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有效措施
2018-08-07朱秩辉
朱秩辉
【摘要】: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地区都存在开山采石的现象,产生了大量破损山体,不仅破坏了地质地貌景观、生态环境,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开展破损山体治理工程的必要性。本文对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措施
破损山体治理工程的目标既包括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确保安全,也包括恢复山体周边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景观。破损山体治理工程涉及地质灾害、岩土勘察、环境地质、建筑施工和园林绿化等多个学科,这就对山体修复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破损山体修复特点
1.1破损山体现场情况复杂,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种类较多。破损山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陡邊坡往往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另一方面是山体在开采后,原有形态及植被遭到破坏,造成基岩裸露,景观损毁。
1.2破损山体治理方法的选取应充分考虑建设单位治理资金预算情况。在编制设计方案时,应充分与建设单位沟通,了解治理资金预算额度,以便对治理方案进行优化,在确保治理效果的前提下,做到经济合理。
1.3破损山体治理工程受地层岩性、岩石完整程度、坚硬程度,山体破损立面高度、坡形坡度等山体内部条件影响,也与山体位置、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周边道路和建筑物情况等因素有关。
1.4治理工程需要明确治理重点。不同山体,因山体位置、建设单位需求、城市规划等不同,侧重点往往也不一样。城区内的山体,治理工程完成后可能计划建设山体公园,这就对治理工程的绿化工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设计方案需考虑营造出良好的园林景观;郊区主要交通沿线两侧的山体,治理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消除视觉污染,因此绿化工程中可以选择成活率高、养护成本低的普通松柏类植物;地处乡村存在偷采的破损山体,山体治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进一步的开采,因此可以在清除危岩体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后,沿坡下栽植高大苗木遮挡立面,然后在平面覆土绿化,这样既能达到治理目的,也节约了费用。
2、破损山体治理的基本原则
安全性原则:在破损山体整治过程中,首先应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治理,采用排险措施清理危岩体,确保施工安全。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每一座破损山体的位置、破损范围、破损立面高度和地质环境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选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和方法,消除危险,改善山体生态环境。
协调性原则:在破损山体治理设计时,注重治理效果与周边地形地貌、植被等一致。植物种类选择和群落构建应尽量选择较多植物种类,避免物种单一。确保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的稳定性。治理完毕后绿化效果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景观和谐自然,融为一体。
自然恢复原则:山体恢复治理后,绿化植被有一定的养护期,养护期过后,植被必须有自己存活的能力,自然生长,不依靠人工养护,若养护期过后,植被不能存活,就不能达到治理的目的和效果,治理中选用的植被应以当地植被为主,确保成活率。
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原则:破损山体治理工程设计中,应采用在以往治理中经常出现的、较为成熟的方法和工程措施。一方面降低治理难度,保证治理效果,另一方面节约资金。
3、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有效措施
3.1科学编制施工方案
制定修复方案时首先要确定损毁山体的破坏类型,比如矿山坑口屈洞型、采石场露天破损型、山体切面断开型、尾矿堆积山体型、山体取土平面型等,针对山体损毁面积、回填土石方量、表土来源与数量,确定栽种植物种类、数量和栽种与遮盖方式;最后要确定施工时间,作出用工、车辆、耗材、土石、苗木等工程概算和施工要求,绘制有关项目位置图、项目现状及预测分析图、项目生态修复规划图、项目施工设计图和治理后效果图。做到认真规划,严格设计,依设计施工,确保修复质量与效果。
3.2运用适宜技术措施
一是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是在矿山、采石场、尾矿库、废石场等工程建设中,为防止生产者无限、无序扩大山体损毁面积,防止斜坡径流洪水冲蚀已修复林地的表土,以免出现水土流失和泥石流,而采取的修建截水与排水沟、挡土墙等水土保持工程。二是工程加固措施。针对矿山坑口、采石场、排岩场、塌陷区、修路破损山体等出现的断面和塌陷地,采取砌墙护坡、网格固土护坡、土石填埋等护坡工程措施,确保堆放土石、矿渣等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性,为全面采取生物工程措施打下基础。三是土壤修复措施。主要是针对破损山体的地表土壤损失后无法栽种树木的情况,采取客土、回填表土、填加基土等措施,恢复林地土壤理化性状。回填土要分2步进行,先填加碎石和土壤混合基土,形成水分渗透层,增加土壤通透性,可利用废弃矿渣、碎石渣、弃土场、城乡拆卸建筑垃圾等作为填加基土,厚度不低于30cm;然后回填厚度不低于30cm的表层熟土,并进行平整和挖坑整地。
3.3把握合理技术途径
在落实修复山体的技术途径上要推行生物工程与还土工程相结合、造林与种草相结合、栽种乔灌树木与栽种藤本植物相结合、绿化覆盖与工程护坡相结合、绿化美化与景观造园相结合、营造生态林与营造经济林相结合。针对不同区位、不同类型的损毁山体,综合运用土建、生物等技术途径,灵活进行设计,把损毁山体治理成生态防护、休闲观光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样板工程。
3.4采用立体多样化设计
对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施工设计,要根据山体损毁的面积、形状、恢复难度、所处区位、矿山周边环境与经济实力等情况,统筹采取绿化、美化、香化、效益化、景观化设计模式,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宜果则果、点块结合、景绿结合、修废利废,把破损山体生态修复项目与植物造林和城乡绿化美化结合起来,将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成为绿化美化的精品工程。节俭、科学、求实、立体多样化设计施工。
3.5落实施工与管护责任主体
采取严厉的经济和行政手段,确保对破损山体生态修复不走过场、不出现返工,确保按设计施工。对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对保证施工质量非常重要,要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签订责任书,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监管与审计,确保按设计施工,保证修复效果尽快显现。
结语:
破损山体的修复治理是以绿化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也是一项投入较大、施工复杂、技术含量高的系统生态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唐朝晖,柴波,罗超,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思路探讨――以广西凤山县石灰岩矿山为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3,40(02):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