底,会员人数达到3000余人。商家摄影俱乐部成为普及摄影的重要平台。

2000年代画廊的出现开辟了河南摄影图片收藏市场。全视影像画廊成立于2005年,是河南第一家专业画廊,先后举办举办了上百次展览和活动:“知青”著名摄影家翁乃强摄影展、“四季平安”著名摄影家付羽摄影作品展、“爱乐”王文澜摄影作品展、“舞蹈”马克雷利(英)摄影展、“逝去的天堂”阮晓榕摄影作品展、“心理现场”Fred(瑞士)摄影作品展、“麦客”侯登科摄影作品展、“黄河等你来”朱宪民摄影展、“中国摄影名家六十人”摄影作品收藏展等,策划“1942中原大灾难”福尔曼摄影展在河南博物院展出并全国巡展,历时一个月观众超五十万次,策划“中原记忆”河南摄影家展览,参加洛杉矶PHOTO LA博览会,并被盖蒂博物馆收藏,策划利卡尔顿100年前的中国立体照片河南展出、策划实施“中国事像20+1”项目,策划“赵震海作品义售展”,发动全国爱心人士作品义买,三天售出作品100幅,春节前20万元善款送与身患重病的摄影家赵震海。 2011年安阳东顶影像空间成立,每年举办本地一个展览,一次艺术沙龙、两次以上艺术讲座。洛阳北岸空间成立于2015年,先后举办马克吕布作品收藏展、“经典·丝路—国际大师镜头下的丝绸之路”摄影展、“微尘圣象”冯君兰摄影展、“小中见大”Bogdan Konopka摄影展等中外摄影家作品展和学术讲座。

河南摄影家姜健主持在北京798 开办的大河画廊,也多次举办河南摄影家作品展,对人们认识河南摄影起到了推广作用。

这些群团性质的组织机构或者商业性质的经营机构,以强大的功能凝聚了河南摄影的主力军,在河南摄影四十年的繁荣发展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今天 “个体化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大,组织机构的全覆盖已不可能,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进步,但这些组织机构的作用依然重要。

二、事件

事件总是构成历史的重要部分。事件都不是孤立的,主要或重大事件往往成为集体记忆、历史节点、一个时期的标志或象征,透过一系列事件,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脉搏。

经过河南摄协队伍整合、培训学习、建立组织之后,改革开放之初河南摄影的格局基本形成,开始组织大规模的创作活动。1987年首次组织“祖国万里行摄影采风”活动,因大受欢迎,便将之常规化,每年一至两次,规模最大的是1994年8月第十次“祖国万里行摄影采风”,40人参加,在郑州市中心二七广场隆重举行出发仪式,省委宣传部、省文联领导为采风创作团送行,商家捐赠方便面、火腿肠等食品,活动途经河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西藏六省区,历时35天,行程一万余公里。至2000年这项活动共组织16次,成为创作活动的品牌项目。这项活动活跃了摄影创作,同时大大增强了河南摄协的影响力和存在感,体现了其在河南摄影的主导地位。

1987年,河南青年摄协推出的“时代·生活摄影艺术87展”在郑州工業展览馆隆重开幕,这是一次河南青年一代摄影人独立的自由发挥,也是在1980年代的氛围中多年积聚的喷发。展场气氛十分热烈,每一个角落都在三五成群地争论、交流。展览集中表现了青年摄影家在新语境下的探索,生活题材的作品开始走出宣传图片的模式,多次曝光(陈晓琦《童年的记忆》)、拼贴组合(郭平《为和平祈祷》)和抽象化的表现(陶然、陶旭《思绪》)等多种手法表现出对摄影语言表现可能性的探索,反映最强烈的是当时被称为观念摄影的作品,郭平的《为和平祈祷》以和平鸽与女人体蒙太奇组合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为视觉主体,尤其是一幅人体局部被红色线条在正中分割的作品,不仅强烈地冲击着视觉也冲击着当时对某种敏感尺度的判断。这个展览标志着河南摄影在改革开放中一次历史性的转折,标志着河南新一代摄影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也是河南摄影多样化的开端。

进入1990年代不久,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为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一股经商下海出国的热潮中,河南摄影与全国一样出现了一度沉寂,然而1995年的年末岁尾,河南青年摄影学会在河南博物院举办的“95摄影·中原”展打破了河南摄坛的沉寂。展览展出了于德水《故土·1988》、闫新法《景象系列》、姜健《主人》、杨峰《城市风情》、赵震海《矸石山上捡煤人》、武强《黑白之间中原情》、姬凌滨《老宅》、朱清河《在城市的边缘》、高均海《时代潮》、王豫明《魏家坡的孩子们》、高鸿勋《光·影》、李克君《X》、王凡《非农业场景》、王彤《自行车写真》14位摄影家自选的个人专题。展览的前言透出当时的气氛和心情:

“这里展出的是14位中青年摄影家的作品。这些作者是河南摄影界最具实力和代表性的一群。

他们中的大部分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初,和许多他们的同龄人在席卷整个中国的变革大潮中步入摄坛,河南摄影界由于有了这批新生力量而显得生机勃勃。十多年过去了,潮起潮落间,当年的同道一个个悄然消失,而他们仍然执着地走着。

他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折腾,能在无法回避的心灵困惑和炼狱般的折磨中同时得到澄明与慰藉,在创作中以强健的精神支持疲惫的脚步,始终跋涉中原。

他们曾被中原丰厚的文化所折服,也曾用现代的目光来重新审视,他们曾被窑洞茅屋里主人的自足所迷惑,也曾为中原父老坚韧的生命力而震撼。他们细心地体会着中原,认真地解读着中原,它们的镜头慢慢地向‘人聚焦,它们的目光愈来愈专注于文化层面的透视,他们在情感的波涛中保持着观察的冷静,他们在文化的认同中保持着剖析的锋芒,他们在相互的交流中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他们成熟了,去掉了矫揉造作和粉饰拔高,端出了原汁原味的生活。

他们成熟了,但显得有些沉重。参加展出不多的几位摄影新秀竟然也透出了这种沉重感。有几位新人加入确实让人感到欣慰,至少可以让这些接近或跨过不惑之年的作者减去一些孤军奋战、后继无人的悲凉。”

展览的举办有一种发泄的意味。他们在沉重和压抑中想再呐喊一声,再腾跃一下,最后采用一次他们认为已经不合时宜的大规模群体性活动的形式,来正式地向这种形式告别。展览的参与者中,几乎囊括了河南青年摄影协会的首脑,他们已近或已过不惑之年,也想把这次展览同时当成一份总结,作为他们计划的集体交班的最后交代。于德水在展览酒会的祝辞是:“摄影在今天已经由一种外在的、组织化的形式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自觉的个体化的创造性劳动,如果说过去的路是大家在一起携手走过来的话,那么以后的路要靠自己走,祝愿大家各自走好属于自己的路……”

本来是他们不无悲壮的、自嘲为不合时宜的“最后一声呐喊”,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在1995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的一周展期内,每天都可以用观众如潮形容,不少人是多次观看,展览也受到了整个河南文化艺术界的关注,在省博物院举行的研讨会上:作家、画家、书法家、文艺理论家与作者对话,社会媒体高度关注,展览也创下了多年来河南博物院展览观众的最高纪录。应河南博物院要求,展期延长。直到多年之后,“95摄影·中原”仍是一个人们谈论的话题。

其实,摄影人出国下海经商并不是1990年代中期摄影一度出现“低谷”的主要原因。“低谷现象”表明,1980年代的摄影启蒙已经衰落,刚刚兴起的纪实摄影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能在单一的中国语境中分析,以批判旧的观念体系为目标的现实主义理论渐渐丧失了诊断能力。困惑带来沉寂也孕育突破的力量,“最大的事变—那不是我们最喧闹,而是我们最沉默的时刻”,因为“世界不绕着新闹声之发明者而旋转,它绕着新价值之发明者而旋转”。“95摄影·中原”反映出摄影家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对摄影“现实”认识的深化,在组织内有规则地进入,然后参展、发表、获奖、成名走向成功的路子已然过时,“个体化生存”成为新常态,专题性的展示让更多的摄影人看到单幅图片的局限,开始进行长期坚持的专题拍摄,展览引发的思考在持续发酵。一次画句号的行动就这样成了一次新的出发。

