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刍议

2018-08-08敖秀鹃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5期
关键词: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敖秀鹃

摘要:全国56个民族中,有26个是云南的世居民族。富源则是云南水族的主要聚集地。云南水族总人口约1万人,而富源就占有8000多人。他们数百年来一直居住在富源黄泥河流域及块泽河下游一带,主要分布在古敢水族乡、黄泥河镇、老厂镇、十八连山镇等区域内。独特、清新、质朴的水族文化在云南少数民族当中独树一帜,绽放着古老而优雅的色彩。文童以云南富源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现状为例,分析研究并提出保护建议。

关键词: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而言的,是摸不着看不见的遗产。它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有可能是一种习俗,也可能是一种民族语言,或者是传统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医学、古老建筑艺术等。56个民族的这些生活元素,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已面临濒危境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这个词语已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已然认识到保护与传承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保护的措施、方法、理念还有待加强。这里以富源水族非遗保护现状为例,对如何加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探讨,并提出保护意见和建议。

1优秀的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富源是云南水族的主要聚集地。数百年来,他们一直居住在黄泥河流域及块泽河下游一带,主要分布在富源古敢水族乡、黄泥河镇、老厂镇、十八连山镇等区域内。现全县总人口8000余人,其中古敢水族乡5799人。据《富源水族》一书记载,这里的水族是宋、元时期自贵州三都一带迁徙而来。在近800年的历史岁月中,他们在这里生息、繁衍,日常生活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文化遗产数不胜数,形成一种独特、清新、质朴的水族文化。这些文化在云南少数民族当中独树一帜,绽放着古老而优雅的色彩。

1.1雕刻

水族唯一的图腾“吞口”木雕是众多民族图腾中较为稀奇的一种,其雕刻精细,木质上乘,是由古代民族图腾文化与巫文化结合而成。其原始原型来源于老厂镇乐额水族村口的“护村之神”坐地“吞”石雕,这尊石雕端坐于村头的千年古树底下,意在吞邪镇恶,护卫着全村的平安、吉祥。宋、元以后逐渐演变成人头、狗耳、竖眉、铜铃眼、牛鼻、青面獠牙、咧嘴长舌、口含利剑的凶恶形象,且演变出“凶神恶煞”“猩猩必煞”“双剑雾煞”“凶神八煞”“送子行煞”五种不同形象不同功能的吞口。水族人家则根据自家的意愿选择一种,将其开光灵验,悬于门楣,以求辟邪除恶、永葆安康或平安送子等。

水族吞口雕刻传男不传女,这种传统亘古未变,导致吞口雕刻技艺濒临失传。现只有古敢水族乡一名40多岁的人具备这项技能,此人名郎万平,云南民族博物馆、曲靖市博物馆均收藏了他的作品。郎万平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一般没有祖传技艺很难做到,所以能雕而且雕得好的人越来越少。近年来,有关部門将郎万平申报成了吞口雕刻的省级传承人,也将他的作品放到了传习所里,并且让他在传习所收教徒弟。开始还收到几个徒弟,不足半年,师傅和徒弟都跑到外地打工去了。

1.2民歌

水族民歌与其他民歌完全不同,其曲调清新小巧,轻松易学,特别有趣。有祭祀歌、生活风俗歌、情歌等各种不同调式,歌词均以五言、七言四句为主,其内容常随歌者的心情、身边的人、事、景的变化而变化。如“青布围腰飘带长,飘带上面绣凤凰,背靠杨柳脚踩水,口吹木叶手招郎”。再如“郎想妹来妹想郎,二人想得脸皮黄,打开枕头给哥看,眼泪发芽三寸长”等。据说在1985年以前,这里的水族青年们还喜欢在三月三对歌节时通过对歌找对象。而如今的三月三,只不过是一些已婚中年男女们消遣娱乐的节日。年轻人已顾不上这些优秀的民歌,更不会用它来传递爱情。

