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禁的新常态智能门禁改变市场格局
2018-08-09罗超
□文/本刊记者 罗超
互联网环境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大量涌现门禁子行业,将大尺度地改变当前我国门禁控制的竞争格局,无论是新进竞争者还是传统厂商、集成商,都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当然,作为传统门禁厂家,站在科技的十字路口上,要坚定工匠精神,强化产品稳定可靠性的同时,充分迎合时代的变化,响应用户需求,关切用户体验,方能最终赢得市场和未来。
安防是安居乐业的前提与保障,上至国家战略,下至社区家庭,安防领域一如既往地成为“十三五规划”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随着以创新驱动,以加快新一代技术与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主旨思想,不断地渗透进安防各领域,成为新常态,作为安防基础核心的门禁将迎来它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尤其是在民用市场爆发期间。
门禁市场前景大好
门禁市场也成了安防的新常态,必然有巨大的市场应用空间。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管理的发展,各种酒店、宾馆、写字楼、智能大厦、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甲方,对门禁的需求日益膨胀。如今门禁行业的发展态势正蒸蒸日上,市场规模逐年攀升。
除了常规商业应用市场以外,民用安防的兴起为门禁带来新一轮的市场。
将取代传统机械锁
在高层住宅,从地下停车场进入或者在地下停车场跟随有卡住户进入是比较容易的事,这种尾随作案方式较为常见。由此看来,传统机械锁发展到今天,已到了非改不可的阶段。用互联网门禁取代机械门锁是一大飞跃,可以说这种家用门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一般人无法破译打开的,由电子家用门禁取代传统机械锁会成为今后智慧社区发展趋势。但是这种门禁是一种电子产品,电子产品不可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没有故障。因此,保证在互联网门禁故障时也能有安全可靠的方式开门,这是互联网门禁研究的主要课题,在随后的内容我们也会做重点介绍。
取代防盗门
有人认为防盗门的市场有多大,门禁的市场就有多大。在中国有3亿家庭,截至目前安装门禁系统的较少,保守估计顶多为百分之十,即3000万户家庭有上述需求。
而民用市场需求之大,但门禁产品并未完全爆发,有各种原因。从目前的民用市场看,需要投入资金都是在千万元以上,而且还只能占领其中很小的市场,并且随时有被市场并吞的危险;如果想占领比较大的市场份额起码投入资金都是在亿元以上。这是大多数从事门禁企业的面临的问题,那么在巨大的民用安防市场前,谁都会尝试。
谈门禁市场是为了更加突出其产品应用价值,由于此次是产品专题,我们更多关注在产品与技术本身上,以下来做介绍和分析。
门禁的由来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有一些从事门禁的企业并不知道门禁是划分到安防的哪个子门类。其实在十多年前就定义了安防的四大门类:视频监控、防盗报警、楼宇对讲与出入口控制。门禁与停车场合称为出入口控制,并最早与楼宇对讲子门类开始整合应用,是安防最早的联动模式。当然,在当下,这四大子门类都早已互相渗透和大融合了。
既然谈及历史,也有必要介绍门禁的由来。什么是门禁,从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对“门”的禁止,涉及到权限的开放。
追根溯源,门禁是在传统的门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的机械门锁仅仅是单纯的机械装置,无论结构设计多么合理,材料多么坚固,人们总能通过各种手段把它打开。在出入人员很多的通道(像办公大楼、酒店客房)钥匙的管理很麻烦,钥匙丢失或人员更换都要把锁和钥匙一起更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出现了电子磁卡锁和电子密码锁。这两种锁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出入口通道的管理,使通道管理进入了电子时代,但随着这两种电子锁的不断应用,它们本身的缺陷就逐渐暴露,磁卡锁的问题是信息容易复制,卡片与读卡机具之间磨损大,故障率高,安全系数低。密码锁的问题是密码容易泄露,又无从查起,安全系数很低。同时这个时期的产品由于大多采用读卡部分(密码输入)与控制部分合在一起安装在门外,很容易被人在室外打开锁。
而门禁就是在市场需求下催生的产物,我国门禁控制管理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发展较晚,主要产品系统架构由国外品牌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并经历了本地化的长时间发展。从早期模仿学习开始,国产品牌历经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开始占据行业主流位置。