1996年举办的“河南一日”大型摄影活动,是河南摄影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这种形式是对国际上“一日摄影”模式和“中国一日”、“上海一日”活动的摹写。时间选定在10月1日0时至24时,全省2000多名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在所有地市同时拍摄,两次动用飞机航拍,组委会收到作品一万余幅,隆重举办了“河南一日摄影艺术展览”,并在河南电视台举行了现场直播的颁奖晚会。这次活动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为活动题名,副书记宋照肃出席展览开幕式。颇有些戏剧意味的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和操办者正是十个多月前在悲壮气氛中举办“95摄影·中原”的河南省青年摄影学会的原班人马,并且主会场同在河南博物院。“河南一日”的开拍仪式军乐高奏、彩旗飘扬、信鸽翱翔,数百摄影家统一着装组成红色方队,省委宣传部、省文联领导为18个地市的摄影分队授旗;“95摄影·中原”的开幕式只有一项内容,在展馆即将开门时,所有等候入场的观众被告知回过头来,面对一架照相机拍下一张合影。如此之大的差别其实不在于纯粹的艺术活动和政治宣传活动的不同,这是来自同一班人马的设计。差别来自于这班人马既是摄影家又是组织者的双重身份。在身份的转化中各种类型的摄影活动不断登场,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核心团队的能量。

河南攝协举办的“2002河南摄影周”2002年9月8日在郑州开幕,来自全省各市、各行业的48个摄影作品展览4500多幅作品在闹市区一个尚未完全落成的汽车展销大厦展出,三层展销广场总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竟显得有些拥挤,郑州铁路局火车头摄影协会选送的《中国铁路大提速》作品达400幅之多。一位河南作家在留言簿上写道:“仅从这个展览的规模上,我们即已听见读图时代到来的隆隆足音。”摄影周上还举办了第一届郑州摄影论坛、摄影名家讲座、影友联谊会以及河南摄影金像奖颁奖、表彰从事摄影30年老摄影工作者等活动,河南摄影的“深圳军团”全数参加。

几乎与此同时,2002首届焦作国际山水摄影节举办。由于这项摄影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焦作云台山风景区的知名度,推动焦作旅游迅速发展,成为摄影促进旅游的经典案例,“摄影也是生产力”之说,就出自这次大赛中,广为流传。

2004年完成了《河南摄影百家》系列丛书以后,河南摄协觉得有必要在图像文本的基础上,对半个世纪以来的河南摄影从文化和学理的层面,进行一番梳理,既是历史的总结又是新纪元的准备。于是联合河南省艺术研究院、河南博物院及河南省艺术摄影学会于2005年8月共同主办了“2005第二届郑州论坛”,邀请李媚、顾铮、陈映芳、刘树勇、李江树、曾璜、陈小波、孙京涛、胡武功、李波、高琴、温晓晗、那日松、曾星明、吴欣还等全国著名摄影家、摄影评论家、文艺评论家和报刊媒体负责人与会。论坛以“河南摄影50年”为主题,会前从《河南摄影百家》中选出50位不同年代、不同类别有代表性的作者的系列作品,分送邀请嘉宾研究并撰写论文,会后出版《河南摄影50年—2005第二届郑州论坛论文集》,河南博物院对50人的代表作品进行展出和收藏。这届论坛为新中国成立以来50年的河南摄影梳理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历史轮廓,也标志着文化影像开始进入历史文化专业机构。

2007年5月举办的“世界摄影家看河南”大型摄影活动,是河南规模空前的国际性摄影活动,目的是展示河南形象,进行国际宣传。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越南等11个国家的21位摄影家和来自部分省市包括港、澳、台的21位摄影家,对河南13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拍摄。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出席开拍仪式,为拍摄活动按下第一次快门,并在活动结束的颁奖仪式上颁发特等奖—帕拉丁汽车一辆。

2015年9月24日,“经典与前卫100+10”摄影展在郑州一个半地下的露天施工工地举办,数千平方米的场地上,展出100位河南摄影家的100幅作品,作为“经典”予以呈现,更吸引眼球的却是10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的作品在电子大屏上的演示,作者现场讲述这些影像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影像的前卫性,年轻人对待摄影的全新姿态,让经典与前卫在这里发生一次剧烈的碰撞。这次活动让摄影界意识到:还有一个摄影群体存在于自己的视野之外。

2016年5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6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暨中国第16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在郑州举行。展览分为档案照片、当代中国和世界摄影展等部分,展出作品4719幅,为河南摄影打开了一个通向世界的窗口。

2016年 3月,“摄影中原·再出发—2016惊蛰”摄影展在郑州昆仑望月艺术馆开幕,展出15位中青年摄影家的作品,他们都是在新的世纪走上摄坛的,他们比起前辈有着全新的经历,可以看出当代艺术对于他们有着更大的影响。他们是河南摄影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创作反映着摄影的发展趋势。于德水在前言中写道:

20年后的今天,当年的“95摄影·中原”,拒绝被现实吞噬的艺术精神被又一代新生力量所秉承。

新一代作者的语言、风格、观念诸多方面的姿态,折射出他们时下生活多元化的社会形态。摄影家的注意力,从公共话语转向了自身。尝试剥离更多的外在,或选择现实中的冲突和荒诞,或攫取现实的片段,搭建自己内心的乌托邦。如此地自我构建、或是将自我与社会的连接,都呈现出其不同的方式所理解的摄影。

时光的转换,不变的精神。

在一个新的起点,再一次的出发……

三、群体

我们习惯于大致地把同一题材、同一地域、同一风格以及同一性质等等具有同一性的摄影人归于一个群体,这样一来,河南摄影群体确实繁多。

乡土摄影人群体:在逐渐多样化的河南摄影中,乡土摄影一直是一条清晰有力的主线,也是外界对河南摄影的第一印象。在1970年代出现的那批“业余创作”的年轻人中,农村就是他们摄影的主要题材,其中周口青年摄影群体把黄泛区锚定为拍摄对象,领军人物是于德水、赵震海、闫新法、姜健、杨峰。河南摄协成立之初对农村题材摄影给予了很大推动,中原厚土所包含的农业文明的历史积淀,对河南摄影来说是一种有力的指引。2003年,经过两次换届的河南省青年摄影学会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推出一个13人联展,名字就叫“乡土中原”,这让不少人迷惑:为什么河南到了这一代还是“乡土”。乡土是河南几代摄影家的情结。

赵震海1980年代在平顶山一个区的文化馆从事摄影工作。像那一时期许多摄影家一样,从开始的形式唯美1980年代后期转向了生活纪实。1992年赵震海完成了专题《矸石山上捡煤人》,记录了一群在煤矿附近矸石山上以捡煤为生的农民的艰难生活。这是他十年前就发现的场景,当时却没有拍摄。他写道:“10年前我利欲熏心,急于拍些甜美的东西好去获奖,给自己捞好处,自然冷落了他们。”1996年,他的第一部作品集《中原·一代传统农民》出版,内容是豫西农民的生活肖像。他说:“留住他们就是留住了一段历史。”在赵震海心里,农民就是父兄姐弟,他不止一年带着年货在矸石山上与捡煤人一起过春节。他认为对农民仅有同情是不够的,应该是亲情,亲情超越了同情。赵震海对照相机天生的侵略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小心翼翼地避免对他们的伤害,始终以平等、亲人待之,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由于有了位置上的平等关系,我虽从他们那里取走了自己所要的东西—照片,但也决不再是非道德的掠夺。”摄影使赵震海看到了更多的贫穷苦难,激愤的言辞透出内心的痛苦:“作为一个普通的拍摄者,我常常思考,自己的影像能给社会带来些什么?那些偏远山乡的缺衣少食者,还有那里的失学儿童们,你的影像能让他们重返学堂吗?还有那些缺医少药者,你能医治他们的痛苦吗?想到这些便生出选择摄影也许是个错误这样的念头,因为我们眼见着不少人缺衣少食,儿童为此辍学,可是,无助的摄影却对此一筹莫展。于是,我不再像昔日那样对摄影梦绕魂牵,因为它太懦弱、太无用。”

1978年在周口市文化馆工作的于德水,放下画笔拿起相机走进黄泛区,从此他的镜头就锁定在黄河两岸的农村。绘画的经历和社会流行思潮无疑会对他的摄影产生影响,但他一直在不断校正着自己的影像,也在不知不觉间调整着自己与拍摄对象的关系。1994年他的第一本作品集《中原土》出版,侯登科在序言里写到:

“德水不再从泥土里发掘精神,不再从父老兄弟母亲姐妹身上提纯理想,那种悲壮昂扬的力度消退了,有的是土地的本来,这是一个由各种人生际遇、情感状态、生存空间和各种不同声音复合延宕的整体序列。”

