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分析
2018-08-08陈洁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开展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汉字文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识字教学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构建情境化课堂提升教学效率成了当前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多方面论述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情境化课堂
识字教学包括许多基础的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基础知识,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让这样的课堂显得十分枯燥无聊,既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让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对此,构建情境化课堂,能够让识字学习更精彩有趣,既让学生掌握好了基础知识,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汉语言文化。那么我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浅谈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分析。
一、 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识字教学受到教学方法的困扰,让学生感觉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比较枯燥无聊的。对此,教师要创设故事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深远的汉源文化,其中有很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需要学习的字词来自这些成语,则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引入多样的教学素材,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这样的历史典故真实地还原出来。小学生往往有着爱听故事的特点,这样的成语故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表演的方式将这样的成语故事表达出来,理解历史典故的含义,既加深了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也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提升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故事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二、 动画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有许多字词是比较复杂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借助动画情境,将这些难以理解的字词变得直观形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攀”字的教学时,往往因为这个字的构成比较复杂,学生常常容易写成错别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个生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设计动画情境,将攀字的形成直接地展现出来。这样的动画情景更加精彩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直观的画面让学生了解到抽象的字词知识,直接了解攀字的组成,从而加强对生字的掌握。此外,教师再根据攀字的形成编制口诀,如“木对木,叉对叉,大字底下一手抓”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动画情境,跨越了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游戏情境,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小学生有着好动爱玩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开展教育游戲有着突出的运用效果,既迎合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比如,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卡片开展简单具有趣味的小游戏,让学生更好地对生字词进行记忆。首先,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了解生字词的含义与发音,从而为后期开展游戏奠定知识基础。接着,教师根据传授的生字词制作图文并茂的卡片,卡片上主要有与生字词含义匹配的图画,让学生能够看到画面之后迅速地联想到生字词。接下来,教师则可以轻松地开展游戏,从卡片对中随机抽取卡片,参与游戏的学生则要快速且准确地回答卡片所代表的字词。同时运用字词造词造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运用简单的奖惩机制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借助游戏教学法创设游戏情境,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四、 生活情境,提升学生的运用效果
引导学生实现学以致用一直是亘古不变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根据识字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运用效果。比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了解相关字词的同义词,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下运用字词的不同表达。基于这样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口语交际的生活情境。教师在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对同义词进行比较,了解不同语境下词汇的不同表达效果。接着,为了深化学生对这些词汇的运用,教师则要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情境,在不同的口语交际中运用这些词汇进行表达,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恰当表达,提升识字学习效果的运用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生活化情景,真正实现活学活用,升华教学主旨。
五、 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情境化课堂是提升识字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引导下教学发展的新潮流。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探索科学的教学策略,有效构建情境化课堂。既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汉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小银.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法的组织及实践——以低年级识字教学为例[J].高考,2017,(03):45.
[2]温刚芹.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趣味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35):43.
作者简介:
陈洁,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李家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