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过程质量控制

2018-08-07王攀赵海涛

科技资讯 2018年4期
关键词:外业国情普查

王攀 赵海涛

摘 要:本文结合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该项目工期紧、任务重、成果新等特点,从过程质量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梳理关乎质量的重要工序,建立保障质量的措施机制。本文从以上3个方面全面分析阐述了本项目在过程质量控制的各个关键点,为今后此类大型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 过程质量 重要因素 重要工序 措施机制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2(a)-0009-02

根据《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文件精神,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指导下,北京市于2013—2015年两年半时间里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本次普查工作对普查成果提出了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从客观上对产品的生产过程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保障普查成果的完整性、客观性、准确性,应加强过程质量控制,构建科学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本文从以下3个方面对过程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1 影响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产品质量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可归纳为与确定产品需要有关的质量、与产品设计有关的质量、与符合产品设计有关的质量、与产品保障有关的质量4个方面。那针对本次国情普查的项目特点以及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可从以下7个方面对影响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和整理。

1.1 机构设立

一个项目的推进,与领导机构的设立关系紧密。领导为项目搭建的工作平台以及协调解决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从实施层面影响着项目开展的流畅程度。北京市设立了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本项目的组织和领导。市委常委、副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成员由市委宣传部等27位单位主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委,具体承担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1.2 制度保障

有上位文件规范为依据,有完整制度细则为指导,有详尽真实的记录为支撑,一个生产过程就会相对完整,并能保持质量的可靠性。北京市结合地域特点,编制系列规章制度,形成文件体系。一方面分解国普办对于地方的项目管理要求;另一方面指导北京市的普查工作开展。使得实施单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有所依据,对项目的质量管理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

1.3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是成果的定型阶段。它将对成果进行全面的技术规划,确定各工序要求、指标、相互关系以及技术条件等。技术设计是成果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個阶段,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工艺性、经济性、可靠性等,都取决于这一设计阶段。对于作业员而言,宏观的技术路线,整体的项目运转,对于他的指导性并不大,对于技术设计就能够很好地指导作业。

1.4 资料利用

对于本项目而言,已有资料的收集利用,就好比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好比是一道菜的食材选取,选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最终产品的质量等级。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的主要资料包括影响资料和专题资料,收集影像资料应注重影像的现势性和影像质量;收集专题资料应注重完整性和权威性,同时进行有效的甄别分析以及科学合理的利用。

1.5 培训教育

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作业范围广、涉及部门多、工作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大。磨刀不误砍柴工,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培训内容的覆盖面,确保培训人员的覆盖面等均是保障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应注重的培训达到的效果,要做到有计划、分层次,有记录、有考核。尤其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再针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典型性质量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对于后期的成果质量控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6 检查制度

测绘成果质量通过两级检查一级验收方式进行控制。两级检查工作应切实与生产活动结合起来,不但要按工作量要求足额配备质检人员,而且应提出严格的要求,这对质量控制起着重要作用。检查工作不但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比例与指标进行检查,还应该规范、完整地填写检查记录;二级检查人员还要按照要求编写检查报告,并对单位成果按照评分要求进行质量评价。

1.7 软件工具

本次普查成果具有数据种类多样、数据组织复杂、涉及面广、数据质量要求高等特点,为确保高效地完成如此海量、复杂的成果数据质量检验,必须借助一套可靠的质量检验和评价系统来辅助完成。北京市充分结合数据成果的特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吸取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自发编制完成了一套质检软件和评价系统,对最终成果的质量可靠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 关乎质量的重要工序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稳定持续地生产合格的产品。针对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特点,分析本次整个项目流程的重要工序,对相应的环节转换点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就能很好地达到过程质量控制的目的,重点从以下3个关键节点进行控制。

2.1 首件产品

首件产品的生产是生产工艺、技术设计、组织实施的一个有效验证。首件产品的检验是防止成果成批不合格的有效措施。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选取石景山地区20km2的区域作为首件成果的作业区,该区域处北京市平原区西部,属于城乡结合部,区域内很好的代表了本次项目的作业内容和特点。首件产品通过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的检验,很好地验证了技术路线的合理性,同时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

2.2 内外业衔接

根据北京市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特点,内业采集阶段与外业调查与核查工作的交接成为质量关键点。一方面内业人员的采集内容与指标和外业人员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外业人员会对内业人员提供的工作指令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同时,外业人员的工作如何能够无损不失真地反馈到内业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内外业的衔接与沟通就成为了影响成果质量的重要工序。

2.3 外业成果

本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工期要求较高,因此成果的一次合格率就尤为重要。所以,外业调查与核查的成果合格率就对整个项目的工期非常关键。在外业调查与核查工作结束后,应对本道工序的成果质量进行合理的质量评估与评价,确定质量等级,保障后续的普查工作。

3 保障质量的措施机制

在分析完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识别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质量控制环节之后,需要针对质量关键点,建立健全对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形成工作联动机制,建设质量控制体系。

3.1 完善制度

根据北京市任务特点,结合国家对于本项目的要求,编制完成《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质量管理细则》,《北京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质量监督检查与验收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文件,从制度上对质量进行控制保障。

3.2 联动机制

实施技术质量例会制度,针对质量问题进行书面解答;内外业衔接成立控制小组,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形成联动,以最快捷、最便利的方式反映质量问题,尽快解决,进一步指导生产。

3.3 质量体系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产品质量,使顾客满意的重要保障。对于一个多单位共同完成的项目而言,不但应加强各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还应该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将整个项目的质量控制形成一个整体,才可以真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控制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资源等要素,控制成果质量形成的全过程。

4 结语

无论是本次的地理国情普查工作,还是新型的大型项目,只要存在工期紧,任务重等因素,质量控制工作就会面临着较大压力,只有将影响成果质量的因素识别清楚,把握关乎质量的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才可以有效地控制项目质量,顺利完成质量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地理国情普查基础知识[M].北京:测绘出版社,2013.

[2] 刘伟,刘国宁.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

[3] 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Z].2014.

猜你喜欢

外业国情普查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家国情?家国梦
关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思考研究
2018年中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漫画
韩新政府清算国情院七大弊案
探析GPS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学习调查要“四会”
浅析航测外业像控点测量系统
与普查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