之后,于德水的影像继续发生着变化,但已不是刻意为之。在持久的坚持中,他的生性与经历、情感与精神已经渗透于镜头,形成他的影像语汇和影像气质。2004年出版的《黄河流年》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李媚的评论说于德水的照片越拍越空,人在图片中越来越小,环境对于人的作用力也越来越大,表现的是一种“大空间的人地关系”,也来自他平和、内敛的性格,并且于德水的图片不叙事,既不追求纯粹个人主观表达,也不看重对现实的纯粹记录,在这二者之间,独善其身,营造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所以,在回顾当代中国摄影时,一般都把于德水当作重要的甚至有代表性的纪实摄影家,但他的纪实摄影家的身份又常常受到质疑。

闫新法1974年在河南栾川县文化馆工作时开始摄影,1987年进入河南博物院专职文物摄影。四十多年来,除本职工作外,他自己的摄影始终坚持着两点:一是拒绝城市,只拍河南农村;二是拒绝数码,只拍胶片且手工冲放。他独自开着一辆212吉普车走遍了河南所有县(市)。他的大部分作品并没有面世,拿出来的主要有三个专题:1999年的《红流100》,收入了他用9时间拍摄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县的当年红军流散人员的肖像;2004年《根脉》,是1995年以来他农村影像的结集;2000年至2005年完成的《皇陵百姓》是以巩义北宋皇陵为背景的农村景象。闫新法的影像中有一种靠近历史的倾向,有意避开当代社会的变化标记,与现实保持着某种距离。他对农村有一种深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他镜头里的“中原农村”,从对象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标本”,从主体角度上说则是他打算长相厮守的精神家园。

1984年河南省歌舞团首席中提琴姜健调到河南省艺术研究院从事专业摄影,承担了为河南文化艺术《十大集成·戏曲志》拍摄古戏台的任务,两年时间拍了河南各地的300多个古戏台。或许就是这次拍摄经历,使得姜健的拍摄与那个时期的摄影家有着明显的不同,没有散漫和随意,而是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来做,在内容确定之后寻找与之对应的语言形态,并且长期坚持不断加固加厚。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场景》1986-1996、《主人》1993-2003、《孤儿档案》2004-2014、《马街说书人》等。姜健的“档案”意识很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包含有“立此存档”的意思。他善于运用格式化的静态语言,在具有象征意义和符号化的细节再现中叙述中原农村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生活记忆和文化景观。

武强《中原百姓》、王立力《河之南》、张惠宾《诗中原》、周一勃《吾土吾乡》、胡力《中原》、陈志刚《中原乡里》、赵虹《淮河人家》、刘传生《豫东乡村纪事》、李克君《垄歌》等摄影集都是河南乡土摄影的重要作品,河南有一大批这样的摄影家,他们坚守题材也坚守信念,他们有着记录行将消失的社会形态的意图和长期的拍摄计划,他们从各个方面、各种人群中寻找具有地域特色和时间积淀的环境和生活,并以较大的图像规模尽可能地建立起一个翔实和完整的中原农村的生活样态,保留一份关于中国农村的社会记忆。40年的跨度,他们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时代的落差,在整体上构成了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当代乡村的文化风景,也成为河南乡土摄影最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风格。

朱东升离开家乡豫东太康县大朱家村到郑州创业二十多年,经历了从熟悉乡村到陌生城市的转折。2007年朱东升的摄影专题《2006年的第一场雪》在洛杉矶展出,这是他在大朱家拍摄的第一批作品,而后又拍了10年。朱东升担心的是:“如果有一天大朱家没了,该怎么办?”他认真地做了两件事:出资找人续家谱和摄影。他拍下村里一个又一个院落、家庭和家当,为劳作的乡亲在自家的土地上拍摄合影—他要用家谱和摄影留住乡愁。

冯卫光从1980年代一直走着形式主义的路子,常用摆拍,虽招来不少非议,却不曾改变,恰恰是这种坚持使他成为乡土摄影中唯美风格的代表。姬凌滨在1990年代开始就在豫西黄河两岸的黄土塬上,从一个又一个古朴村庄到村民家里的牌位、神龛、各路神明的塑像、画帖,细細搜罗。赵丙元年复一年地记录着家乡黄河滩的春种秋收,关注乡村生活的新变化。王勇却在苏鲁豫皖交界区打捞民间影像文化,他在1917年出版的《村里来了照相的》一书中,收录了从2011年到2014年对23县24位照相师傅的访谈和大量的资料图片,从一个被忽视的方面,呈现出特定地域的影像文化,是河南乡土摄影独特的一页。大汖村是山西运城的一个行将消失的千年古村,只有二十多位老人居住,陈永安用两年时间抢救性拍摄,作品集《大汖村》出版后吸引不少摄影家前往。牛建海历时多年关注黄河岸边的农业劳作,作品《去黄河滩种地的人们》入围首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2005年至2008年李林山追踪滑县农民工完成了“西出阳关采棉人”、“奥运场馆我们建”“东南沿海打工妹”三个专题,记录了滑县农民到新疆摘棉花、到北京建设奥运场馆和在珠江三角洲现代企业打工的劳动和生活,出版《河南农民工纪实录·滑县民工闯天下》作品集。

不论以什么样的观念进入,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在农民逐渐边缘化和城市日益中心化的社会中,这些来自乡村的声音都会构成对这种现实关切,从而超越个人情感成为一种历史性的表达。

城市摄影人群体:城市以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方面的绝对优势,释放着巨大的能量,创造、主导、启示着社会生活的走向和潮流,同时,城市自身作为一个庞大、复杂、变化着的生态系统,成为被关注、研究、破译的对象。摄影家对于城市的观察、感受和解读,使城市摄影成为一种显著的文化现象。河南地处中国南北方和东西部的交界处,是一个农业大省,河南摄影家没有南部和东部沿海城市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快速发展成为当代大都市给人的强烈体验,但在城市题材的摄影中也各有洞见,并在多样化的城市叙事中,从整体上体现出河南的地域性。

王明喜早先习画,1970年代就在郑州铁路局中原铁道报社做摄影记者工作, 2004年出版的《铁路纪事》用具有时代特征的情节和细节,留下了上世纪末郑州的铁路图景,是这座以铁路枢纽著称的城市的公共记忆。牛国政1986年开始摄影,不动声色深思熟虑做了不少专题:《收审所》《小煤窑》《练功》《矸石山》《梦境》《百花园》《工场》《狼烟》等,传播较广的是《练功》,在突兀、怪诞而又十分细腻的影像语言中,练功成了一种始于虔诚止于荒谬的仪式。朱清河在1980年代后期就开始拍摄在城市与农村的夹缝中的农民工,《城市边缘》给出了这个庞大群体艰苦生存、不知何处是归宿的处境。王豫明是河南摄影界的怪才,总不按常理出牌,《早晚》《呓语》《圆中园》《慌神的都市》等一个接一个专题,真的像呓语一般的语言表达奇特诡异的感觉,如杨小彦所说,他的拍摄是眼角镜余放任的、偶发的一瞥,完全颠覆了人们习惯的视觉样式,不仅塑造出另一种城市形象,而且还塑造出另一种人的存在。王河宁一直在媒体工作,从1990年代到2000年代经历了从郑州到上海又回到郑州的过程,多年城市之间的漂泊使他对城市的体验更丰富一些,2003完成的《空间》通过玻璃幕墙的折射反射生成了他的城市意象:不同时空复映叠合,镜像物像错位扭结,事物似在随时生成、随时变化又在随时消失,构造出一个充斥着随机性、偶然性和陌异感与幻觉感城市空间,表达出一种无所不在的诱惑,无所适从的混乱,无法把握的命运的一种迷惘、无奈、抗拒、欲望的发泄。

