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十年河南

2018-08-09

中国摄影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省河南乡土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南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持久。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一直是传统中国的中心。先秦时期河南就产生了一批如老子、庄子、商鞅等影响中国文化走向和历史走向的思想家、政治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都发明于河南。

历史灿烂而悠久的河南,如今正迎来史上最辉煌的时代,经过改革开放春风40年的沐浴,河南已由改革腹地走向开放前沿,日新月异的河南已经彻底抹去了土、苦、穷的底色,迈入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工业大省行列,成为全国经济总量万亿元俱乐部中仅有的几个成员之一。同时成功实现了由文化资源大省向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转变。

根植于中原大地的河南摄影,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而进。在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前夕,2017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郑州中牟召开了由河南当代摄影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同步—河南摄影四十年研讨会”,会议邀请来自河南各地老中青三代摄影人和本刊编辑团队,共同探讨40年来河南摄影的发展历程。

与会的20几位河南摄影人正在完成一个河南摄影40年研究项目,该项目开始于2016年春天,在河南省当代摄影艺术研究院院长李刚,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于德水策划与指导下,经过近两年的收集查阅资料、采访和撰写论文,目前已初见成果。这次会议就是一次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展示。本专题就是围绕这个研究项目,试图把近四十年前后的河南摄影的发展足迹清晰地呈现出来。

在全国范围内河南摄影历史不算长,但是其分量不可小觑。这里出现的重要人物和作品,以及他们所带来的影响,大范围的、长久的在中国摄影界存在。

河南摄影,天然地受到地域的影响,这里悠久的文化传统、既温又烈的脾气性格、良田与黄泛并存的自然环境,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待人接物的态度,都无不作用或渗透在他们的作品中,包括河南的语言,都不经意地变成一种特色的影像语法在照片上呈现。作为农业大省,对“乡土题材”的关注应该是自然的选择,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河南摄影有一种固有的认知—“乡土”等同于河南摄影。其实,这的确也是一部分事实,如今50岁往上的河南摄影家,哪一位不是从乡土摄影走出来,而且还有不少人至今仍坚守着乡村田野。乡土,无疑是河南摄影不可改变的,足够引以为傲的标志性特征。

但是在众多摄影者热衷拍摄“乡土”题材的同时,也从没忘记对其他丰富题材的关注与尝试,风光、城市、工人、学生等多有表现,还包括对省内外社会重大事件的记录与表达,诸如城镇化进程、环境保护,等等。他们不仅在多样题材中找寻拍摄目标和意义,也不断用新的独特的创作理念和手法来表现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独到的见解,这些或纪实、或艺术、或实验性的作品,共同构成了河南摄影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年轻一代的河南摄影人,也许是在前辈们过于趋同的拍摄内容和方式上,浸泡得太久太深,他们必须要用力挣脱出来,这种挣脱一定是极端的猛烈和叛逆,他们想要摆脱一切曾经的影子,他们不是在田地里改良某种传统作物,而是连根拔起。这些年轻人尝试性、实验性的作品,正在蔓延开来,而且有着一大批和他们同样年轻的拥趸。在这个新的影像领域,河南的年轻人出发的很早,走的也很远,其中几位已是颇具影响的人物,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时常充当着无畏的勇敢者而探索着。

这些年轻人的影像的出现,除了上述因素,社会的进程也必然给他们的思考和表达带来重要影响,当然也包括摄影器材的革命,以及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递方式和作品展示与传播的新平台。即使这些用力摆脱前辈们摄影方式和态度的年轻人再努力,如同血脉般传承的基因始终贯穿在作品中,比如我们看浙江、成都这些新兴摄影力量比较强大的地区的年轻人作品,与河南年轻群体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并非高下优劣的判断,或许只是他们文化方言上的差异。

活跃于上世纪80年代的河南攝影理论研究者陈晓琦,为本专题撰写的《河南摄影四十年》从“机构”、“事件”、“群体”、“教育与出版”、“展览与交流”5个方面回顾了河南摄影四十多年来的历史轨迹。他以亲历者和见证者,同时也是思考者的身份,用详尽的资料和可靠的记忆全面地梳理过往四十多年来,在河南摄影界出现的人物与发生的事件,准确地把河南摄影生态完整地勾勒出来。在大量一手资料展示的同时,陈晓琦还把自己的见解与观点贯穿其中。

年轻的摄影师、河南青年摄影领军人物之一李宇宁,在其策划的《惊蛰》展览的经验与思考的基础上,撰写了《为什么是惊蛰》,介绍了当下河南青年摄影的现状及代表人物和作品。

中国摄影家协会与河南摄影联系紧密。本刊对河南摄影长年持续关注,以专题或摄影师推介等不同形式加以报道和介绍。

河南摄影人执着的热情让摄影在中原大地不间断地持续发展,规模浩大的摄影队伍创造出的内容丰富,样式多彩的作品,构成了河南摄影的繁荣。河南摄影作为中国摄影的一个典型缩影,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摄影的发展脉络,但遗憾的是,本专题的容量有限,不足以全面讲述与呈现40年来的河南摄影,或许我们把它当作对一个地域摄影研究的开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与各地的摄影人士、相关专家逐步深入研究探讨,把中国摄影研究更加重视起来,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期专题得到河南省摄影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于德水、陈晓琦、李宇宁等为专题提供图文资料、撰写稿件,以及“同步”研讨会的与会者们以不同方式对本期专题的形成提供了帮助。河南摄影爱好者段小兵、魏革生也热情地提供了专题所需的相关历史资料。在此鸣谢。

—编者

猜你喜欢

大省河南乡土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传统农业大省如何走现代化道路
出彩河南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视角下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研究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