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髓系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髓外急变1例
2018-08-08郑彩凤涂传清黎建云王典文黄灿张旭艳
郑彩凤,涂传清,黎建云,王典文,黄灿,张旭艳
(1.广东医科大学,广东 湛江 524023;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广东 深圳 51810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8岁,因纳差1个月,阴茎异常勃起4 d于2015年1月31日入院。经骨髓涂片、染色体、融合基因检查确诊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予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 1次/d治疗。2015年5月复查染色体恢复为46XY,荧光原位杂交(FISH)BCR/ABL融合基因4%,BCR/ABL国际标准值IS(BCR/ABLIS)3.73%。2015年10月出现剧烈头痛、视物模糊伴呕吐,颈强直。复查骨髓染色体正常、FISH BCR/ABL阴性,BCR/ABLIS 3.1%;脑脊液压力>300 mmH2O,微浊,球蛋白 1+,白细胞数 2 355×106个/L,单核细胞72.5%,红细胞-,蛋白 1 050 mg/L,氯 104 mmol/L,葡萄糖<1 mmol/l;感染科会诊考虑结核性脑膜炎,10月21日起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症状无缓解。10月24日头颈MRI增强示白血病脑脊膜、棘突侵犯(见图1);脑脊液病理见幼稚异型细胞(见图2)、FISH BCR/ABL阳性、BCR/ABLIS106.5%、细菌病原学阴性;血自身抗体阴性;诊断:①慢性髓系白血病髓外急变(extramedullary blast crisis o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CML-EBC);②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 CNSL)。停抗结核药物,改达沙替尼100 mg 1次/d,每周2、3次鞘注生理盐水(NS)2 ml+阿糖胞苷(AraC)50 mg+甲氨蝶呤(MTX)10 mg+地塞米松(DXE)10 mg治疗CNSL,症状迅速缓解,11月9日脑脊液恢复正常,继续服用达沙替尼及定期鞘注化疗,建议尽早行造血干细胞移植。2016年1月复查骨髓象正常,BCR/ABLIS、ABL激酶突变均阴性,达完全分子学反应。2016年6月骨髓象仍正常,FISH BCR/ABL阴性,但BCR/ABLIS6.98%,提示分子学复发。2016年8月全身骨痛,骨髓原始细胞80%;染色体 45,XY,-7,der(9),t(9;22)(q34;q11)t(9;9)(p11;q21)t(9 ;22)(q34;q11),der(22)t(9;22)×2;免疫分型原始细胞占78%,表达人类白细胞 DR 抗 原 HLA-DR、CD10、CD19、CD20、CD22、CD34、CD38、CD123、CD79a、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BCR/ABLIS107.39%;ABL激酶突变示F317L阳性;脑脊液无异常。诊断慢性髓系白血病急淋变,8月20日予VTCD方案诱导化疗达完全缓解。2016年10月-2017年1月予Hyper CVAD(A)方案与(B)方案交替化疗4个疗程。2017年2月行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重建,骨髓处于完全缓解。
图1 头颈MRI增强扫描
图 2 脑脊液病理 (10×20)
2 讨论
CML-EBC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少见,可能与伊马替尼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相关[1-2]。本例伊马替尼治疗8个月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压力、细胞及蛋白均增高,类似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由于患者骨髓仍处于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状态,很容易忽略CNSL。本例抗结核治疗无效,头颅MRI、脑脊液病理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确诊CNSL,改鞘内化疗及口服达沙替尼后症状迅速缓解。在伊马替尼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需要警惕髓外急变可能,特别是BCR/ABLIS持续阳性者。患者髓内急变时BCR/ABLIS拷贝数进行性升高伴有ABL激酶突变,因此,加强BCR/ABL融合基因及ABL激酶突变监测,对早期发现疾病进展十分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