吳旗1993年开始摄影。他喜欢夜的气息,习惯于夜的灯红酒绿、影影绰绰,夜给他激情和敏感。2006年完成的《白天不懂夜的黑》通过朦胧灯光、诡异投影、幽灵般行人,精心设置环境中人物的空间关系,着意渲染令人不安的异样气氛。这些图像是一个城市夜游者心绪与黑夜的共振,一种窥视捕捉中心理的渲泄。范强是一位城市文化学者,因此他2000年代的《九场所》摄影集是以城市文化学者的眼光解读城市空间的。他说:“城市像语言一样,有自己的语法、语汇,它的规模庞大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支撑体系及其运转规则,虽然不断改变,但像语言中的语法那样,相对稳定;但它的建筑、广场、园林、各种构筑物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空间形态却像语言中的词语材料一样,日渐积累规模宏大,而又新陈代谢日新月异。”范强在读者、摄影者与城市之间构建了一种新的关系,让我们对城市有了一种新的观看,身在其中的城市变得既熟悉又陌生,变得意味深长,在城市影像中别具一格。罗勇1984年开始摄影,城市是他锁定的主题:2005年用360度转机拍摄中国省会城市包括台北和港、澳的34个城市的步行街、火车站,2008年转机拍摄奥运中的北京,2010年用摇头机拍摄世博上海、亚运广州,2014年拍摄青奥南京。出版《八月》《大相中国》。罗勇秉持了一种亲历者的姿态,定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大街小巷,彻底放弃强烈的叙述方式,回归于平常人的正常视觉,图像里没有趣味中心,街道横向展开,无差别的全景尽量把更多的细节收入其间,不同身份的人们怀着不同目的或没有目的在擦肩而过或停留中各奔东西、各行其是,全景相机既是他的摄影语言也是他的观看方式。罗勇是在用平凡的街景和琐碎的细节来完成一个“宏大叙事”,这些随即性的偶然片段,带着城市的呼吸和体温,铺展开来就连缀成一个个城市公共空间的世俗风景,而30多座城市连缀而成的就是当代中国的表情。

米乐峰的《开封影像》首先不是把开封当作一个现代城市进入、观察、解读,而是始终以自己的心理感受为依据,来面对一个充满沧桑感的历史意象。影像围绕古城墙及周边展开,断壁残垣、衰草疏木、朦胧旷野,千年的盛世繁华、金戈铁马、黄水冲刷终化做眼前的一片苍凉。在弥漫着怀旧、伤感的情绪中,进入市民生活,米乐峰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虚晃、失衡、不讲任何章法的影像表现出一种无目的的拍摄和对偶然性的兴趣,人物在古今各种文化符号混合的环境中各行其是,发出杂乱无序的声音。从对古城墙的凭吊到市民生活的偶然片段,是摄影家与一个城市的相遇,很难说清这些非常主观化图像究竟与开封有多少关系。

张超群对古建筑表现出持久的兴趣,《尘封记忆》是他的代表作,拍摄的是中原地区明清时期的住宅、城堡、城墙、庙宇等各类建筑,在可能的情况下,他多采用正面取景,对称构图,如拍肖像一般,建筑显得沉稳而端庄,即使侧面拍摄,也尽量充分地展现建筑的结构形态,他以珍爱与尊重的态度进入历史文化的层层积淀,拍摄显得格外的郑重和用心,他用浓重深沉的影调统摄全局,仿佛走进历史的深处。但是,他并没有打算做文献性的记录,表达的是一种观感和心境。在凝重的黑白影调中,一抹乍现的红绸,飘忽在每幅图片的正中,霎时成为视觉中心,古建迅疾退为背景,心绪融入画面,影像顿生质变,凄美又灵动。

赵丹波从1980年代就在安阳钢铁公司宣传部工作,拍摄安钢既是他的工作任务,也是他的创作题材,《钢魂》是他的安钢专题,也是1990年代河南工业题材摄影的代表作,2000年以后,他转向用电脑后期制作图像,新近完成的《都市新像》在电脑色彩绚丽的勾画中,都市已经踪迹难觅,完全是一种凌空蹈虚的意态表象。赵丹波的城市从亲历到虚拟,为河南城市摄影提供了一种新样式,也成为对当下景观化现实的隐喻。耿亚伟生活在河南禹州,早年喜欢边远西部的风光风情,此后却表现出拍摄自己所在城市的极大兴趣,并且个人的审美趣味渐渐消退,转向城市变迁和市民生活的文化观看,一条一条胡同,一个一个院落,一户一户人家的记录,体现了摄影与社会关系的直接性和密切程度。有了耿亚伟,这个城市是不会缺少历史影像的。

姜山拍摄于2007年至2014年的《彩虹》表达了面对城市扩张对周边村落的吞没的复杂心境;朱强的《江湖》是对一个杂技团演员生活的追踪,获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王向阳的《高中生》所揭示的高中教育状况触目惊心,王建林的《蝶变》用新旧对比的图像呈现纺织工业的转型;周满堂的《老人世界》对已经到来的老龄化社会表现出敏感和关心;张军的《城界》对郑州城乡结合部拆迁景观表达了自己的视角和反思;刘天星十年跟踪郑东新区CBD建设,记录下一片荒地、不断变化的楼房高度直至一座现代都市新区的呈现。孙伟华、张立兴的航拍郑州给人一个新的角度。日新月异的城市注定会带来摄影的热情关注,武郑生、汤夏林、白海、余建、芦山、崔书平、倪小保、张书玉、刘予平、郭银生、杨亦云、焦汇海、张春雨、李洪远、崔灵洛、宋润泽、张亮、岑伟刚、朱为民等不仅是摄影活动的骨干,也是记录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群体,他们的作品常常让人们发现,自己对所在的城市其实并不如感觉中的那么了解。2016年焦潇翔、赵亮、余尧、朱哲、宋鑫一、董春亮、孙杰、卞华程、付锐的《郑成长—郑州“爬楼党”九人摄影联展》摄影在大型商场展出,全是高楼上俯拍,作者大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这个“爬楼党”还有郭少宁、孟浩、李玉杰、刘鹏、崔瀚予等。

新闻摄影人群体:1970年代末杨峰开始摄影时,就多拍市井民生,1986年调到河南画报社做专职记者仍偏爱这类小题材。1989年他做的“农民进城”专题,让人印象深刻。95摄影中原展览他拿出的是一组《都市风情》,写下了一段话:“在都市里,在人群中,我寻觅着。寻觅着人的命运交际、人的欢乐忧伤、人的性格历史、人的纠葛交往……”2004年出版作品集《众生相》,2016年他的多年新闻图片结集《图说中原》,新闻的时间要素不再重要,市井百态里是一种生活的述说。陈更生则是另一个类型,不仅凭借勤奋抓住了许多突发事件,如行凶者持匕首刺向受害人的瞬间,更善于“宏大叙事”,每年发生在河南的重大事件几乎都有它的在场,集合起来就是一年的“影像大事记”。新华社河南分社摄影记者王颂更是有心人,1996年在微信公众号上做了《中原记忆·历史上的今天》,图文并茂,一天不少,2017年开始做《中华探古》,还是图文并茂,还是一天不少。王天定1993年任河南日报摄影记者,以勤奋多产著称,平均每年500幅新闻图片见诸报端,出版摄影作品集4部,获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李文波在《大河报》任摄影记者15年,发表6000余幅图片,出版《大城小事》图集,新闻触角的敏感和深入让人觉得他无处不在,他镜头里角角落落、零零碎碎的生活小事成为大时代的鲜活见证。史家民、赵鹏、杨光、苗丽、张鲜明、陈伟、史珮、李建峰、董亮、闫化庄、刘梦涛、白周峰、杜小伟、张鸿飞、许俊文、李康、洪波、杨远高、闫善良、刘栋杰、张晓冬、袁晓强、张晓红、杨东华、范新亚、丁洁、陈亮、常亮、马健、周甬、张翼飞、廖谦、白韬、王秀清等曾是活跃在河南各个媒体的摄影记者。现任《大河报》首席摄影记者的陈晓东曾获中国新闻奖,他每天格外忙碌,要拍照片、拍新闻短视频还要搞实时视频直播,他的工作让我们看到进入互联网3.0时代,新闻摄影面对的巨大挑战和全新“业态”。

在这一群体中,还有几位专注专题摄影:白学义和张国通都是平顶山的摄影家,白学义长期担任平顶山市群艺馆美术摄影部主任,是1980年代唯美风潮中河南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家之一, 1990年代中期转向伊斯兰题材。1994年因摄影成就被授予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出版《麦加纪行》,此后一方面在国内拍摄各地主要的清真寺和回族生活,一方面周游阿联酋、科威特、沙特、卡塔尔、巴林和阿曼等阿拉伯国家拍摄风土民情,2004年在北京举办《阿拉伯海湾六国风情》摄影作品展。2016年出版《中国伊斯兰教建筑艺术》

