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在水土保持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建设方法

2018-08-07马莉周杰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建设方法防护林水土保持

马莉 周杰

【摘要】:我们国家水土流失的问题比较突出,不管是山区省分还是平原省分,几乎各个地方都存在着或重或轻的水土流失情况,这一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地方经济与生态发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实现山川绿化有效途径。防护林工程建设是非常有效的水土保持办法,对于增加坡地植被覆盖,缓解雨水冲刷造成的土壤流失,降低地表径流数量等都具有经济实用的效果,对此项内容进行相关研究是具有十分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水土保持;防护林;建设方法

在最近十余年间,因为正常的生态植被遭到破坏,更是出现了几起表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产生了令人惊恐的沙尘天气,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更加明确发展中国家的环保职责,提醒我们要竭尽所能保持水土,避免水土流失进一步恶化。而水土保持的综合性很强,必须同生物举措、工程举措互相结合,方能达到预期成效。

1.林业在水土保持中所起到的作用

1.1改善地表径流、保持水源活力。相关研究资料足以证明,在草原地区或者植被覆盖的农耕区,水土流失总量不高;在林业地区,水土流失的总量则更少。这是因为森林下方的层积物、地被物等吸收水份的能力远较农田与草地为高。有资料显示,单位面积内雨水涵养量在开阔草原区为12公分,在林间地区为37公分,而在林业地区则可以高达120公分。在超过30度的坡地上植被5年以年以上洋槐林,相较植被农耕作物的效果,其地表径流量可以有效降低25%,冲刷面积减少可以高达80%以上。

1.2固结当地土壤条件。虽然牧草的根系数量不比林木少,但是其集中范围仅仅限于土壤表层,为数众多的根系极容易被激流所带走,起不到应有的水土保持效果。灌木和乔木同牧草比起来,主根更长、侧根更广,对于土壤的固结效果更明显。

1.3对于当地气候可以起到优化促进作用。林地区域范围内的蒸发量较无林地更大,如此一来,就能够增加本地区及附近地区的空气湿度,起到调节气温的效果,对于邻近地区的作物生长可以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2.林业技术建设水土保持中的基本方法

2.1造林方法。造林方法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其一为播种造林,把林木秧苗直接种植于造林区域内,如进行缝插、穴播、条播、块播等;其二是植苗法,即以根系相对完整的树木作为造林基本材料;其三是把树木的营养器官形成造林材料,如枝、干、根等进行适当运用予以造林;其四是分蘖法造林,这在很多沙棘种植的情况下被得到采用。此外还有插根法与插条法等,它们的造林方法相似,一般在春季或者秋季都可以进行。

2.2林业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优势。相关资料研究得出,一平方千米森林可以有效涵养水份一千立方米,同时,灌木及乔木根系深长,同其他种类的土壤表层草本植物来说,其在保证土壤固結上的效果非常明显。再者,因为林木水分蒸腾面积大、作用持续时间长,需要其地表蒸发量受到林木遮蔽而发生一定负面影响,但是同其他植被形式的地域相比,水分绝对蒸发量依然较高,这样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周边地区空气湿度提高,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促进农作物生长的优势意义十分明显。

2.3林业同工程举措的结合。水土保持工作综合性很强,一定要让林业技术同相应的工程举措发生联系,才能达到相应完善的预期效果。一般而言,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划分为三大门类,包括农耕举措、水利举措、生物工程举措。林业技术只是生物工程举措中的一部分,它所应用到的封山育林等办法,可以增加边坡地带的植被保护力度,避免土壤因受到雨水冲刷而流失,降低地表径流数量,使土壤遭受侵蚀的可能性减至最低。可以说,林业技术是一项经济科学、长远有效的水土保持方案,但是此方案并非孤立存在的,它一定要同其他生物工程举措,同农耕举措、水利工程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总体设计规划时有计划有分工地实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3.水土保持中防护林的建设措施

3.1分水岭成林

土壤出现侵蚀的一项主要原因是地表径流,而地表径流的起点则是分水岭,所以,若想使水土流失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降低土壤侵蚀的面积与数量,就应该从分水岭处着手。分水岭的特点是外形突出、内外温差大、风力强等。合适的分水岭防风林,能够降低气候所造成的环境变更影响,让当地的生态环境更加适应农作物生长。在分水岭位置营造成林时,需要以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为目标,按照分水岭的位置与情况合理配置。比如分水岭如果是岭脊狭小的情况,可以在岭脊处营造同其宽度一致的防护林,而对于岭脊宽阔的分水岭来说,可以适当营造稀疏通风的防护林以避免风寒同霜冻给农田造成的负面影响,把水土流失的发生机率降至最小。

3.2调节水流成林

耕地内存在坡度,易造成地表径流,坡度越高,地表径流会越大,可以同斜坡保持同一曲率营造调节水流林,避免出现坡地上侧水源对于土壤所造成的冲击,并且同时起到涵养地下水的作用,确保地下能够吸收更多的雨水,事实证明,只有科学的结构同合理的宽度,才能将林业建设的优势体现出来,通常而言,调节水流成林的吸水能力为林木宽度的二至三倍,比较适合在牧区推广普及。但是调节水流成林宽度亦不应过大,以八米左右为适宜,过大则影响农业生产。为了将这种林带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要尽量选择主根长、侧根阔的灌木乔木品种。

3.3沟侧防侵蚀成林

沟侧防侵蚀成林可以在离沟岸十五米的位置营造,宽度可以同调节水流成林保持同样标准,结构上则要更为紧密,它的功能是可以阻截地表径流所带来的淤滞泥沙,避免出现沟壑的扩大化。

①沟端造林:可以防止水流侵蚀对沟端的深入影响。可以普遍性地采取灌木营造林抑或是复合型乔灌木营造林。基于缓解地表径流在流速上的压力方面的考虑,在造林时最好可以直接插条与移植大苗,并使林带同水流方向垂直。

②沟下造林:可以对泥沙进行有效阻截,避免出现河道淤塞,但需要注意,此种造林方法不适用于流量过大地区。成林时,可以在沟下间隔三十米距离便种植一排,单排七行。沟下造林的合适树木品种为柳树。

③护堤造林:可以缓解流速,避免堤坝受到过大冲击。成林宽度以十米左右为宜,可在堤坝向水面二米外营造。

总结:

水土保持工作的综合性很强,不但要在林业举措上下功夫,要采取各部门的综合整合,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科学规划,全面治理,继而从根本上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系统平衡,以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少华.生态修复是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途径[J].山西林业,2010,(05).

[2]胡世明.水土流失治理效率的DEA评价[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08).

猜你喜欢

建设方法防护林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互联网思维下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建设研究
浅谈加强电力企业离退休干部管理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方法探究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