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2018-08-07王淑萍

祖国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王淑萍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小学生各方面素养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借助小学数学教学提升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常用方式,学生数感的培养就是典型代表。本文立足于此,在简要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利用小学数学教学优化学生数感培养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数感 培养策略

什么是小学生数感?理解这一概念,是本文分析和探讨的前提基础。数感是学生需要具有的一个基本素质,主要指学生在认知数学基本对象的基础上进而养成数学气质的一个基本心智技能,具体到小学生而言,通俗来讲,小学生数感就是小学生对数的感知、感应和感受。培养小学生数感,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现状

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近发展,已经较为鲜明体现出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视,而数感作为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方面,更是小学数学教学较为关注和重视的要点。根据目前资料,总体而言,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体现出良好效果。小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后,在数字感知等方面有了较高程度的提升,数感能力显著增强。这一情况从侧面更为促进了小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增强了小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而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成效。

但是,不可否認,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感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经过文献整理和实际调研,结合教学实践,本文认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层面:第一,部分教师并未充分认识到学生数感培养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未能将学生数感培养置于重要位置,效果自然不佳;第二,教学过程中,学生数感培养与生活出现脱节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阻碍了学生数感的增进;第三,学生数感培养方式较为单一,比较法等相对先进的方法在学生数感培养过程中应用较少;第四,学生之间交流较少,交流研讨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学生数感的增进起到了阻碍作用;第五,学生数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层面均出现了“不注重反思”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数感培养的循环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感的优化策略

(一)转变观念,重视数感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与小学阶段的其他学科不同,相比较而言,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而学生数感对于学生理解知识点、掌握知识点有着重要促进作用,但是,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却未能得到高度重视。因此,教师要想有效完成难度较高的小学数学教学,必须积极转变自身观念,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将其摆在教学的突出位置,采取措施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态度、认知等各方面素养,全方位、多层次辅助学生数感培养。

例如,我在进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分数形成一定的认知,我就积极转变了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采取合理有效的形式,促进了学生数感的培养。我从观念层面对学生数感的重要性进行认知,真正认识到了学生数感有力形成,对于学生更好地认知分数具有一定促进作用。鉴于此,我在向学生讲解有关分数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借助事先准备好的苹果图片,将其裁成两半,让学生形象了解了“如何用分数表示一半苹果”。经过此教学实践,学生较好认识了分数的基本特性。

(二)立足生活,培养数感

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认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着“基本土壤”。本文认为,借助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小学阶段,学生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会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和认知,在这一情况下,学生的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例子,就是教师的教学素材。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其实现学生数感的培养。同时,教师更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回忆生活,在生活教学中达成培养学生数感的目的。

例如,我在进行《面积》这一课时的教学中,就有效践行了上述理念,获得了理想教学成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场景,如积木、教室、操场等等,学生对这些实物或场景已经形成了大小认知,而这一课时教学中就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对面积形成认识,而非单纯意义上的“大小认知”。因此,我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准备了积木,利用学校中的教室和操场资源,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实物,同时我告诉了学生三者的面积。学生观察后对实物的面积形成了一定的表象认知,形成了数感。在此基础上,我高效开展了教学活动,获得了理想效果。

(三)着眼比较,发展数感

学生数感的培养,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或方向,就是让学生对数字的大小形成一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理解和认识不同的数量关系。这一目标的达成,只有通过比较才可实现。但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感过程中,却未能注重到比较的运用,鉴于此,本文认为,教师应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比较,进而提升比较能力和分析观察能力。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妥善鼓励。

例如,我经常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比较数的大小。学生数感,最为重要的就是认识数字,其次是数字的大小,进而在此基础上学会认识和分析生活、学习中所出现的事物大小。有时我会给予学生一串数字,让学生用“>”“<”对我所提供的数字进行排序,这实际上就是对学生数字大小比较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四)促进交流,积累数感

单纯的借助教师课堂教学,或者学生的单一自学,是很难有效实现学生数感的培养,更对学生全方面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本文认为要善于借助交流方式,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研讨,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问题情境,让学生具有核心话题,积极广泛地开展研讨交流,在交流中增进数感,在交流中解决问题。

例如,我在进行《测量》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充分利用交流研讨,帮助学生积累了数感。这一课时的教学,旨在借助教学让学生对米、厘米进行测量,进而形成对包括两者在内的诸多长度单位的正确认知,积累数感,提升数学素养。我以“数学书的测量”为话题,为学生营造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对数学书长、宽、厚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事实证明,这一交流有效促进了学生对问题的认知,积累了数感。

(五)认真反思,提升数感

反思不仅仅是小学教学阶段的“特权”,其在各个学段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初始时期,借助反思提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更为重要。学生数感的培养和提升,更是需要“反思”。本文认为,只有充分借助“反思”,才可更深层次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进而为后续数感提升奠定经验基础。教师需要有意识培养学生反思精神,让学生学会质疑、敢于质疑,为数感提升提供思想基础。

例如,我在进行《克和千克》这一课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这两个单位形成较为明确清晰的感知,我就借助“反思”开展了教学。教学初始阶段,我直接给出了“1克大于1千克”的说法,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经验,对这一说法进行正误判断。学生在此鼓励下,纷纷开动脑筋,学习课本,联系生活,合作交流,最终一致认为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述应该为“1千克大于1克”。经此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点,更有效积累了数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本条件,采取适当、有效的举措,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学生数感的培养,对于学生发展大有裨益。教师作为学生数感培养活动的主要施加者、开展者、组织者,需要从意识和实践两个层面采取行动,积极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数感培养的增进作用,进而获得数学教学成效、学生数感培养成效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马玲.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4.

[2]孙鸣霞.浅谈小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6,(10).

[3]刘兴焱.浅谈小学生数感特征及培养策略[J].教育,2017,(02).

(作者单位:吉林省双辽市服先镇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