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2018-08-07刘茂禄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5期

刘茂禄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林业建设步伐的加快,森林面积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关于营林技术以及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围绕林业病虫害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以江西省宜丰县为例,论述了宜丰县林业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原因,提出了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有效建议和相关对策,旨在不断提升我国林业的建设质量,推动现代林业早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宜丰县;林业管理;病虫害防治

【引言】:近年来,我国的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不仅体现在森林面积在逐年增加,同时也体现在营林技术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也有了显著的进步。然而,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提升,森林的成熟度还有待加强,为了有效保护林业建设的成果,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自身经验,以宜丰县为例,谈一下对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一些思路和看法,希望给同行们一些参考和启发。

1、宜丰县概况

宜丰县属江西省,位于九岭山脉南麓,东临高安县,西邻万载县,南接上高县,北与修水县奉新县接壤,地处北纬28°17′~28°40′,东经114°30′~115°08′。全县总面积约1935平方千米,总共管辖8个镇,4个乡,2个林场以及2个垦殖场。由于天然具备的自然及气候条件使得宜丰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素有“猕猴桃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众多南方红豆杉之乡”等荣誉称号,不仅是江西省的重点林业县和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县,同时也是全国范围内有名的中国林改典型县和兴林富民示范。随着该县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目前,宜丰县已经成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县,更是荣获了江西省林业建设工作中的多项荣誉称号,如江西省生态县、江西省森林生态保护十佳县、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重点县以及江西省竹类特色产业实施县等等。这些荣誉称号的获得是宜丰县以往林业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和体现,代表着对宜丰县林业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认可和鼓励,同时也激励着林业部门及人员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2、宜丰县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与原因

目前,宜丰县的林业建设工作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速车道,而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林业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在旧有的基础上同时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和发病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2.1人工造林面积得到大幅度增长,但是在造林面积提升的同时,林业结构单一,森林成熟度不高,给病虫害的侵袭提供了可乘之机。

2.2林业市场的交易活动较过去更加频繁,一些木材苗木或林产品在运输流通的环节很容易携带有害生物或病菌的危险源,使林业病虫害种类不断扩大,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也相对增大。

2.3随着病虫害生物机体的遗传特性,林业有害生物对环境的生存适应能力不断加强,虽然抗病虫的树种在短期内能够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经过筛选的树种其抗病虫的效果也逐步降低。

3、宜丰县林业病虫害综合治理对策

随着宜丰县森林面积的日益扩大,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难度也在不断增大,这一点不仅体现在病虫害的扩散态势有增强的趋势,同时也体现在各种不可控自然災害引发的林业病虫害频率有所上升。而面对这一林业现状,林业部门不仅要在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进行短板的完善和提升,同时要积极探索有效的病虫害治理技术和措施,全面提升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治理和效率。

3.1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是在现有的林业建设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监测预警系统、森林检疫御灾系统、自然防灾减灾系统、病虫灾害的应急管理系统、病虫害防治法规及标准的建立以及有害生物防治技术难点的攻关等等,通过这些分支体系的完善和建立,共同打造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综合体系,彻底转变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被动局面,逐步走上科学管理、主动预防,有效防治的道路上来。

3.2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3.2.1严格森林植物检疫环节

林业部门的检疫工作要有效覆盖到苗木生长和流通的所有环节,比如种子和苗木的来源、加工点、市场流通环节等等。对检疫对象要做好详细的采集、检定和记录工作。一旦发现可疑或者确定的危险性病源,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进一步实验确定并对有害病源进行除害处理。

3.2.2加强营林技术

提升营林技术可以促使森林尽快具备平衡调控能力,有效避免病虫灾害的发生。比如,在人工造林时尽量营造多树种配置的混合林;对中幼龄林木进行抚育管理;在林木日常管理工作中利用嫁接技术来降低虫口密度,控制病虫害面积的扩大等等。随着森林生态系统的日益成熟,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也越来越强。

3.2.3多种防治技术的有效结合

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应采用交替防治和协同防治的手段来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具体来说,主要有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对于人工造林和幼林,推荐采用物理或生物防治技术,比如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诱捕技术等等。在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时要注意化学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尽量选择低毒或无毒的化学药剂或新型的生态药剂,选择对有害生物天敌无害的化学药剂,同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来进行施药操作。

3.3加大林业病虫害的技术推广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不仅需要林业部门的努力,同时还需要林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配合。林业技术部门要通过讲座、培训、发放宣传手册或操作标准的形式来做好对林农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此外,林业部门还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网络咨询服务的信息平台,为林农及社会人士提供更多沟通的渠道,促进信息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使林业发展的咨询和相关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更加便捷准确地传送给林农及相关从业者,为林业病虫害防治和林业的资源共享提供有利的途径。

结语

随着现代林业的快速发展,林业病虫害防治也面临全新的挑战,在此情势下,林业部门及从业人员要及时转变理念,正视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更好地为我国林业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江西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状态及可持续控制策略,朱云贵,丁冬荪,罗俊根,《江西林业科技》,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