智能门禁不可限量的前途
可惜的是,长期以来我国传统门禁产品沿用国外射频IC卡作为信息载体的做法或发展前端式生物识别技术,但在技术创新上显得后劲乏力。现存传统门禁控制管理系统无法迎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和新需求,尤其是在之前提到对了民用安防大市场之下,面对开放式社区、访客管理、人员身份识别、智慧社区等应用场景,技术发展缓慢。
传统门禁的不足很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民用安防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下,传统门禁产品也走到了应用末期,开始迎接新一轮的产品与技术问世。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门禁系统已经超越过去单纯的门道及钥匙管理,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何时何处放行某些人、何时何处拒绝某些人、何时发出报警信号及保存出入记录,门禁系统能达到安全防范和及时警报联动的目的,它在工作环境安全、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可以说,智能门禁有不可限量的前途。
我们的这个时代,智能产品越来越多,安防行业也从传统安防逐步转变成智能安防。智能产品之所以能快速兴起与其给人们带来优越体验感有着直接的关系,智能的融入让人们的生活方式迅速从繁到简。
生物识别技术让门禁更显安全智能
智能门禁,其实是智能家居的一个入口,随民用安防市场而火爆。我们常说的智能门禁分为依赖生物识别和互联网技术的门禁产品。生物识别技术很多年前都以指纹识别为主,而在当下,人脸识别的门禁产品最受关注。
传统人脸识别通常要求多次采集高清照片,限制姿态,限制戴眼镜,限制表情,识别时用户必须配合调整,识别速度在1到2秒,识别准确率90%以下。更困难的是,由于算法架构的限制,传统人脸识别无法通过增加计算资源提升性能。基于人脸识别的门禁产品通常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门禁考勤一体化解决方案,解决企业化管理问题。比如:本月新锐产品评测就是安威士为行业带来的人脸身份识别系统,该系统就是门禁产品,实现考勤功能。最为特殊的一点是该系统是时间管理大师,轻松实现了对部门、员工、班次、薪资、门禁权限的管理和各种考勤报表、门禁报表的输出等,并且不同版本能充分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是市场宠爱,研发却并不简单。安威士的产品人脸识别实测效果极佳,依赖于他们BioNANO核心算法,轻松自如的实现了人脸活体检测、身份识别及事件实时推送;独特的非红曝光源是一项人脸识别高端技术,解决易受环境影响的技术桎梏。2017年深圳安博会云从推出了一款云之瞳的人脸识别门禁,基于AI技术的高性能手持式人脸自证终端,通过读取身份证照片与现场抓拍持证人员的人脸照片进行识别、比对、核验,判断人证是否一致。适用于写字楼、机关单位、商业区、居民区、来访身份核查、银行、医院、院校、建筑工地等门禁考勤场景及人员出入管理场所。
海康威视在多元化战略之下,其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产品一经问世就广获好评。该产品支持人脸、指纹、刷卡、密码以及人脸+指纹、刷卡+人脸+指纹等多种组合验证方式,可存储2000张人脸、5000枚指纹、5000张卡,10万条记录。在人脸识别方面,也是得益于算法的先进和采用先进深度学习算法,人脸识别速度快,并可设置真人检测功能,有效防止利用照片作假。
除了人脸识别以为,静脉识别也是智能门禁的较为受关注的一种,主要分为掌静脉和指静脉。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是新一代多模态、高精度、高安全性和活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利用手掌皮肤纹路(包括乳突纹、主线和皱褶等)的唯一性,即人的掌纹千差万别,没有任何两个手掌掌纹是完全相同的。由于掌纹的这一特点,人们可以利用掌纹进行身份鉴别。根据手掌掌纹的有效信息判断是否来自同一只手掌,从而达到门禁产品身份识别的目的。
指静脉门禁产品记者在前海缔脉发布会上看到过此类产品,在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指静脉和指纹门禁千差万别。指纹门禁对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对手指的湿度、清洁度等都很敏感;某些人或某些群体的指纹特征少,甚至无指纹,所以难以成像;对于脱皮、有伤痕等低质量指纹存在识别困难、识别率低的问题, 对于一些手上老茧较多的体力劳动者等部分特殊人群的注册和识别困难较大。而指静脉门禁是一种利用近红外线照射对生物体体内的静脉进行照射,通过取得的图像并进行加密,认证的技术。医学研究证明,手指静脉的形状具有唯一性和稳定 性,即每个人的手指静脉图像都不相同,同一个人不同的手指的静脉图像也不相同,健康成年人的静脉形状不再发生变化。
