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江南园林的艺术特征

2018-08-07杜瑶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山水

【摘要】:以“步移景异”著称的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园林的建造通常是重新打造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取之自然却又有人类设计的巧思,所谓“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本文力求从江南园林空间设计的模山范水,虚实之美以及情、景相和的角度,探讨江南园林独有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江南园林;山水;漏窗

江南园林多追求园林的“诗情画意”。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儒家、道教和佛教。儒家思想重人伦轻功利,是以情和义为基础的;道家崇尚自然、向往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佛教经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三种思想汇合在一起,影响着当时整个士大夫阶层,在他们所建造的江南古典园林中也带有恬静淡雅的气质和浪漫飘逸的风度。

1、“模山范水”

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太湖多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于庭中。宋徽宗时,设花石纲专供搬运太湖石峰,但因路途遥远多艰险,多有散落在湖中或沿线,如上海豫园玉玲珑,杭州植物园绉云峰,苏州瑞云峰。后来,造园时用叠石为山,除太湖石外,并用黄石、宣石等。明清两代,叠石名家辈出,如周秉忠、计成、张南垣、石涛、戈裕良等,都是响绝一时的叠石名家,对园林艺术贡献甚大。

俗语讲“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山水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在园林中想要将山与水的关系处理得和谐、真实,最简单的办法是从自然中寻找其组合关系,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模山范水”。但切忌照搬照抄,一定要改变局部之景适用于自己的场地,这样才是因地制宜。

湖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江南的私家园林,几乎是无园不石,人们常用“丑”来形容石的千态万状。作为“美”的相对词,丑石多为嵌空转眼、婉转险怪的湖石,是因为它打破了一般石头的团块的顽拙感,千窍百孔使它有虚有实, 具有一种奇特的空灵之美。

江南古典园林水景的打造依据园林的大小有所区别。中、小型庭院适合以一静态、不规则水池为中心,四周环列建筑,这样的布局方式具有向心力,给人开朗宁静的感觉,可增大空间感;中型或大型的庭院可以采用分散理水的方式,设置大小不一的水面并配置山石花木,便可自然分割出相对独立的空间环境,水面时而开阔时而狭窄,空间既独立又因水相连,颇具小桥流水的江南气氛。?

2、 虚实之美

虚与实,所谓虚就是空,而实就是实在,或者说有,虚实相应。两者是相生相长的,缺一不可。虚与实同时是一种对比关系,虚是借实的对比而存在的,而没有虚,实也是不存在的。在园林中,这种虚实关系体现在很多的地方,比如山水来讲,山常常表现为实,实际存在的,而水则表现为虚,水一直是不停流动的,山环抱水,就是这两大元素环绕与融合,虚与实的对比让空间具有层次感,结合藏露、深浅、疏密等造园手法来转换空间的虚实感受,就更易营造出深邃幽雅的意境,让人油然而生“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浪漫情怀。

虚与实并不由园林要素堆放的数量来决定,透光性也是表达虚实的重要因素。如江南古典园林中的墙垣,若为一整面白粉墙可看作是实,若以门窗空洞装饰则实中有虚;或在墙底种植几株翠竹,斑驳的光影投射在粉墙上也是虚实结合的表现。

漏窗和月门体现出实中有虚, 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窗和门看到墙以外的景色,在遮掩之中又有通透,既不是一览无余,亦不是高墙阻隔。北京颐和园湖边漏窗,造园设计者利用在围墙上开设漏窗的方法,将昆明湖的景色引入园中,从院中看湖上,水波涟漪,山色云影,犹如一幅幅不断变化的山水画,景致异常优美生动。

漏窗,俗称花窗等,在我国传统园林建筑中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漏窗背景中代表性的植物当属竹子。苏轼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造景中多将窗前种竹子这也就是移竹当窗,后开始也特指竹景观中的框景处理,运用各式各样的景框来欣赏,就像嵌于画中。“借景之法乃四面皆实独虚,其中面为使面之形”,窗洞门洞为虚,白粉墙为实,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展现出整体效果,窗洞所渗透出来的美景,因为白墙的存托,而变得沉稳,而白墙因为有窗洞的存在,而变得充满生机和灵动。

3、“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中国古典园林与其他园林最显著的不同在于,构园虽之妙在情趣。江南古典园林是与山水画和田园诗相生相长并同步发展的,也沿袭诗画的境界追求,所以造园时要注意植物、建筑、水景配合而出的意境,题辞是必不可少的。在美观的同时,意境美也能赋予園林生命和灵魂。

江南古典园林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崇尚自然的同时也追求意境,也就是说园林的建造不仅是对于自然山水形象的借鉴更是注重行外之意的表达。中国古典园林的许多景点绝对不是水、石、花、木的简单堆砌,园林中的景物是传递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媒介,其中往往蕴含了造园者或园主人感情的抒发。不管是园林的山水造景,亭榭设计,还是花木栽植,楹联题对,均要着重情感的诉说,这就是刘熙载所说的:“愈情于景而景愈深”。

南宋文学家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说:“情景相融而莫分也”。如果园林只有单纯的物质堆砌,这是没有意义的构图,有景无情只会让人感觉乏味,因此,园林的建造应该是景与情的共鸣,用景物表达情感,赋予景色以灵魂。具有高度审美性的景色,令人动容的情感,两者相得益彰,才能设计出流连忘返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沈复著. 浮生六记[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肖霄.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虚与实[J]. 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03)

[3]卢爱华. 促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之“三位一体”[J]. 美与时代(上半月),2006(06)

[4]付长丽. 苏州园林漏窗造型艺术研究[D]. 山东:山东大学,2011

[5]吴莹. 尺幅窗 无心画——浅谈苏州古典园林墙窗的艺术魅力[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作者简介:杜瑶(1992.12-),女,汉族,籍贯:山东枣庄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设计学,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山水
空蒙山水间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沿古画里的山水走一走
地缘山水
不负山水,脱贫风景独好
《山水间》
山水含清晖之四(油画)
山水朋友
举世无双
周鹏生的山水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