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闽籍书法家郭尚先行书赏析
2018-08-08钟世烈
钟世烈
摘要:清代是我国书法的集大成时期,此时期书法学派杂陈,新旧交替,流派众多,蔚为壮观。因此,掀起了书法艺术的又一高潮,书家辈出,郭尚先的书法成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形成的。
关键词:郭尚先;行书赏析;艺术风采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清代是我国书法的集大成时期。近300年来,清人一直致力于碑学与帖学的大论战。可把清代书法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期。早期为过渡期,帖学盛行,也是碑学潜伏期;中期是碑学兴起的革新期;晚期是碑学大盛时期,帖学式微。此期间书法学派杂陈,新旧交替,流派众多,蔚为壮观。因此,掀起了书法艺术的又一高潮,书家辈出,郭尚先的书法成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形成的。据康有为考:郭尚先的书法“大盛于时”,是清一代贯穿帖学的著名书法家之一。
郭尚先生于乾隆五十年(1785),道光十二年(1832)秋在山东监考途中受暑湿得病,是年冬病逝于京第。字符开,号兰石,一字伯抑,福建莆田人。郭尚先三岁时随时任无锡县知县的祖父郭可园到无锡生活,父郭仲伊为清贡生。成长于书香门第的郭尚先,从小耳濡目染,启发了他诗文、书画等诸多领域的灵性。嘉庆十二年(1807),郭尚先以第一名举于乡;嘉庆十四年(1809)与林则徐同登进士榜,官至大理寺卿。其不仅博学善文,更以书法名世。清龚显曾在《书林藻鉴》中評云:“兰石先生以工八法,名嘉道间,作字甫脱手,辄为人持去,片缣寸楷,咸拱璧珍之。书法娟秀逸宕,直入敬客《砖塔铭》之室,行书嗣体平原(真卿)《论坐帖》,中年以后,几与董思翁方驾驱。”郭尚先的传世行书墨迹不多:《临鸭头丸帖》藏于厦门市博物馆;《好古游心七言联》著录于日本《书道全集》;《松下竹西七言联》著录于《历代楹联名迹》;《书札》著录于《明清书法篆刻集·清代书法三·卷五》,上海图书馆藏;《题画诗行书·咏竹》藏于从善楼;《竹粉松风五言联》藏于梦池楼;《论书四屏条》著录于《从善楼藏画集》。其行书有独特的艺术风采。
笔法跳跃,活泼多姿。郭尚先的行书作品笔法特点明显: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笔画之间相互映带,有时是笔画的呼应,上字的收笔映带下一字的起笔。既有实连也有虚连,实连时可见三两个字成为一体;虚连时则笔画断开,而意向呼应。通常主笔用实笔、实连,而映带用的是游丝、飞白、细笔虚连。上下笔画的照应,笔笔有交代,处处有呼应。或几笔萦连成一笔,或笔断意连,或符号代入,使笔锋、副毫和水墨融为一体。行笔流畅且充满筋骨血肉之感,畅快地在使转中起伏,在起伏变化中运用自如。点画之间的钩挑与牵丝组成结构上不可或缺的部分,游丝映带神采飞扬如入化境,从而使点画上下联结,从不雷同。如《临鸭头丸帖》帖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中的“鸭”字,右半的“鸟”部分尤为明显,对比临帖与原帖会发现许多笔法的差异,却另有一番风味。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能把点画之间连起来书写,意境在点画之间自然地出现,即所谓“相间流行”。横竖较直,有刚劲之美;撇捺左右挥洒,展现神采,又有圆转外拓的曲笔带来遒婉之美。以圆转代方折,圆转中隐含着折意,隐约可见驻笔、提按、方中有圆、圆中有方之妙趣。用笔笔锋入纸灵巧,方笔、圆笔、侧锋、藏锋运用自如而又变化多端。如《临鸭头丸帖》中“明”“必”等字起笔处是顺着笔锋直接入笔;“集”字起笔是侧锋;“故”“不”“佳”字与字之间气脉贯通,连中有断,笔断意连;“君”“相”“见”等字运笔轻松、便捷,线条畅快、动感,笔画连绵,暗中有呼应,断连结合使得字有疏有密,空白灵活。笔法、笔势均有不同,且能相互通变,笔画劲利灵动,情驰神纵,流美清秀,多姿多彩,有洒落自然的情趣,无一点尘俗之气。用笔时而藏锋取势较慢,时而笔意生动飞扬,风神散逸。其用笔开拓跌宕,在行云跳荡中、险峻放逸中、笔势流动中呈现出照人光彩。用墨巧妙自然,燥润相杂,枯润有致;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变化丰富;以润取妍,以燥取险,从而展现出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犹如风行雨散、润色花开,最具风流。
