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以外的“锣鼓柜”

2018-08-08陈彦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5期

陈彦

摘要:文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顺德均安地区,采用口述历史的方式,结合相关资料对当地锣鼓柜的历史及现状进行详细记述,试图展现国家级“非遗”项目官方介绍以外,“锣鼓柜”在地方上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锣鼓柜;神诞巡游;顺德均安

“锣鼓柜”是顺德八音锣鼓最具鲜明艺术特色的表现形式,因必备一座装饰华丽、状如有檐无盖的长方形亭子来放置打击乐器的木柜而得名。演奏时以柜为中心,掌板在柜后,镲、锣手在柜右,锣在前,镲在后,唢呐手居柜前,用大小唢呐模仿生旦唱腔演奏成套戏曲。其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尽管锣鼓柜的活动曾在广东一时兴盛,但不少队伍由于“文革”或是其他原因造成中断,到了今天均已销声匿迹。现在只有少数的几个地方还保留着锣鼓柜,顺德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顺德的锣鼓柜又集中在杏坛和均安两地,故笔者选取其中现存锣鼓柜队伍数量最多的均安地区,通过实地走访及口述历史等方式,了解当地锣鼓柜的情况,试图呈现出锣鼓柜在地方的演变历程及其与地方社会、文化间的联系。

均安镇是顺德最为闻名的曲艺之乡。这里的锣鼓柜在每年重阳节前后都有盛大的民间巡游活动。

据闻宋朝年间,一驿丞背着关公灵牌来到南方供职,把关公供奉于驿站内。当时,江尾(均安旧称)是海洋边陲,深受海浪之苦,于是又供奉都督平浪晏公侯王,以祈神灵保佑乡民水途平安。到了明万历末年(1619),在三华村鳌峰山麓建帝王古庙,同祀关公与侯王。后至清代,因附近五村筹款扩建帝王古庙,故称“五股庙”。自此,香火鼎盛,善男信女到庙拜祭络绎不绝。五股庙理事会决定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日至十二日为庙会之期,关帝、侯王在十三乡(均安)巡游九天,以消灾祈福。后来,人们觉得农历五月是雨季之期,影响庙会的举行,于是将活动改为农历九月初四至十二日举行。整个巡游共九天,巡绕十三乡:初四起驾,出三华,经豸浦、上村,到福岸,在张氏大宗祠歇宿;初六起驾,离沙浦,经豸浦,入菱溪,在陈家祠歇宿;初七起驾,离菱溪,经太平圩和南面,入外村,在冯氏大宗祠歇宿;初八起驾,离外村,经渡江,入矶头,在李家祠歇宿;初九起驾,经桥头,入沙头,在黄氏大宗祠歇宿;初十起驾,离沙头,入仓门巷心,在李家祠歇宿;十一起驾,到仓门土庙,在松隐欧阳公祠歇宿;十二起驾,离仓门,经均安圩,入三华,回銮古庙。

1仓门村的锣鼓柜活动

均安镇现存锣鼓柜数量最多的为仓门村,共有八个(队),当中包括了全镇最“老”(清末时期打造)的一个锣鼓柜——“耕馀啸咏”。

据“耕馀啸咏”的掌板兆佳叔所言,新中国成立前仓门村只有五个锣鼓柜,分别是华庙的“耕馀啸咏”、石步的“紫云山馆”、巷心的“陶情小筑”、横街的“雅颂声流”以及土庙的“游艺山房”。此外,与许多文本中的记载相反,在民国以前,锣鼓柜十三乡巡游并非每年必有的活动,且巡游路线也不一定是完整的十三乡。直到民国初年发生重大水灾,洪水退去后整个均安地区陷入了严重的疟疾疫情,民众无计可施,只能祈求上天庇佑。所以那年关帝诞,均安举行了隆重的锣鼓柜巡游,以求消灾。由于巡游所经之处必定大量燃烧炮仗,释放硫磺等消毒杀菌物质,结果巡游过后,疟疾疫情竞得到了有效控制。當时民众不解其因,认定是菩萨所为,于是就定下每年北帝诞都要进行隆重的锣鼓柜巡游,以示诚心,求得菩萨庇佑。由此开始,锣鼓柜活动逐年兴盛,一直持续到日本侵华时才中断。