张国通也从1995年开始转向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日战争及遗留问题的追踪,往返在中日两国,拍摄、搜集了大量有关造成418名中国劳工惨死的“花冈事件”、“耿纯诉讼”、慰安妇、日本老兵等方面的图文资料,先后出版《花冈事件》、《为历史作证》、《二战时期日本强征“慰安妇”采访纪实》、《历史的告白—影像100的见证》等专著。申云峰有一个拍摄丝绸之路的计划,2016年完成的《荒漠生灵》拍摄的是新疆达里雅布依的克里雅人,目前克里雅人只有200多戶1300多人,他的影像让我们看到沙漠深处一个有秩序、有尊严,有信仰、有传承的族群,这里因环境恶略,集体搬迁已提上日程。他们是身在河南而又真正走出河南的摄影人,这或许也是另外一种“时代性”。

艺术摄影人群体:李刚年轻时习画,也拍照片,后中断。2003年重入摄影领域,初始,他跟随潮流拍了些风光题材,感觉不入其心,后转向并执着于马的拍摄,主要取材于甘肃的山丹马、内蒙的蒙古马和新疆伊犁马。2009年出版《马》,获中国摄影金像奖;2013年出版《雪原马》, 韩国“GalleryNow”画廊为其举行专题展;2015年法国Aag图片公司为其出版《PARADIS BLANC》,之后在法国举办个展 ;2016年出版《轮回》,获美国印制大奖班尼奖金奖;2017年发表《白马非马》专题 。法国的《费加罗》杂志,德国杂志· H·rzu ·、英国的卫报、泰晤士报,韩国的《每日新闻》等外媒多次刊登其马的照片。自《雪原马》始,李刚无意于马的生物学样本求证,也无意于马的工具属性钩沉,李刚所秉执的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生命文化观。他身处其中,把马看做人的生命世界的一部分,并与之对话、互觀,表达对人类中心主义状态的忧虑。因而,在李刚的《雪原马》《轮回》《白马非马》三部作品中,不仅表现了马在自然中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还描画出马生命特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对于马的准人格化的再现,他给出了人类对马的视觉化的新文本。”(顾铮语),引发我们关于生命何以存在、如何存在的文化和哲学沉思。

李光成的主要作品有《心荷独灵》、《树影婆娑》、《万蕊缤纷》、《天之盛焰》、《叶神·叶魂》等,都是利用数码相机多次曝光的功能在景物复叠中呈现梦幻般影像, 2009年获中国摄影金像奖;李英杰借鉴中国书法和水墨画艺术拍摄太极拳,用摄影黑与白、虚与实的造型语言表达太极阴与阳、动与静的文化精髓,出版《太极》摄影集,获中国摄影金像奖;高辉1990年代末从事摄影,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东西,《山水间》以后期植入的方式把西藏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物组合起来,“形成一种茫茫天地间人与自然关系的审美意象表达自己的认识和体验。手法只是工具,并不重要,恰好在合适的地方出现个人现场拍下来和后期做上个人没有什么区别。”(高辉语)航拍的《太行》和拍摄黄河沙痕的《无形》都是纯粹抽象的形式;田野《城市边缘的风景》《弥漫》等景物影像,荒芜野草、破旧遗迹、远处影影绰绰的楼群,诗意的哀伤中表现出一种迷茫孤寂的情绪,显示了对于“当代风景”的个人感受;高鸿勋《空间·感受》在传统纪实手法拍摄的黑白场景照片上进行局部手工着色,《隐逸》利用后期去掉了人的动作的支撑物,于是人变得不可理喻,《观望》采用了传统绘画的圆形图式,他善于用不同的手段制造非现实性的空间,将现实物象内在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视觉表达符号;徐大庆的主要作品有天鹅题材的《亦幻》,豫剧题材的《亦梦》和佛教题材的《亦真》,他大学的里主修课是音乐,这对他的摄影不无影响。他进入题材的角度不是现实的而是心理的,他用梦幻、飘忽的色彩线条构造想象,给出一个有概括力和表现力的文化意象;和来贵1980年代中期开始学习摄影,完成有《西藏》《上学的孩子》《父亲》《少林功夫》《市井系列》《北宋皇陵》等专题,出版《少林寺拳法学院功夫纪实》(2003年)、《中国少林功夫》英文版(2006年)、《中国少林功夫》(2007年)三部摄影作品集;动物题材是孙建辉作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先后完成了“呦呦鹿鸣”、“千里马”、“草原生灵”三个专题,“呦呦鹿鸣”的其中一幅《窥望》获二十五届国展艺术类金奖。他说:“拍了这么多动物作品,只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关注和尊重身边的动物。” 在中原油田建设集团公司任职的邢卫民,用5年时间记录了国家重点工程普光气田的建设过程,出版《能源壮歌》作品集,表现了作为一名建设者的情怀;张春贵善用抽象、意态化的语言表达对于景物的感受,以荷为题材的《生命如歌》《醉卧池边》《大象无形》是他的代表作;冯祯祥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2002年开始摄影,完成的第一个专题就是《水乡画韵》,2006年转向民俗题材,完成《马街印象》《淮阳庙会》《北派舞狮》等专题。

风光摄影人群体:河南风光摄影兴起较晚,一般人都觉得河南没有值得一拍的风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南的摄影家北上南下西征,大都着眼地域风情,十几次万里行皆如此。南太行山和豫西山区如今成为风光摄影家趋之若鹜的地方,那时都被看做穷乡僻野,是乡土摄影的好地方。进入新的世纪,风光摄影走出低谷,数年间便成气候,2005年梳理河南摄影的文章中就列举出五年来出版的15位摄影家的风光作品集。此后风光摄影继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拍本土山水,不再舍近求远。

刘鲁豫是风光摄影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出版《王屋山猕猴》《大地长天》《刘鲁豫风光摄影作品集》《景缘心境》《山思水想》等作品集,他在自述中说:“在我的体验中,大自然是一种诗性的存在,它吸引、召唤着我们,也考验着相机背后摄影家的那双眼睛。我们必须仔细地观察,在自然结构中寻找营造意境的可能,在混乱中发现秩序,在角度的变换中发现新意,在取舍中建构关系,具象中获得抽象,把诗性的自然存在化为我们诗意的表达”;王树洲从1990年代中期从拍太行山区民俗风情转向太行风光,一拍就是20年,出版《守望太行》《太行石韵》《太行风骨》等作品集,是河南风光摄影最具代表性的摄影家;张海勇的《太行长卷》、夏清成的《太行太行》、白由祥的《南太行》都是以太行风光为题材的作品,他们努力地避免雷同、拍出个性。张海勇突出朝晖夕阴的壮美奇观,白由祥抒发自己的奇思妙想,他说:“我要拍风”,对于夏清成来说太行山不仅是审美对象还是认识对象,他把自己的创作概括为:直面苍崖,大野气象;周波的《走过山、走过水》李宗献的《夜色长城》、陈亚雷的《离天最近的地方》、宋国华的《太行风骨,太行风韵》都是河南风光摄影的重要作品。祝世博、石保定始终把镜头锁定豫山豫水;范林的《红之外》、马静坡的《幻境》、赵荣生的《君·远》是红外风光摄影的代表作;王广南、尉新跃、伍志平、姬天剑、孟伟、谭伟、杨传文、邵其政等都是有成就的风光摄影家。

自然景观之于中国艺术,本就是一种审美对象。艺术家的情思化作文学意境、笔墨神韵、丝竹旋律,众多自然风物的所谓人文内涵其实就是千百年来艺术家审美意念投射的积淀。因之,山水也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这种美学传统的熏陶,决定着中国风光摄影的观看、思维方式,造就了中国风光摄影注重心理体验和意境营造的画意风格以及相应的接受心理,但也因此阻碍了对另外的可能性的探索。

沙龙摄影人群体:郭平摄影题材广泛,手法多样,善于利用后期拼贴组合制作沙龙风格影像,像画与鸟的组合、对历史绘画名作的挪用,等等,作品十分精美,国内外屡获大奖,如《冬季》获2009中国第13届国际摄影作品展览金奖,《迁徙》获澳门2010第17届国际沙龙摄影展览金像奖,《伤逝》获2010济南国际双年展最佳摄影奖,《冬天的舞蹈》获2010俄罗斯国际沙龙展览勋带奖,《生命》获2011年第20届奥地利超级巡回赛金奖,等等。石城,2009年学习摄影,喜欢山水花鸟、风光风情,参加国际沙龙摄影展览比赛获奖、入选二千余幅次;杨佳仅2015年,就有100余幅作品在美国摄影学会,国际摄联,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等认证的各国摄影大展中获奖;杨旭东《生灵之间的对话》、杨黎先《春雪》《花间览影》《意象之春》是他们沙龙风格的代表作,苏唐诗专注于拍摄中国古建筑,2015年获“雪花纯生·匠心营造”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年度总冠军, 2017年出版《古建筑摄影技法与实战》。

