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绍兴市柯桥区行道树应用的调查与思考

2018-08-07宋洋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行道树调查应用

宋洋

【摘要】:本文调查对象为绍兴市柯桥区主要行道树树种,调查范围包括15条主干道、12条次干道和12条支路,全长共计82.4km。柯桥区范围内行道树乔木树种共有香樟、黄山栾树、杜英、银杏、喜树、水杉、无患子、法国梧桐、国槐、玉兰、朴树、湿地松、广玉兰、二乔玉兰、乐昌含笑15个树种,隶属于11科,13属。通过对柯桥区部分路段行道树的栽植、修剪、养护和管理进行追踪调查和比较分析,以期为柯桥区行道树管理养护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柯桥区;行道树;调查;应用

行道树在城市绿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城市森林的框架以及城市整体绿化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以绍兴市柯桥区主要街道行道树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为柯桥区道路园林绿化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柯桥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柯桥区概况

1.1.1 地理位置

柯桥区地处会稽山北麓,东与上虞区交界,东南和西南分别与嵊州市、诸暨市为邻,西和西北部与萧山区接壤,北濒海,腹部横亘越城区。

1.1.2 气候条件

柯桥区地处中亚、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带,季风气候显著,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湿润温和,降雨丰富。平原地区属少雾区,年雾日20-30d。

1.2 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

1.2.1调查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绍兴市柯桥区行道树种,道路两侧一般不适宜修建有人流量较大的集散场地和建筑物。根据道路绿化树种栽植部位划分为。

1.2.2抽样方法

每条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中随机选取3个不同路段作为调查样段,每个样段不短于200m,随机抽取样段内行道树总量的20%作为调查样株。

1.2.3调查内容

①行道树种类与结构:包括种类、数量、胸径,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的配置形式;

②行道树乡土树种:包括乡土行道树种类;

③行道树运用中存在问题:对行道树的生长势进行评价,同时记录管理养护状况。

1.2.4生长势评价

生长势:划分为良好、一般、较差三层次;

良好:生长健壮,树干端正,树皮完好,树冠饱满,叶色正常,无病虫害,无枯枝,树冠缺损少于6%;

一般:生长较健壮,树干倾斜度小于10°,叶色正常,树冠缺损少于20%;

较差:断头树或者主枝缺损或者死亡的树,生长差,树势衰弱,树干倾斜度大于10°,叶色不正常,树冠缺损大于20%;

2、柯桥区主干道行道树树种结构分析

图3-1中可以看出,柯桥区人行道及路侧行道树共计应用了10种行道树。3.1.2 柯桥区主干道绿化品种配置调查分析

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对柯袍路和金柯桥大道2条主干道道路绿化进行分析,调查道路绿化结构,200m长标准段,每条道路选择3段进行实地调查,具体调查情况见表3-4。

本次调查的2条道路,为柯桥区主干道中富有代表性的路段,经调查发现其结构层次不丰富,植物配置重复率高。

2.1柯桥区次干道行道树树种结构分析

在表3-2、图3-2中可以看出,柯桥区次干道行道树共计应用了6种,香樟、杜英、黄山栾树、法国梧桐、朴树和湿地松,其中以香樟数量最多。

2.2 柯桥区次干道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本文对兴越路、湖中路和湖东路3条次干道的绿化植物配置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实地调查200m长度标准段,每条次干道选择3段进行实地调查。

2.3柯桥区支路行道树种类

从表3-2、图3-3中可以看出,柯桥区支路行道树树种组成中共有8种,其中以香樟数量最多。支路的行道树种植形式主要是以树池种植为主。从支路的树种选择上来看,主要以本土树种香樟为主。

2.4柯桥区行道树垂直结构分析

柯桥区道路行道树的垂直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乔木单层结构、乔灌两层结构和乔灌地被三层结构。

根据表3-2可知,柯桥区道路绿带应用较多的配置方式有如下几种:

2.4.1乔木单层

柯桥区的支路基本以单层乔木结构为主。

2.4.2乔木+灌木两层结构

这种方式多以常绿乔木+彩叶灌木、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搭配为主,以色彩的对比增强景观效果,呈现季相变化,使人加深印象。

