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里程长”是个什么样的“官”?奉节的答案是这样的

2018-08-08廖天配奉节县委宣传部

今日重庆 2018年6期
关键词:奉节县市镇农村公路

◇ 文|本刊记者 胡 婷 图|廖天配 奉节县委宣传部

通达、通畅,这是农村公路的两个不同概念。如何在通达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管护,确保农村公路通畅并持续发挥其作用?在“四好农村路”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但是怎么管?谁来管?在奉节县羊市镇,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拿着铁锹和铲子,常年行走在农村公路上,在“四好农村路”中扮演着平凡、特殊而重要的角色。

Being accessible and being unobstructed are different concepts in terms of rural roads. When it comes to the way of how to make roads accessible and unobstructed, the answer lies in the project of “Rural Roads Good in Four Ways”. Nevertheless, how to manage it and who will do it? At the town of Yangshi, Fengjie County, there is a group of people who walk around the rural road with a spade and a shovel in hand throughout the year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roject.

有没有听说过“里程长”这个称谓?“里程长”是个“官”吗?是什么样的“官”呢?

揭晓答案前,先走进长江边上的奉节去看看。

在奉节的叠翠崇山峻岭之中,一条条宽敞绚丽的农村公路,缠绕于山水之间,穿越在阡陌的沃野。截至2017年底,奉节全县公路总里程为11330公里,居重庆市之首。

话说“三分建七分养”,农村公路的养护关乎千家万户出行的畅通、安全、舒适和便捷。把公路养护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手段,奉节县公路也实现了有路必养的目标。

于是,“里程长”应运而生。

事实上,“里程长”并不是一个官衔,仅仅是“四好农村路”建设中的一个角色。在奉节羊市镇试点的“里程长”制度,已开始显现成效。

“里程长”应运而生,谭元道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也学着村民,叫他老谭。

村里的路有了管理员 An Administrator for the Rural Road

每天清晨6点,老谭的生物钟准时将他叫醒。

穿好衣服,叠好被子,他便拿着镰刀和锄铲,走出了家门。

老谭是奉节县羊市镇大淌村村民,家里世代务农。趁着渐显的晨色,他不是走进自家庄稼地,而是走到了村里的公路上……

2018年6月9日,一个稀松日常的周六,在奉节县羊市镇大淌村一段泥结石公路上,我们见到了老谭。

他今年69岁,个子不高,中等身材。一件白色的条纹衬衣配一条灰色的西裤,脚上却穿了一双草鞋。衬衣之外,穿着印有“里程长”和“公路管护”字样的反光背心,还戴着一顶橙色的帽子。

这是“里程长”的标配。

他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拿着镐铲,巡视着路面的状况,用镰刀清理新长的杂草,或是看见脚下有塑料瓶,俯身捡起来……

老谭负责的这段路有两公里,是泥结石路,每天,他都会在这条路上巡视一趟,要花一上午的时间。

除了维护路面,要是看到路上有车子超载,他也会吼上一嗓子:“超载危险哦,安全才重要!”

今年3月1日,大淌村村支两委召开院坝会议,说要在村里选“里程长”,专门管理和维护村里的“四好农村路”。“里程长”在自己所属里程范围内,主要负责道路养护管护、对公路沿线开展清扫保洁、协助开展道路交通劝导、协助森林防火管控、协助收集民情民意、协助开展政策信息宣传等工作。

老谭成了“里程长”,每月有250元补助。

现在,大淌村20公里“四好农村路”,有10个“里程长”,主要是村里的贫困户,长期居住在所属里程范围内的村民,或者老党员等。

泥结石路的痛点 The Pain Spots of Mud Stone Road

“泥结石路难搞,怕搞不好。”老谭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他所负责的泥结石路是村里条件最差的路。

它一边靠着山,一边是悬崖。靠着山那一边的路,以前有边沟,后来因为下雨被淤泥填满了。“但是既然接下来了,不去搞好就没得意义。”老谭是个不服输的老头儿。

3月3日,“上任”的第一天,老谭扛着挖锄,开始清理边沟,一锄一锄将淤泥挖出来。

用了整整十天,老谭的边沟清理工作顺利完工。

“那时候工作完成后,每天晚上回家后睡觉背都痛得很。”但是一看眼前清理整洁的边沟,老谭笑着说,“都值得,都值得。”

泥结石路,路面坑洼,经常会有水凼,老谭就用清理边沟挖出来的泥石来填平水凼,一举两得。

田祥国是大淌村的会计,对于这条路的变化,他的印象极为深刻。

“以前开车走这条路,因为路面不平,整个人飞起多高。每次路过的时候,就要看路上有没有坑坑,然后再过。”田祥国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雨后车轮陷在一个30厘米深的坑里,附近的村民一起帮忙抬,才抬出来。

“现在,我走路都不用看坑了,下雨天开车也不担心山上的泥石冲到路上。” 田祥国笑着说。

“路上没有坑了,我骑摩托车,油都要省一些。”一旁的村民谭钢明接过话,他以前骑摩托车到羊市镇需要20分钟,现在时间节省一半。

不只是大淌村,目前,羊市镇有“里程长”71名,他们都和老谭一样,成为道路管理队伍中的一员。2018年,全镇列入养护任务的农村公路共102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年均好路率85%以上,好路里程64公里以上。

管路是个长期活路 Road Maintenance Is a Long-term Job

虽然解决了泥结石路的老大难问题,日常的维护工作仍然不能松懈。老谭还得时时刻刻关注路况,尤其是下雨天。

今年5月7日,下了暴雨,老谭担心因为下大雨从山上带下来的泥将已经挖好的边沟堵住,影响村里人出行,他一手撑着伞,一手拿着锄头,将边沟里堵住的淤泥给挖出来。

这次的大雨,还引起了老谭管理路段大淌村14社的高歇子路小型塌方。由于塌方堵塞了道路,老谭又花了一天时间将道路上的淤泥清理出去。

除了路面的日常管理,公路边的杂草树枝也是老谭关注的问题。

泥结石路,本来有两米宽,由于常年没有清理,杂草将原来的路都覆盖了,只剩中间一米宽的路面,“有的草直接到我肩膀那么高了。”田祥国边说边用手比着肩膀的高度。在老谭的大规模清理下,杂草没了,路变宽了。

春天路边的草长得很快。4月份,村里发的3瓶除草剂已经用完了。村里的公路养护站专门为“里程长”们配备新的除草剂以及道路养护工具,老谭也准备开始开始新一轮的除草工作。

村里的养护站是今年3月建的,负责乡村公路及附属设施的管理。

目前,奉节县率先在乡建立养护所,在村建立养护站,在社建立养护组,实现了县、乡、村、社公路四级养护管理体系。此外,奉节还成立了农村交通管理所,组建了8个片区交管站,主要负责对乡村道路的养护、路政、运政、渡口进行管理、监督、执法。首度将交通执法管理工作前移乡村,解决了乡村道路管理的难题。

难怪,奉节县成为交通运输部的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自然,也是2017年重庆市交委评定的市内“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猜你喜欢

奉节县市镇农村公路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论江南运河与沿岸市镇发展之关系
BIM在重庆市奉节县高铁站站前大道设计中的应用
化妆的感受
改土归流后酉水流域的市场网络
黄瑜航??《年年有余》
奉节县慈善会 荣获全市慈善工作三个“先进集体”殊荣
农村公路建设今明两年将增加454亿元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