结体多变,布局灵动。在郭尚先的行书作品中,随处可见其行书单字的高矮、宽窄、面积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但字收得住,放得开。如有的字体内收外放,内放外收;有的左收右放,左放右收;有的上放下收,上收下放。以点代替其他笔画,使得字的结构形态发生变化,造型更为别致,显得饶有趣味。相邻字之间左右顾盼,笔势从上至下连贯行走的态势,前后左右合理避让。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字意的呼应,字间的笔画连贯,把单字写活,也为“行气”的形成作好铺垫,奠定基础。上下左右的字呼应,能使“行气”连贯,从而血脉流畅,生动活泼,浑然一体。习字人都知道行书中单字的间架结构是靠笔画组成的,行笔的流畅与否直接影响着字的神韵和“行气”。郭尚先的行书字的结构富有灵动、多变、圆活、流便的特点,气韵生动。结构或“左右参差”,或“欹正取势”,或“疏密开合”,看似局部不稳,但险中求稳,维持不平衡中的平衡,整体上是协调和谐、神韵充盈的。造型显得精悍朴实,别具风味,结构茂密充实自由舒卷,笔势流动通畅和谐。用笔的变化和结构的变化达到一种贯气作用。欹正得当,其行书作品中常见有的字左欹右正,有的左正右欹;有的上正下欹,有的上欹下正;有时是某一笔画的欹正,有时是某一部分的欹正,有时是某个字的欹正。如《临鸭头丸帖》中的“见”字尖弯勾部分,虽与原帖有很大的不同,却显得匠心独具,别出心裁,产生行云流水般的神韵,意态自然,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字体的强弱处理得恰到好处,字距疏密有度,“行气”有一种轻松明快、起伏跳跃之感,使得“行气”形成逆能紧、拓能开、擒能定、纵能安的艺术效果。在郭尚先的很多传世中堂作品中,不管字如何欹正错落、大小变化,都错落有致。其字的轴心都始终保持在一条中心线上,上下贯通,体现一气呵成之感。行和行之间的左右关系书写时比较舒展,挥洒自如,表现力丰富,体态多变,姿态各异,情趣盎然,足见其行书变化之妙趣。有时行距很宽,显得萧散疏朗,不拘法则而又无处不存在法则,妩媚秀丽而又散朗洒脱,从而自然形成“纵有行,横无列”的布局。其所有行书作品不论篇幅大小、字数多寡,都是一个和谐统一体,有种“行气”贯穿始终,充分展示律动的生命活力,给人一种冲击感。
韵趣盎然,字如其人。自古文人就把论书与论人相结合,即所谓论人包括人之外貌、才情、气质、气色、神采等都可以在书法的点画形态中去观察。尤以清人刘熙载行书论人为最,他的《书概》中云:“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郭尚先的行书作品不仅仅要求点画之笔笔工稳,更重在“势”“气”的连贯,呈现出“雅逸”之风度、神韵之气质,从而生发出天然俏趣,浑然天成,体现出生命色彩。从作品中可看出先生的情性和审美趣味,其韵律和节奏最能表现书家生命的真实。郭尚先一身正气,为官清正、廉洁,政绩斐然,为清一代名臣。也因其与同时代的伊秉绶父子、林则徐、顾莼等名流过从甚密,对其书风和声名多有帮助,《清史文苑传》载“郭尚先学问文品俱好”。
郭尚先的书法艺术成就不仅在于他的学养深厚,更是在于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及高尚的品格。诚如《郭大理遗稿》中诗云:“执笔期于正,诚悬献素扰。漫夸新样脚,须识古贤心。雅曲丹台屏,矜持墨沿临。惺惺常惕念,茂之宛观箴。盘水神能定,锥沙力自深。见墙知坼壁,画被恐惭衾。但解书当敬,何劳帖偏寻。”可见,郭尚先人品受时人仰慕,书法更称雄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