在建国前后的一段时期内,均安的锣鼓柜活动开始恢复并十分活跃。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巡游活动全面停止,而锣鼓柜也被视为“四旧”代表大量毁坏,仓门村只余“耕馀啸咏”一个锣鼓柜侥幸保存至今。后于80年代才逐步恢复了锣鼓柜的活动,并在1986年达到了一个小高峰,仓门村的其中三个锣鼓柜也是在当时所添置的。

与前文所述相似,最早神诞巡游的时间是在农历五月,但后来却改在了农历九月。除了为避开雨季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避开农忙时节。均安地区以前以蚕桑养殖为主业,一般蚕在清明节前后就开始引茧,之后大概每二十天就采茧一次。养蚕特别费神,一旦喂采某个环节稍有耽误,蚕就会很快死去。农历五月处在蚕的结茧期,正是最为紧张的时候,村民们都忙着采桑喂蚕采茧,难以投放心思于巡游活动,遂改期。

新中国成立前,均安地区的锣鼓柜一直保持着农历九月初四到十二日的巡游时间,其中十日到十二日三天的巡游都在仓门村进行。到了十二日这天,其他村的锣鼓柜都会自发去到仓门村口,一起接菩萨回宫(即上述“五股庙”)。据说全盛时期曾聚集了逾三十个锣鼓柜,一路延伸,放眼望不见尽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新划归的几个村,如天连等也要求参加关帝诞的巡游,故巡游时间又往后延伸了六天,一直到九月十八日才结束。

仓门村民回忆说,在建国前后的那段时间,每逢锣鼓柜巡游,村里公认最有权势的那个男人就会佩戴自己全部金银饰品以及一顶插着各种装饰的帽子,打扮得非常隆重,一路跟随在神像后面走,带有某种和神像一起被民众供奉的意味。但20世纪80年代后恢复的巡游则不再有这样的角色。

现今的锣鼓柜巡游,由于仓门村地缘较广,共有十个坊,所以巡游过程中大概每个坊只能“坐宫”十五分钟,供信众祭祀。十五分钟过后,就会自觉地进行“起宫”,巡游至下一个坊。晚上“坐宫”都是在村中的祠堂,并且大多会请来戏班唱戏。如果没有请到戏班,就由村里的私伙局来唱上几段。据石步坊“紫云山馆”的掌板永新叔说,仓门村的锣鼓柜组织同时也是粤剧私伙局组织,如“紫云山馆”虽然是锣鼓柜名,但一提起来村民更多的是联想到石步坊的私伙局。村里人都觉得锣鼓柜的演奏非常简单,总共就那么几首小曲,随便抓一个懂点乐器的都能去玩,只是一种临时性的低技巧演出,所以也没有乐手会去做专门的排练。

除了乐手外,一个锣鼓柜的巡游组成还要有壮丁在队伍前后举罗伞、帅旗、关刀、名牌等物品,至少需要十数人。很多村为了排场上更为壮大,会特地请来其他村的锣鼓柜一起巡游。如天连村只有四个锣鼓柜,他们就会特意请附近仓门村的锣鼓柜过去帮忙。一般是请两个或四个,和本村的锣鼓柜凑够六个或是八个的整数(避开“七”数)。早期巡游的时候,会专门挑一群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负责抬关帝和侯王的銮舆。整个十三乡巡游全程都是由他们来抬,各村的交接只是锣鼓柜和跟随民众的替换。但到20世纪90年代锣鼓柜活动再次中断又恢复后,关帝诞巡游不再是整个十三乡共同进行,而是由各村自行举办。仍然坚持关帝诞巡游的“上三村”(指三华、仓门、新华、天连等附近几个村)则自行增设壮丁负责神像的銮舆抬举,巡游到两村交接的地方则全部人员进行替换。

每逢巡游过后,大家都会将锣鼓柜、罗伞、帅旗等物妥善收好。仓门村的八个锣鼓柜会在擦洗干净后各自密封存放在坊中的会馆,直到下一次的巡游到来前才重新搬出。几个新的锣鼓柜都是用村(坊)中的公共财政从杏坛购置的。而罗伞、帅旗等物则多为私人捐赠,一般采购于佛山和广州两地,并且由于工艺讲究,基本上为手绣,所以都价格不菲,均为千元以上,有甚者可达万元。

