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机制探讨

2018-08-09邱晓明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工林桉树营林

邱晓明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林木的大量种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污染问题,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认可。本文以桉树为例,探讨了桉树人工林生产力长期保持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 生产力保持机制

【引言】:我国进入了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如何面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如何缓解污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人们意识到工程造林对环境的有益影响。为了持续的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人工林生产力的长期保持问题,成了人工造林的突出问题。

1、营林措施对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影响

营林措施对人工林产生长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对生产力方面,更是不可忽视。具体从国家层面来讲,营林主要目标是营林面积,从营林主体来讲,还包括成活率,林木年生长量,水肥管理情况,以及病虫综合治理等因素。这些指标和因素一起构成了营林的目标。从经营的角度来讲,就是现行的管理体制对营林造成的有利或者不利影响,以及对生产力的长期影响。一句话,上述因素综合科学管理对营林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作简单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从全国来看,由于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桉树种植规模、种植比例和种植数量来讲,基本上是首屈一指的。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单一使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板结,造成肥料吸收率下降以及成林生产效率缓慢增长的问题。还有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造成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以及水源不同程度污染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单一大面积种植的问题,会造成森林生态系统脆弱失衡退化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一而足。实际上在营林之初,就应该做出详细规划,综合论证,从生态的、经济的、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论证分析,拿出切实可行的可持续经营的发展方案和实施方案。

2、桉树人工林研究进展

桉树,由于具有速生、高产、轮伐期短,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桉树作为我国南方储备树种,其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有非常有利的发展前景。桉树人工林的系统研究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开始的,主要是从事引种、示范推广以及相应的实验研究。从以前的零星的分散的种植,到形成一定的规模,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从全国范围来看,广西的桉树不论种植规模,还是数量上来讲,处于全国遥遥领先。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目前广西桉树种植面积已达到大约200-220万公顷,人工商品林占25-30%左右。占全国的50%左右。这些数据随着全国种植桉树规模的扩大和增长,还在不断变化之中。特别是在南方十个省份中,广东、福建、浙江等省桉树的种植也有一定的规模。在各地引种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天时地利等因素的分析,如果该树种不适合当地的气候或者土壤要求,就不能强行推广。随着这一树种的不断推广,在一些省份和地区,就要保持适度规模,以适应生产和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要求在林业生产中,不同树种之间合理搭配,避免单一树种引起的生态单一性。

3、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维持机制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持久性,决定了该系统对人类生产活动以及社会生活的贡献程度。要要求相应树种和生态具有持久的长期的生产力。桉树人工林长期生产力,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维持,就能够保持其长期的生产力。具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3.1桉树苗木繁殖的抗性锻炼

在桉树苗期,从苗圃就进行抗性锻炼,以适应不同生态与气候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和科研单位,设立人工气候室以及不同土壤的生长适应性实验,设立不同的条件因子,根据设立的条件和因素,筛选目标苗木,以达到提高桉树不同生态条件的适应性锻炼的目的。目前来讲,无性系的繁殖工作,是一个亮点。无性繁殖和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桉树栽植规模扩大起了积极的作用。如何能够培养出适应中国土壤地力和气候条件的桉树品种,需要加大这一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投入工作。

3.2不同生态条件的适应性锻炼

将经过不同条件以及抗性锻炼的苗木,放在相应的生态条件下,进行适应性锻炼,达到筛选目标苗木的目的。通过适应性的锻炼得到了目标苗木,在进一步进行苗木的繁殖,保持这种适应性。也可以通过基因重组等手段,进一步改良品种,增强其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3.3加强苗期以及生长初期的综合管理

在桉树苗期和生长初期,要加强肥水的科学管理,多多施用有机肥和农家肥,少用单一的化肥,避免土壤板结,造成土壤养分失调。造林后,做好除草抚育工作。追肥一般在雨后土壤湿润及时进行。在桉树生长后期,要加强综合管理

,包括对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工作,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对检疫性病虫要多加防范。在林木抚育方面,一般采取带状抚育的方式,在植株行间,开辟1.5-2.0米间距的桉树生长带,耕翻土壤,覆盖以草,以利于土壤肥沃保持林间生态小气候和生物多样性。

3.4加强生态多样性的研究

生态多样性主要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基因的多样性。桉树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下,为了达到更高的生产力,需要依赖生态多样性。为了保持生态的稳定性,需要引进新的树种,与之匹配。还需要与之匹配新的土壤条件和林间小气候条件。这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加以论证和研究。在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之上,再谈桉树的生产力问题,对于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产生深远性的影响。

结语

總之,桉树作为一个具有一定发展前途的外来树种,如何发挥其生产力,并保持其可续性和长期性,需要从多个部门进行综合调研和探究。从经济学方面、社会学方面、生态学方面、生物学方面、基因多样性保持等诸方面进行研讨,无疑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和十分必要的。桉树的种植规模要保持适度,在雨水丰富以及土壤肥沃的地区,可以作为广大林农快速致富的一条路径。

【参考文献】:

【1】杨民胜,桉树人工林在科学经营.[J]中国造纸学报2009(增刊):216-220

【2】黄国琴,赵其国.广西种植桉树的历史现状生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生态学报,2014(9):5143-5151

【3】曹继钊,李孝忠.桉树人工林沃土保育与可持续经营思考.[J]广西林业科学,2017(6):233-236

猜你喜欢

人工林桉树营林
森林里的纵火犯
汤原县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的特点与分析
关于营林前期准备及栽培技术研究
提高营林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
彩虹桉树
桉树茶饮
营林绿化的重要性及营林绿化规划探讨
试论营林绿化的重要性及营林绿化规划
高峰林场桉树人工林与其他树种人工林之间土壤差异分析及对策
桉树会引发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