2.4.3乔灌地被三层结构

这种配置方法主要通过不同树型、不同质感、常绿和彩叶、观花和落叶疏密之间的对比和协调,产生有韵律的层次变化,达到步移景换的效果,凸显出不同道路的特点。

2.5 柯桥区行道树应用存在的问题

2.5.1 树种结构不合理

1)品种不够丰富,香樟利用率太高

根据实地调查的39条道路行道树状况,发现柯桥区行道树种共计15种,导致道路缺乏季相变化,缺乏特色。

2)优秀乡土树种未得到广泛运用

3)部分优秀乡土树种如玉兰未得到广泛运用,乡土树种运用种类单一。

4)树种垂直结构单调

多数道路绿化是乔灌两層结构或乔木单层结构,乔灌地被三层结构比较少。

2.5.2 行道树冠幅偏小,难起到遮阴作用

1)调查的12条支路中,只有金扬路和南闲路的行道树遮荫效果较为理想,极大地降低了行道树的生态效益和观赏性。

2)部分道路地段绿化覆盖率低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道路的部分路段都存在绿化覆盖率低的问题。

2.5.3行道树后期管理养护欠缺

1)行道树养护管理相对滞后

通过调查行道树现状,发现目前绿化养护工作相对滞后。

2)生态意识不强

部分市民生态意识欠缺,毁坏行道树的现象较突出。

此外,目前由于柯桥区重点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加,对原有绿化整体性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绍兴市柯桥区行道树种,范围包括15条主干道、12条次干道、12条支路,全长共计82.4km。

柯桥区15条主干道绿化中运用的乔木资源主要有:香樟、黄山栾树、杜英、银杏等10种,植物配置以单排乔木为主体,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

12条次干道的行道树树种主要有香樟、杜英、法国梧桐、黄山栾树、湿地松、朴树。其中以香樟数量最多。

3.2 建议

针对对柯桥区行道树实地调查的情况,结合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提出以下建议:

3.2.1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化树种结构

(1)行道树树种和结构多样化

在行道树配置上下功夫,丰富道路景观。引进优秀行道树种,形成独特景观。

(2)形成景观优美的垂直结构

从生态学角度考虑,增加樱花、红叶李、紫薇等小乔木的运用,丰富灌木和草本的运用形式。

3.2.2 注重速生与慢生行道树的搭配

高大落叶乔木与矮小常绿乔木、大植株与小植株混合栽植,丰富道路景观。

3.2.3 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1)加强行道树的养护管理

长期以来,行道树一直重栽植,轻养护,重眼前,轻发展的弊端。

(2)加強爱绿护绿宣传

(3)爱绿护绿宣传不能只流于形式,要开拓创新,使市民自觉加入到爱绿护绿中。

【参考文献】:

[1] 黄延安.厦门市行道树树种选择初探.福建林业科技,2008,35(3):240-243。

[2]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30-33。

[3] 菅文娜,于娜.西安市区街道绿化景观的现状分析及评价.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02-4504。

[4] 樊喆,李荣军.优良乡土树种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以陕西岐山县为例,中国园艺文摘,2012,6:102-104。

[5] 徐文辉,范义荣,朱坚平,等.杭州市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分析及对策,浙江林学院学报,2003,20(3):289-292。

[6] 何林,林静,巫佳黎,等.丽水市城区行道树调查及应用研究,中国林副特产,2007,6(91):77-79。

[7] 赵彩霞.关中地区城市行道树种的选择,陕西林业科技,2004,3:12-14。

[8] 吕先忠,楼炉焕,李根有.杭州市行道树现状及布局设想,浙江林业学院学报,2000,17(3):309-314。

[9] 吴中伦.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规划.林业科学,1959(2):85-111。

[10] 黄金生,林丽华,陈策,等.温州市区行道树现状调查及布局设想,浙江林业科技,2003,3(2):76-79。

[11] 姚晓洁,黄成林,冀凤全.合肥市城市行道树乡土树种应用的研究,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12,4(20):66-70。

[12] 宋建云.有感于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中国花卉报,1998-4-28。

[13] 绍兴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绍兴年鉴.绍兴:2003

猜你喜欢

行道树调查应用
行道树
弯道
弯道情结
弯道情结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