1.3狮子灯

水族狮子灯是由一种古老的傩戏演变而来的混合性舞蹈形式。据调查,在1990年以前每逢节庆日子,具有表演才能的水族青年便会搭成班子在公共场合进行狮子灯表演庆贺。水族习俗是家里有起房盖屋、红白喜事时也要请狮子灯来表演庆贺。那锣鼓喧天的热闹场面,预示着一家人来年能兴旺发达、平安吉祥。

狮子灯表演形式多样,狮子一般成双成对进行表演。引宝人手中持“宝”引得狮子“团团转”,一会儿腾空,一会儿伏地,非常有趣。他们的最高绝活还是在八张方桌叠成的高台上飞舞,动作优美,灵巧自如。龙套演员一般根据演出需要加一些情节表演,或是带着吞口面具跳吞口舞,或者是一些烘托气氛的情系舞,有时也会加一些《西游记》的故事表演。西游表演一般是十几个演员扮成猴子在场上与妖魔鬼怪搏斗厮杀,最后,孙大圣使出绝招率众猴降伏妖魔胜利而终。意为正义战胜邪恶,这种表演是水族群众最为喜欢的。但是如今,最后一批演员也已衰老,狮子灯已几乎失传。

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除上述项目以外还有很多,如编织、纺织、语言、风俗、传说等都是濒临失传又值得保护的项目。

2怎样保护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要保护好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这片精神家园,必须得走传统教育的路子。可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多举办水族文化赛事活动,组织群众邀请水族中有文化、受尊重的长者讲授水族历史,发动大家遵循本族文化。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增加保护经费,定期举办民族传统文化竞技比赛,选出好的给予奖励,以刺激群众对自身文化保护的自觉性。水族人民本身是这些文化遗产的主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保护、传承水族文化的最好方法。

另一个首要工作是筹建水族博物馆,水族人口虽然不多,但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却很丰富。筹建一座博物馆,把这些文化遗产留存巧妙地结合展示,既生动有趣又能加大宣传保护力度,同时让这些文化遗产的功能和价值也发挥出来。

3如何将云南水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落到实处

第一,我们要加大保护资金的投入,加强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如电视专题、广播、海报和进入水族做专题讲座,以提高水族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相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各级领导亦要加强认识。因部分领导对文化遗产保护认识不到位,加之文物及相关部门宣传工作不到位,以及人们的认识不到位,使文化遗产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和尊重。非遗保护比其他遗产保护更加困难,如果没有得力的保护措施,各级领导不给予大力支持,那么任何保护工作都难以真正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是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中更深沉、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在全国广泛掀起了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潮,我们基层领导的保护意识有了一定提高,保护工作较以前有所进步,但和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远远不够。

第二,要编写教材,将非遗项目编成图文并茂的普及教材,纳入地方中、小学课堂。项目传承人定期到校传授,让中小学生耳濡目染,或是亲自动起手来,牢固树立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第三,定期举办水族传统文化竞技比赛,对优秀项目给予适当奖励。

第四,可以制订保护计划和长期规划,做出预算,将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相关保护部门不能只利用项目申请一笔经费,然后拍几张照片填几张表格就算交差了,而是要制订出具体项目的保护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对各级传承人要拨给一定的传承经费,下达一定的传承任务。上级部门要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实施。

第五,现有的传承人应打开思路,拓展视野,为传承工作另辟蹊径。比如吞口,我们不妨将它的用途范围扩大,如车内挂饰、室内装饰、钥匙背包挂件等旅游商品,再趁着水族地区大力开发旅游小镇的契机推出去,这样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也拓宽了吞口的适用功能。

4结语

文章仅根据云南富源水族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或许其他地区的保护工作也有同样的现象存在,将保护工作流于形式,致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传承。乘着党的十九大的东风,笔者真心希望华夏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能真正落到实处,让中华民族之花永开不败。

猜你喜欢

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日照水族舞蹈传承与发展模式研究
民族文化有传人
上帝的水族馆
水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