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及分析

2018-08-08丁立军沙瑞山

湖北林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树龄古树名南阳市

丁立军 沙瑞山

(1.南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南阳 473000 2.南阳市林业局 南阳 473000)

南阳市林业局于2002-2005年间对全市古树名木资源陆续进行了首次调查,初步撑握了全市古树名木的基本情况。但是,由于受当时人力、物力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调查成果存在遗漏、树龄不准确及无高清数码照片、GPS定位、统一编号等缺陷。为全面准确掌握全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建立古树名木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为进一步制订古树名木保护和管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南阳市于2014年对全市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再次摸底调查,通过此次调查补充了原有调查数据在树龄、分类、GPS定位等方面的缺陷,建立了市级统一编号系统,且对树龄在80~99年的古树后续资源进行了登记建档。

1 概况

1.1 地貌

南阳地处河南省西南部,与陕鄂接壤,位于秦岭、大巴山以东,桐柏山、大别山以西,其北是秦岭山脉东端的伏牛山地,其南是大巴山脉的东端。境内平原、丘陵、山区大体各占1/3。山地包括北部的伏牛山,西南部的淅川岩溶低山与东部的桐柏山,海拔高度一般在400 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 m。高山海拔高度超过2 000m,相对高度大于500 m;低山海拔高度400~1 000 m,相对高度为200~500 m。

1.2 气候

南阳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春季温暖,夏季酷热,秋季凉爽,冬季较寒,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时数2 047 h。年平均气温14.4~15.8 ℃,无霜期255 d,有霜日数为41~72 d。年平均降雨量在697.7~1 158.9 mm。

1.3 土壤

由于南北气候条件悬殊,加之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母岩与成土质、植被以及农林业生产上的不同,所以分布着丰富多样的土壤类型。主要有5种:黄棕壤、褐土、棕壤、砂礓黑土和水稻土。

1.4 植被

南阳为林业大市,宜林面积达120多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06.7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1/3,占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的 1/4,其中森林面积92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34%。全市活立木蓄积量2 525万m3,占全省1/5。全市共有高等植物3 200多种,占全省的80%以上。

2 调查方法及分类依据

以县(区)为单位,由各县(区)林业局对各自行政区划内古树名木现状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工作的具体技术要求及分类依据,参照《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执行。要求对所有古树名木逐一进行现场调查,核对原有树种、位置、树龄、树高、胸围、冠幅、立地条件、生长势、树木特殊状况描述、权属管护单位或个人、保护现状等原有数据,并采用GPS进行定位,拍摄数码照片。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南阳古树名木现存的数量及分布

目前全市古树名木共有10682株,其中散生古树3 309株,一级古树278株,二级古树441株,三级古树2 590株。古树群21个,群生古树7 373株, 其中500年以上古树群6个,4 219株,100~299年古树群15个,3 154株;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名木10株。

对散生古树名木数量分布情况(表1)及古树群分布情况(表2)进行统计,发现南阳古树分布地域范围较广,各县区均有分布,但以地形复杂、多丘陵山地、海拔较高的的淅川、桐柏、西峡、南召、方城四县为多,而地势平坦、海拔较低的宛城区、卧龙区、社旗、新野县为少。

表1 各县区散生古树数量情况 单位:株

表2 各县区古树名木分布情况

3.2 南阳古树名木的主要种类

统计发现,南阳古树名木种类较多,但数量较多的均为当地原产适生的乡土树种类型。散生古树名木资源中,一级古树有41个树种,其中数量占据前五位的种类为:银杏83棵,侧柏29棵,黄连林26棵,皂荚20棵,青檀10棵。二级古树有72个树种,其中数量占据前五位的种类为:黄连木65棵,皂荚51棵,银杏43棵,侧柏33棵,栓皮栎23棵。三级古树有123个树种,其中数量占据前五位的种类为:板栗405株,黄连木361株,皂荚286株,枫杨192株。散生古树资源中种类数量占散生古树总数百分比大于2%的种类见表3。

表3 散生古树中数量百分比大于2%的种类

3.3 南阳古树名木的树龄结构

在所调查的散生树古树中,树龄100~199年的有2 019株,占调查总数的61.02%,树龄200~299年的有571株,占调查总数的17.26%,树龄300~399年的有355株,占调查总数的10.73%,树龄400~499年的有86株,占调查总数的2.60%,树龄500~999年的有211株,占调查总数的6.38%,树龄1 000~1 499年的有45株,占调查总数的1.36% ,树龄1 500~1 999年的有15株,占调查总数的0.45%,树龄2 000年以上的有7株,占调查总数的0.21%。

3.4 南阳古树名木的主要特征

调查发现,南阳古树种类大多为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生长缓慢的实生乡土树种,对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且多分布于庙宇、院宅、村旁、路边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立地条件下。此外,南阳故为汉楚的政治、文化中心,历史上众多的政治、文化名人足迹遍布南阳,因此,南阳古树名木在留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的同时,普遍具有浓郁的文化特征。最具代表性的紫荆关法海寺院中的银杏树,就是在明朝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2月,李自成在川陕受挫后,带亲随到荆紫关镇老会营修养期间,亲自到法海寺种下的银杏树。

3.5 南阳古树名木的现状

调查发现现存古树名木多数生长旺盛,枝叶茂盛,此类古树占古树总量的77%。而树龄已达衰老期,树势显著衰退,树干出现空洞且主枝出现枯死、劈裂现象,树叶较稀少,树冠不完整,新稍生长极短,这类古树占古树总量的21%。生长濒临枯死,大枝干枯,树叶零落,树形残缺不全,这类古树占总量的2%。

4 问题与建议

南阳古树名木的保护历来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对古树名木保护上南阳市采取了普查、统计、标牌等一系列行动,使得各级古树均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通过本次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诸如:部分古树立地条件较为恶劣,生长趋于衰弱干枯;淅川、西峡因山洪、滑坡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古树损毁、死亡;部分古树缺乏护栏隔离,放牧、祭祀等人为活动对古树的不利影响较多。建议:①进一步加强关于古树保护意义、法规的宣传,提高全民保护古树的认识;②加强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促使衰弱古树更新复壮,设置隔离护栏,减少人为因素的损毁及不利影响;③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古树生长、发育、衰老等生理机制的研究,开展复壮与更新树势、迁地保护等试验研究。

猜你喜欢

树龄古树名南阳市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南阳市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研究
南阳市
干旱荒漠区2个‘早酥’梨品种光合特性与树龄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树龄灵武长枣果实主要品质指标比较与分析
不同树龄赤霞珠葡萄果实性状及品质的差异分析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简介
南阳市第一中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