2菱溪村的锣鼓柜巡游

经历20世纪90年代中期短暂严禁后,十三乡巡游就再也不复,大部分村子都分散以各自的神祗来进行锣鼓桓活动。如均安的菱溪村有一座“阴锣古庙”,主奉北帝,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的锣鼓柜出游一直是以三华村的“五股庙”关帝为游神,直至2005年恢复中断的锣鼓柜活动后,就将原来的关帝巡游改成了北帝巡游。时间相差无几,巡游形式也大同小异,只是抬行的游神从三华村“五股庙”的关帝变成了自己村“阴锣古庙”的北帝而已。

按照村里庙祝(自称为“侍奉菩萨的”)的说法,原本北帝诞是在农历九月初二,锣鼓柜出游也应在同一天举行,但也并非年年如是。如在2011年刚好碰上村委选举,所以提前“问”过“菩萨”,将出游日期延后一天,改在了农历九月初三。所谓“问菩萨”,其实指的是民间习俗里的“问杯”,又叫“杯玟卜”,当地称之为“掷圣杯”。“圣杯”是一对木制蚬壳形的器具,通常为巴掌大小,用来向神祷告、求卜休咎。即使无需改期,北帝诞前也要例行“问”准“菩萨”具体的出游时间,一般都在早上十一点到下午一点这一时段内。

庙里供奉的北帝和洪圣大王各有两尊大小不一的神像,较大的神像称之为“座宫”,较小的神像称之为“行宫”。若有祭祀仪式,皆抬“行宫”出游,“座宫”则一刻不离庙。出游的前一天就要举行“移宫”仪式,将北帝与洪圣大王的“行宫”请出庙,提前移到祠堂处接受信众的跪拜祈祷。由于上述“均安十三巡游”中所载的“菱溪陈氏大祠堂”现今已无迹可寻,故只能将位于村中间的小学操场空地暂代祠堂,作为“行宫”的留宿之用。据几位老人回忆,以前村里的确是有过一座“陈氏宗祠”,但在20世纪50年代末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为了表现“积极”,村里就将祠堂拆了,拿其砖瓦去整桥修路。将小学代其用也已有多年,平时应存放于祠堂的锣鼓柜、罗伞、帅旗等器具也是借了小学的两间教室来专门摆放。

“移宫”仪式过后,庙祝就会将庙门锁上,直到北帝诞辰当天凌晨零点时分才会重新开放,接受信众上香祈福。开门前,都会先举行隆重的“投炮”和“投香”仪式,也就是现场拍卖,由价高者取得点燃第一串炮仗和上第一炷香的权力。所得款项将用于巡游开支及庙宇维护等。自庙门开放后,整晚村中都会热闹非凡,几乎家家户户不仅到庙里上香,去摆放在小学的“行宫”处礼神,还会同时在自己家中跪拜祈福,不时就会听见某户人家门口的炮竹声。

巡游准备开始前,主干道两旁的人家都会敞开大门,搬出香案,备好各种鸡、酒、水果等筹神用品。参加出游的成员在“行宫像”处集合完毕后会举行一个小的开光仪式,给北帝的“行宫像”戴上一条纯金项链。成员们清一色身着统一的红色上装,若是女眷,则还要下着大红长裙,打扮得特别喜庆。以前经济和娱乐都不太发达的时候,每年的锣鼓柜出游都是村里大小媳妇争相斗艳的机会。尽管穿的都是红色长裙,但她們都会费尽心思弄好一点的布料或是绣上几朵花、用金线捆个边之类的。曾经听说有女眷因为嫌自己的裙子不够好而躲在家中门户紧闭的,也有不少妇人会特意花高价请人从香港带回裙子。不过到了今天,人们已经不太注重出游的服饰了,甚至会为参加一次活动去特意置办这些而感到麻烦。

解下“非遗”标签,从文献回归到地方,村民们为我们讲述了不一样的“锣鼓柜”。文本外的锣鼓柜具有多重含义,已不仅仅是一件器物、一项活动,更像是某种集合体,承载着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与信仰,与当地的人和事息息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