沙龙摄影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越发兴旺起来,通过互联网获得强大的后期制作手段和便利的国际交流渠道,摄影人倾情于形式创意,活跃地满世界“打龙”,迎接着频传的捷报,也是河南摄影一道别致的风景。

宣传创作摄影人群体:有这样一些摄影家,他们因长期从事本单位的摄影宣传工作而进入摄影界,他们中间不少人以组织者和摄影者的双重身份发挥作用,他们在各自的单位、领域对河南摄影产生影响,一些行业协会因他们的存在得以成立发展,有的成为河南摄影基层组织的领导骨干,安阳报社李自省连任安阳摄协主席、河南省中医院张金环任河南妇女摄影学会秘书长、河南计划生育报祝震环任河南青年摄协常务理事、郑州铁路局铁柱接任郑州铁路局火车头摄影协会主席。张爱图从事摄影近40年,曾任河南摄协副主席,出版摄影专著20多部,特别是他历时6年完成的300多万字和600多幅图片规模的四卷本《嵩山文化丛书》,成为郑州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

他们的摄影不完全是自己的选择,一半是工作一半是因工作产生的爱好,但摄影使他们的人生更有价值。

工艺实验摄影:2009年张卫星把家里的刀、剪、钥匙、梳子、打火机等一些小物件直接印制成像,做了一个展览:"东西",这种可以称作摄影史前史的工艺今天仍让人耳目一新。2011年又用女儿小时候穿过的童裙印制第二个展览“童装”,成为他无底印像工艺的代表作,他曾印制出自己的影像,还曾计划印制汽车因体积太大而放弃。他接下来的实验是把衣服直接烧成陶瓷,获得成功,他在嵩山脚下的艺术家村建了自己的小型实验窑,进行各种烧制创意,如把石头刷上透明图料后烧制,采集山上树叶,将纹路印在土坯上烧制陶碟,一片树叶烧制一只,所以没有重复,他还将有了照片的童装烧制成陶瓷作品,影像与陶瓷就有了直接对应关系。他现在已经被称为自由艺术家。夏晏多年来就专心致志地“复古”,沉溺于研究湿版工艺。艺术的边界业已不再,复古反而最是当代。实验是对摄影可能性的发掘,也是中国摄影传统中最薄弱的一环。

新生代摄影人群体:进入新的世纪,传统纪实手法和乡土题材摄影渐渐势弱,当代艺术观念和样态的感召力日益增强。河南一批年轻的摄影家以新的姿态和面貌相继登场,主要摄影家有:于建华、孙彦初、李宇宁、庞冬晨、李止、陈卓、梅若梅 、高山、李克君、马晓东、宁凯、薄高鹏、张永生、陈永、张华伟、李潇、和大煦、毋浩、单军、李奔跑、李乐方、王永攀 、吴迪等,他们被看作河南摄影的新生代群体。不论是对崇高美學的坚持还是让摄影成为一种现实的批评力量,他们都在艺术的纯粹性和观念的有效性的追求中开辟着新的道路。

走出去摄影人群体:对于那些想走出去的河南摄影家来说,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有两个:北京和深圳。1989年从开封考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韩磊毕业,在其后的二十多年他工作和生活在深圳和北京,并一直活跃在摄影界。1990年代余海波、贾玉川、秦军校、王凡、杨俊坡先后移居深圳。余海波以《远古的梦》获1986年国际和平年摄影大赛最高奖、《在幻想锁链的彼岸》(组照)获第十五届全国摄影展“艺术风格”大奖后在河南成名,到深圳后在媒体任职,他以特有的敏感,关注社会巨大变革中的方方面面,其中表现中国青年对于现代生活大胆追求的《深圳青年的音乐冲动》(组照)获2005年首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文化与艺术新闻金奖,他用7个月时间追踪拍摄的《大芬油画村》(组照),展现了一个神奇的辐射世界的油画产业链,获第四十九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艺术类二等奖,他的《通途》《中国矿工》《城市的距离》《大芬油画村》《夜晚的呼吸》《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专题在国内外展出,获中国摄影记者金眼奖、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鲁迅艺术奖。贾玉川也在媒体任职,他把拍摄的重点放在社会边缘或公众视线以外甚至传言之中的弱势群体或特殊境遇者,如民工、吸毒者、同性恋、伤残者等,拍摄了《地铁民工》《变美》《他·她》《吸毒女阿丽的故事》《半截人彭水林的故事》等专题。贾玉川的拍摄基于对不同寻常的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的了解的欲望,他以尊重、平和、善意的态度走近拍摄对象,在经年累月的拍摄中常常身不由己地为改变他们的命运伸出援手,帮助阿丽作为自愿戒毒人员进入了戒毒所,四处奔走帮助因车祸截去下半部身体的彭水林解决医疗费用和生活来源等问题。深圳的都市生活并没有化解秦军校的乡土情结,他经常跑河南、跑北方农村拍一个又一个专题,出一部又一部作品集:2000年《婚俗与丧俗》,2003年《红白喜事》,2005年《终结小脚》,2010年《地坑窑院—中国人最后的“穴居”式民居》。王凡原是河南周口警校的教师,初入摄影就给人一种新锐姿态,1990年王凡一组略带怪异的橱窗模特残缺肖像《模特们》仿佛对生命的隐喻,发表在《现代摄影》,1991年的《摄影》杂志发表了他的《货场纪实》,随意丢放在铁轨边的帆布、遮挡面部的工人、有意倾斜的地平线、突兀的车厢构成了一个莫名含混的场景,《灰色管道》是一种抽象观念的表达,获1992年“中国首届探索杯”摄影大赛银奖,并引起讨论,在当时这些是最具“现代性”的作品。1994年王凡到深圳以后先任《证券时报》记者,后为《新财富》图片总监,生活的转场带来了摄影的转折,他告别前卫,转向纪实,对象是处于中国社会两级的两个群体。20年来他因工作需要接触、采访了众多中国企业界、金融界的大佬们,《财富人物》就是马云、董明珠、潘石屹等这些曾经的或者现在的经济金融界的风云人物肖像,其间他完成的另一个专题是《流水线上的打工妹》。杨俊坡1993到深圳,做自由职业摄影师,2001年开始街头摄影,至今初衷不改。他说:“我的摄影题目叫做《擦肩而过》,一是说我的拍摄方法;同时也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三是说它没有故事没有情节,直接拍摄。我永远将镜头对准我身边的人,那些和我一样的人、与我相似与我有关的人。”他要一条路走到底,用镜头伴随深圳的成长,他也要再次告诉我们,记录生活对于摄影很重要。王彤1989年开始摄影,在河南拍过《自行车》《文革遗迹》《露宿》等专题。后来从平顶山到了北京,在中国国家地理任职,现在是图片总监。2015年出版的《造城》对千城一面的造成运动表达了他的质疑和思考。马宏杰2004年从洛阳到北京《中国国家地理》做图片编辑。他继续着河南新野耍猴人家的拍摄,2015年结集出版《最后的耍猴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他用11年的时间跑了许多省市,拍摄《中国人的家当》,以主动介入的方式,见证当下百姓生活。在河南完成《白天不懂夜的黑》之后,吴旗也来到北京,开办“相空间”工作室,仍用夜间拍摄方式拍平顶山煤矿,出版作品集《沉重的灰尘》。罗永进2000年从洛阳到上海,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从1990年代中期至今罗永进一直将建筑作为主要拍摄对象,把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来审视,表达对当下社会的认知和反思,《新民居》是他的代表作。冯伟潮1980年代末年去了澳大利亚,他不是为了寻找艺术而是寻找生活,在有了新的生活之后却没有放弃摄影,每过些年就会回来办个展览,会会影友。