除了这两种静脉识别的门禁产品外,磐石科技2017年推出了一种基于手背静脉识别的门禁产品。该技术来自于日本NEC,主要是手背静脉的一种扫描,进行识别。
基于生物识别的智能门禁,安全性大为加强,也凸显了智能化。
智能门禁系统的互联网时代
之前我们就提到,门禁产品已经从最开始对“门”的禁止功能已经上升到形成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统,甚至参与了企业的业务管理。智能门禁,就是为了提高业务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如果说生物识别的加入让采集更为精准的话,那么互联网+门禁,就真正让门禁产品迎来彻头彻尾的大升级,形成了设备+端+云的智能新模式。
手机取代了门禁卡,这是互联网时代智能门禁最为直观的体现。如中控智慧的智慧门禁产品,可以通过手机APP在通道闸刷一下二维码就实现了开门;有客来访,业主直接用APP生成二维码通行证,通过微信或者短信发送给对方,免去了前台登记等一系列繁琐的流程,甚至可以手机呼梯直接上楼,用户在扫码入闸的同时实现派梯,显示屏会显示来访人前往的电梯楼层,用户到VIP电梯等候,电梯直达迎接并将其送至制定楼层。
互联网时代下智能门禁备受关注一点是由于我国移动互联行业进入深度发展阶段,大量O2O创业公司以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大举进入各个传统行业,门禁产品也深受其影响。与此同时,部分有远见的传统门禁企业也在策划新的产品技术方向,务求以创新促进发展。
关于互联网时代下的智能门禁需要指出的是,有安防企业已经在大量投入门禁的APP研发,希望通过打造APP,配合市场推广,获得大量活跃用户,建造门禁在智慧社区的数据流量入口,进而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和长远的发展,这是社区O2O的做法。其实在门禁子行业,微信在我国占用了大多数用户的手机使用时间,用户黏性很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门禁、访客、停车应用,可以统一规划管理,用户只需要关注激活就可以获得服务,无需下载程序,无需安装,用户体验极佳。相对的,APP则主要面向流程复杂、用户交互频繁的应用场景。要开发一款稳定可靠的APP,不仅需要解决Android和iOS平台的兼容问题,还要考虑推广、安全漏洞等诸多困难,其研发人员投入、时间成本、维护成本都高。
设备和端的方面都涉及了,那么在云的方面呢?智能门禁不光能满足物业公司或者业主的正常门禁系统使用,还可以提供更多服务,比如:通过智慧社区云门禁可以实现智慧物业管理,方便物业公司收取物业费用;作为业主可以随时提交保修信息给物业公司,节省了电话沟通的时间;物业公司可以利用app和小区可视对讲实现广告信息投放和重要信息提醒,增加物业公司的收入。科松的门禁云平台能实现有两大核心功能:物业管理:在物业管理服务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核心技术实现社区云门禁智慧化管理,轻松实现物业公司日常管理的众多功能;并在满足物业日常管理基础上,扩展了增值运营工具及模式,涵盖周边商圈、广告发布、便民服务、线上互动、社区活动、手机开门、健康养老等诸多功能和模式;软硬结合的智能化:通过云平台+硬件+运营的软硬件相结合理念,大到社区门禁、社区电梯控制、社区监控、社区通讯等,小到家居联动、监控报警、对讲等,均可通过硬件设备将大数据收集传输备份至云端数据库。
可以看出,基于互联网的智能门禁,在智能家居和智慧社区都有宽泛的应用空间,也迎合了行业大融合的趋势,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总结而言,在生物识别和互联网技术架构下,智能门禁是传统门禁翻天覆地的变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智能门禁存在安全性的隐患。智能门禁将所有的设备都暴漏于网络之下,门禁系统被攻破的几率也大大提升。传统的门禁只是一个自动体系的小网络,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体系中,安全性也更加有保障。另外,智能门禁一度将便捷功能放大,这也意味着智能门禁在强调便捷度的同时,对于传统门禁安全手段的抛弃。传统门禁安全保障在于机芯,是机械化的内部结构,只要不被破坏就有安全性。
结束语
这是安防新的常态。互联网环境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生物识别技术大量涌现门禁子行业,将大尺度地改变当前我国门禁控制的竞争格局,无论是新进竞争者还是传统厂商、集成商,都面临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当然,作为传统门禁厂家,站在科技的十字路口上,要坚定工匠精神,强化产品稳定可靠性的同时,充分迎合时代的变化,响应用户需求,关切用户体验,方能最终赢得市场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