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冷湿敷联合红蓝光治疗脂溢性皮炎25例

2018-08-09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皮脂腺丹参酮性皮炎

陶 琳

((安徽省铜陵市中医医院 皮肤科,安徽 铜陵 244000)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易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壮年,亦可发生于新生儿,由头部开始向下蔓延至其他部位,呈不同程度的斑块状潮红、瘙痒,结痂、渗出糜烂。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习惯的改变,工作压力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过食肥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及不规律的饮食睡眠习惯,导致近年来门诊脂溢性皮炎就诊人数逐年增多。我科采用口服丹参酮胶囊结合中药冷湿敷联合红蓝光外治法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5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均在18岁~55周岁。均选取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干燥,瘙痒,紧绷及烧灼等不适感觉。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自行口服中成药丹参酮胶囊(河北兴隆希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0110)剂量1.0 g,口服,1 d 3次。其中治疗组辅以中药煎汁冷湿敷联合红蓝光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用中性或弱酸性洁面乳洁面,温水清洁皮肤;②调整LED红蓝光治疗仪(武汉亚格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波长及与面部照射距离15 cm,首次采用蓝光照射,波长为(417±10) nm,治疗时间为30 min,1周照射2次,间隔2 d~3 d,以红蓝光交替照射为主,红光波长为(633±10) nm,4次为1疗程;③中药煎汁浸湿脱脂棉,将含中药汁的脱脂棉均匀覆盖在面部,保证一定湿度,冷湿敷20 min~30 min,中药处方为我科常用外敷方,方剂为:苦参、黄柏、白鲜皮、地肤子、紫草、地榆、马齿苋、野菊花各20 g,加1 500 mL水煎煮至500 mL,冷藏储存备用,除照光日其他时间患者可以将中药汁浸泡的脱脂棉带回冷藏储存,每日外敷1次,20 min~30 min。同时嘱两组患者合理饮食、作息规律。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根据2016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面游风”的疗效判定。治愈:皮疹消退,自觉症状消失;好转:皮损消退30 %以上,自觉症状减轻;未愈:症状未变化,或改善不足30 %。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 %,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 %。两组比较,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 典型病例

刘×,女,21岁,在读研究生,2015年5月12日首诊。主诉:面部斑块状潮红伴瘙痒反复发作3个月余,加重1周。患者自述:春节过后面部出现潮红色斑块,自觉瘙痒,干燥紧绷曾在外院就诊给予复合维生素B口服,酮康唑霜外涂,开始能缓解,食辛辣油腻食物后病情易反复,现治疗效果不理想,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科。查体:面部可见数枚潮红斑块,干燥,可见白色鳞屑附着,面部皮肤油腻,可见少许微粉刺,舌红,苔黄腻,脉炫。治疗:口服丹参酮胶囊1.0 g,口服,1 d 3次,按上方红蓝光照射治疗联合中药冷湿敷患处。治疗1周患者皮疹消失,无自觉症状,嘱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调整作息习惯,注意面部清洁护理,随访半年未复发。

5 讨 论

脂溢性皮炎是在皮脂溢出基础上所引起的皮肤继发性炎症,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到目前为止,其病因仍不明确,有人认为与遗传、免疫、微生物、神经精神因素、维生素B族缺乏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治疗上西医主要以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内服复合维生素B、抗组胺药、抗真菌药为主,外用以祛脂、消炎、杀菌、止痒为原则[2],一般选用皮脂类固醇霜、酮康唑洗剂或二硫化硒洗剂,西药长期口服副作用较大,糖皮质激素霜不宜长期外用,可引起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皮肤萎缩变薄,局部形成色沉等副作用。另外红蓝光是近几年皮肤科广泛引进的新设备,红光的光化学反应可以激活代谢过程,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影响酶的活性,可使组织中核糖核酸的活性增强,增加白细胞的合成,因而能够提高白细胞吞噬能力,有利于急慢性炎性反应的修复。蓝光则通过激发皮肤酶质内的卟啉,并释放大量单态活性氧,从而消灭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进而祛除炎性反应[3],同时蓝光还具有抑制旺盛的皮脂腺分泌、平衡皮肤油脂分泌的作用[4]。丹参酮胶囊是中药丹参乙醚提取的脂溶性产物,为二萜醌酮类化合物的总称,有抗菌作用,可以对致病菌产生强大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抑制皮脂腺细胞的增殖、脂质合成及下调皮脂腺细胞雄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而具有抗皮脂腺活性的作用,抑制皮脂过多分泌[5],其中中药外敷液是我科自制中药,方剂为:苦参、黄柏、白鲜皮、地肤子、紫草、地榆、马齿苋、野菊花各20 g,该方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同时有抑菌止痒功效。配以冷湿敷可以减轻毛细血管扩张改善面部潮红,具有镇定止痒的功效。同时中药外敷比西药药膏对皮肤刺激性更小,更加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丹参酮口服基础上辅以中药冷湿敷联合红蓝光治疗脂溢性皮炎,不仅可以抑制油脂分泌及微生物生长,还可以修复受损肌肤,联合使用可以相互促进提高缩短病程,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简介:

陶 琳(1985-),女,2010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医学美容),大学学历,住院医师。现在安徽省铜陵市中医院皮肤科工作。研究方向:皮肤病的中西医治疗。

猜你喜欢

皮脂腺丹参酮性皮炎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长了粉瘤一定要手术切除吗?
针刺结合神阙拔罐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验案1则
油性头发少梳多按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基于一测多评法的丹参酮提取物质量控制△
亚临界水萃取康定鼠尾草中丹参酮类成分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