从河南走出去的摄影家都与家乡保持着密切联系,始终是河南摄影的一个群体,在今天便利的交通条件下,心理距离远没有空间距离看起来那么大。

失踪者群体:丁爱民在1980年代就是成绩突出的青年摄影家,作品《喜盈門》获中国农村摄影大奖赛二等奖,1990年代初期下海;江霞是1990年代河南女摄影家的佼佼者,代表作《矿工》是当时有影响的纪实作品,1990年代末患小脑萎缩离开摄影; 1985年创立河南省青年摄影协会不久,会长王京生移居匈牙利,秘书长徐和平到香港,一批当时省直的摄影骨干李建东、赵为民、李卫国等下海;平顶山的汪昌和曾是1980年代河南名气最大的摄影家之一,作品《逆风行》获第十五届全国影展金奖,《矿山的年轻人》《青春在这里闪光》获铜奖,《乐在其中》获第二届全国黑白摄影艺术展览一等奖,1990年代中期淡出摄坛;至今大家仍不断提起的人物是马宽,1980年代《现代摄影》发表了他的一组《洗澡》,拍的是夏天在郑州尖岗水库洗澡的人群,画面非常凌乱、找不到视觉中心,明确表现出对美的放弃和抵抗,照片洗放后马上销毁底片是他的一贯做法,他以极端的情绪对抗流行,在当时自然成为不可思议的另类,但却在后来的时间里不断给人以启示。在洛阳教育部门工作的胡进京是1980年代中期河南摄影理论骨干,曾编写《河南摄影论文集》,进入1990年代再无音讯。在省教育部门工作的李勇,作品《柿编》曾获国展铜牌奖,1990年代下海。河南摄协的张道远,作品《高原之子》曾获“家乡美”全国摄影大赛三等奖,1990年代初下海。1990年屈晓光的《练》获第十六届全国影展铜牌奖,之后下海去了海南。

如今虽然他们踪迹不再,但他们依然以曾经的存在进入了河南摄影史的书写。

地域群体:豫东平原上的周口市位于黄泛区南部,1970年代中期就聚起了一拨年龄在二十多岁的摄影爱好者,有于德水、杨峰、冯卫光、赵旭明、朱灿军、王跃进、岳献甫、张毅、刘建华、宋聚岭、陈晓琦等,他们都在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开始互相拍照,也拍一些身边的事情,如陈晓琦就拍过一组所在单位军训活动的照片,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摄影群体。大约从1978年,他们开始拍摄“作品”,在地区群艺馆做美术摄影工作的葛庆亚成为他们的领袖。葛庆亚西安美术学院毕业,艺术造诣很高,能写会画善书法懂摄影,在1960年代就拍农村水利建设、焦枝铁路建设,对周口青年摄影群体迅速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1979年复刊不久的《大众摄影》发表了周口于德水、赵旭明、杨峰、冯卫光的作品,配发了葛庆亚的文章《活跃在小镇上的青年摄影学会》,他们欣喜若狂,拿到杂志的当晚摆酒庆贺。进入1980年代,这个群体不断扩大,王凡、刘建华、赵刚、张辉、李强、陈党恩、孟凡森、王强利、白吉曾、李明星、李彦伟、李伟、骆合理、王新华等陆续加入进来,1990年代又增加了刘传生、朱星光等。豫东平原乡村的生活和民俗成为他们主要的拍摄对象,对于艺术性的追求是普遍的倾向,大量作品在摄影报刊和展览比赛中发表获奖,迅速形成一个摄影高潮。1985年麦收时节,他们组织了黄河之行摄影活动,正在办《现代摄影》的李媚也从深圳赶来,十多人白天拍摄,晚上讨论,走到壶口瀑布。这次的活动的作品展览在郑州举办,反响极大,周口当时被称为河南的“摄影之乡”。1980年代中期,王跃进、于德水、杨峰先后调省直工作后,周口摄影慢慢沉寂了。

河南摄协1982年2月在安阳举办的大型摄影理论讲习班,1985年1月在安阳林县举办高级摄影艺术讲习班,全国名家云集,讲授内容丰富,参加者多为河南青年摄影骨干,后来被称为河南摄影的“黄埔一期”、“黄埔二期”,这推动了安阳摄影群体的形成。当时王月生是主要的组织者,1984年安阳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中国摄协摄影橱窗举办《太行风情》摄影展,展出20位摄影家66幅作品,在1985年第五届河南省摄影艺术展览中,安阳入选作品25幅总分第一。安阳最早出现了表达抽象观念的作品,乡土题材摄影一直是很厚重的一块,因为安钢工业摄影也很突出,守着太行山风光摄影自然得天独厚,后来沙龙摄影日盛但也有前卫摄影的出现,形成了多样、开放、包容的摄影样态。出现了江步永、李自省、郭平、张洪斌、赵丹波、王铮、江霞、胡建国、李卫生、贾玉川、梁雪山、麻江盟、马晓东等一批河南重要的摄影家。

就在安阳在省展中获总分第一以后,新乡奋起直追,积极开展培训、创作活动,在以后两届省展中蝉联冠军,组织者就是《新乡日报》摄影部主任、新乡摄协主席牛子祥。牛子祥1950年代后期开始新闻摄影,1968年就举办摄影学习班,到2005年共举办100多期,学员6000多人次,曾获中国摄影金烛奖,2005年他向新乡市档案馆捐赠近10万幅照片档案。詹耀福的《瞧闺女》获十三届全国影展银牌奖,王树洲成为河南风光摄影的杰出代表,1987年朱清河、李国刚、刘全喜、陈伟举办纪实摄影联展,以直面生活的姿态和犀利的影像站到了河南摄影的前沿,是河南摄影走出唯美的标志性作品,张秀英、魏莹是活跃的河南女摄影家,李西良、郑敏锐、陈秉华、张小兵、尚建军、苏建平、刘波、程少光、刘琨、张清林、杨玉乐都是新乡群体的主要力量。

平顶山摄影群体在河南摄影中有着很重的分量,首先可以列出一批有实力的摄影家名单:赵震海、武强、牛国政、白学义、汪昌合、张国通、袁玉安、叶大网、张惠宾、王彤、高鸿勋、陈继业、王宪平、王庆祥、著随智、钟卫田、杨俊波、屈公选、王春辉、徐建立、王同绪、孙爱国、张俊峰、张国岳、李宗献、云建军、黄锐、薛莉,等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明确的方向,都有足够的作品;还有他们多次举办的平顶山摄影恳谈会、平顶山摄影高层论坛等,全国名家云集。武强是这个群体的核心,他的激情、能力和付出聚拢了这个群体。市文联分管摄影的王继江是他有力的支持者。

高均海、涂伯乐、罗永进、马宏杰、王豫明、王立力、吕光伟、张春贵、王昆峰、赵荣生、张晓理、何小要、程书波、李健宗、扬黎先、曾宪平、任建平、王雪峰、李瑞林、李凌涛、李向红、田义伟、赵越冠、周晴等都是洛阳群体主要的摄影家。洛阳群体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活跃与规模,特别是近20年,每周都有影友的学习观摩交流活动,从本市、全国到国际性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各种规格的摄影比赛、展览、采风、交流活动常年不断,给人的感觉是摄影已经成为这个城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焦作是一个以煤炭资源著称的城市,进入新世纪地方经济的主体结构面临转型。以卢立文、王振松、赵耀东、徐永健、刘宗国、王树贵、刘长春、范霖、于建华、汤海涛、廉明、邱大军、郭安民、齐嘉杰、李俊彦、杨思勇等人为主的摄影群体,在实践个人艺术追求的同时,用摄影参与本土自然山水的推介与传播,发挥了突出作用。成为摄影作为文化主体融合社会发展的成功实践样本。

豫南信阳,中国南北方的分界。赵虹1980年代记录淮河船民和两岸生活的朴实照片,如今已经化为《淮河记忆》,信阳群体从1980年代一直保持着一种唯美主义倾向,现在已经整体上笼罩在诗情画意之中。这是一支很大的队伍:石城、杨佳、周克勤、黄泽远、何祥松、李良斌、梁宏、陈军、吴晓军、杨运来、刘向军、卜春昕、李波、徐卫,等等,摄影家在美不胜收的山水花鸟、充满诗意的生活、面貌一新的城市图像中享受摄影的乐趣和发表、获奖的成就感。

河南17市,一地一群体,同中有异。强大者有一两个核心人物的引领,有一位或几位成名人物的示范,有经常性的外部高端交流,概莫能外。有经验说,获得领导重视支持、得到企业的经济资助等,当然很好,但结果往往是只大不强。

理论研究书写群体:1980年代河南摄协成立后注重理论建设,鼓励摄影家写文章,每年召开理论年会,征集论文,先后编辑三本《河南摄影论文集》。在这些作者中周口摄影群体中的宋聚岭、陈晓琦1970年代末从爱好文学转向摄影研究,开封群艺馆的李蜀玉在参加1981年第一届河南省青年摄影艺术展览以后,便放下相机专心写作,几年后信阳做教育工作的李湮开始发表文章,2004年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他们与改革开放中的河南摄影一同起步,成为河南摄影理论的核心力量。宋聚岭、陈晓琦侧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做一些摄影评论,在《全国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文艺研究》《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中国当代文艺思潮》《摄影美学初探》等书刊发表了不少论文。1991年宋聚岭、陈晓琦被聘为《中国摄影》特约评论员,1992年陈晓琦出版论文集《摄影艺术特征论》、2007年当选中摄协理论委员会委员。宋聚岭入编《中国摄影批评选集》的《沙漠摄影现象漫议》引发了業界的关注与讨论。李蜀玉在1985年第三次全国摄影理论年会上发表的论文《摄影艺术本质论》引起很大反响,此后一直潜心研究,构建自己关于摄影的理论体系。李湮关注于摄影的发展演变,对诸多摄影现象进行学术梳理,曾获中国文联艺术评论奖。《实验与解构—中国当代摄影多元化视觉文本》等多篇论文入编全国理论年会论文集。周一渤《艺术的当代性:跨界、互动与融合》等多篇理论批评文章在其策展人身份的艺术实践中产生影响。 张文明经常针对创作中的问题发表评论。他们对于河南摄影的主要作用,并不在于他们的理论研究成果,而是在各种形式的与摄影家的交流中不断产生的影响。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河南摄影理论后继无人,直到进入新的世纪,孙振军由文学写作转向摄影评论,文风直率,语言犀利,十分活跃。一批年轻的摄影研究者陆续出现,他们有着新的知识结构的支撑,经过研究方法的专业训练,具备开阔的学术视野,谙熟当代话语。于建华《一半是撒娇,一半是耍酷》、李宇宁《仰望与对视》、薛莉《 “美国人”/你可知道弗兰克讲了怎样一个故事?》、延婧《“超媒体时代”的摄影教育探究》、孙文恒《 “摄影中原”100+10展览的背后》、李楠《从人体摄影看中国女性自我认知的变化》、楚晓辉《中原摄影群体研究》、李静怡《我们有多愁—关于2013年中国当代摄影新锐的看法》这些新的理论成果,与河南摄影新生代的崛起一道,成为河南摄影新的历史转折。

四、教育与出版

直到1983年,河南高校没有摄影机构,个别教工爱好摄影自学自修,一些院校宣传部门有摄影专职或兼职人员。

郑州大学1984年2月开办新闻系,成立新闻摄影教研室,面向新闻专业学生开设《新闻摄影》课程。1990年7月摄影大专班招生,2004年7月在学校 “211工程建设”和“双一流”建设中停止招生;河南大学2000年7月艺术学院开设四年制本科摄影专业,2006年招收摄影方向硕士研究生;2000年3月河南高校将《摄影与欣赏》列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对非摄影专业学生普及摄影知识;漯河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9月三年制摄影专科班招生;中原工学院2001年7月创建摄影专业,招收四年制本科生。2007年9月摄影系与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摄影专业联合办学;安阳师范学院2001年7月开设三年制摄影专业,2005年9月四年制本科摄影专业招生;中州大学2001年7月开设三年制摄影专业,2005年7月摄影专业面向聋哑人招生;黄河科技学院2007年9月四年制本科摄影专业招生;商丘师范学院2007年9月四年制本科摄影专业列入招生计划,成立摄影系;2012年7月,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摄影摄像技术专业。

成立于1998年的河南金像摄影学校,是社会力量办学的排头兵,开办人像摄影、广告摄影、数码后期等专业,2017年又增设新媒体视频专业,20年来为商业摄影市场培养了大批摄影专业人才,近3万名学员走进摄影行业。学校还担负着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在河南省的教学及组织工作,连续多年获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先进组织工作奖。学校举办的为期三年的金像有约摄影百家讲坛,邀请了数十位全国著名摄影家、摄影理论家授课。现任校长吴玮代表河南参加了第九次全国摄影代表大会。

除郑州大学外,河南高校都是2000年以后开始举办摄影教育的,说明社会对高端摄影人才的需求在增强,而社会力量办学则受到照相机自动化程度提高、手机摄影、网络摄影教育、大学开办摄影教育等方面的影响而萎缩,不少是作为化妆学校的附属专业,摄影正在成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技能。

河南摄协与河南省艺术摄影学会曾创办报刊和定期编印的内部资料。《时代摄影报》,1995年的创刊,周报,以刊发新闻摄影为主,国内统一刊号,全国公开发行,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办,资金自筹, 1998停刊;《河南摄影报》(内资)2011年创办,双月一期,每期4版;《风景线》(内资)河南摄协风光摄影艺术委员会2005年创办,每季一期;《瞬间艺术》(内资)河南省艺术摄影学会2005年创办,双月一期每期4版;《像语》(内资)河南摄协2011年创办,双月一期,2014年停办。除《时代摄影报》以外,都是工作平台,相当于机关刊物,用于对内对外的重要发布、艺术交流和学术研究等。它们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电子新媒体发展,功能正在弱化。

五、展览与交流

至少在目前为止,展览是呈现作品的最基本的方式。尽管传播的方式和媒介越来越多样便捷,但展览的形式依然不能被取代,这被国内外大型摄影节展的盛况所证明。虽然成本不菲,但摄影人和摄影机构仍尽力而为,乐此不疲。细说河南摄影四十年展览已不可能,省内的就不说了,仅列举一些在北京和国外的展览,虽然十不足一,但也可看到河南摄影人走出去的身影和融入世界当代摄影的自信。

从1981年“河南省摄影艺术展览”到 2016年胡力“中原”摄影展,河南摄影人在北京举办的个展联展有近百场。从1997年姜健“场景”摄影展,在美国旧金山、洛杉矶举办,到2017年李刚“轮回”摄影展在法国的普罗旺斯国际摄影节展出,河南摄影家20年之间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个展联展百余场。

从河南摄协成立之初的大型講习班开始,各个摄影机构都把交流作为开阔眼界、更新观念、提高水平的有效方式,在摄影人之间交流也是一种心理需求,各个层面、各种形式以及不论形式的交流已经经常化、日常化,甚至变成了常来常往。列出几次活动以作举例说明。

国内交流: 郑州摄影论坛创办于2002年,作为“2002 河南摄影周”的一项交流内容,第一次论坛收到河南论文20多篇,朱宪民、解海龙、刘雷、李江树应邀出席, 2005年第二次论坛的主题是“河南摄影50年”,规模较大,此后郑州摄影论坛由郑州摄影家装备基地主办,共举办7期,先后邀请了朱宪民、顾铮、鲍昆、姚璐、王庆松、于德水等做专题讲座。2012年举办的“河之南·云之南”交流活动,双方互派同等规模的代表团,落地接待,时间一周,代表团分风光组和纪实组分开活动,拍摄结束举行幻灯观摩座谈,探索了一种省级交流的模式;2014年10月,四川、河南举办“川豫摄影交流周”,双方摄影家在四川举行幻灯观摩交流、采风创作等活动;2014年5月,于德水率河南摄影团队参加“影观达茂”摄影项目,是整个活动来自全国的八个摄影团队之一,每个团队独立完成一项拍摄任务,河南负责拍摄内蒙古达茂旗石宝镇一个普通的村庄—温都不令,完成拍摄后出版影观达茂丛书《温都不令—一个正在迁徙的村庄》。

国际交流:2003年、2009年河南摄影代表团两次赴韩国交流;1999年至2013年,张春贵、郝新国、王雪峰、宋宏安、程书波、袁广生、宋迪、柴新胜等先后应邀赴日本冈山进行摄影交流;2007年5月,“世界摄影家看河南”活动期间,在新乡太行山景区举行河南摄影家作品观摩会,中外摄影家参加观摩交流。

40年的河南摄影是三代河南摄影人的集体构建,是他们以摄影的方式对一个变革时代的回应。从一个大一统的模式,变得如此丰富和复杂。如果加大一点时间跨度,可以把这40年看做终结一个时代和开启一个时代的风云激荡的过渡,河南摄影既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也是这个过程的本身。

今天的摄影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它的未来更加难以判断。2017年12月9日,河南摄影新生代们策划的摄影联展《山川悠远—人与大地的景观》在郑州开幕,展览的前卫姿态不出所料,但参展的九位摄影家中只有胡力和陈卓来自河南,其他是来自各省市的张克纯、任建军、刘劲勋、李伟、吴小川、张晓、靳海军。这还可以称作河南的展览么?策展人根本没把眼界框定在河南,丝毫没有在意摄影家的“省别”。这是一种视野,他们也将因为这种视野成为生活在河南的“全国摄影家”。或许以后再来做今天这样的回顾的时候,就要先搞清一个问题:什么是“河南摄影”。

猜你喜欢

摄影家河南摄影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出彩河南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