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与中学政治课的课程衔接问题探究

2018-08-07林秀莲

商情 2018年28期
关键词:衔接问题政治课中学

林秀莲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学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有内在的密切联系和递进关系。但由于其教材编写隶属不同部门,两者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大学与中学教育各自为政,导致高校思政课与中学政治课出现课程衔接上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进行尝试。

[关键词]高校 中学 政治课 衔接问题

引言:思想政治课对于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更为重要。教育部明确提出“重点推进中学德育课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衔接”,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但目前我国高校与中学的政治课程衔接问题仍是制约其实效性的“瓶颈”。

笔者曾经在中学实习过一段时间,毕业之后曾在中学担任过三年高中政治教师,目前在高职院校从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对于这三个不同阶段的政治课教学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和实践经验,对于高校与中学的政治课程衔接问题也有比较深刻的体会。

一、衔接问题及其出现的原因

1.中学和高校政治课程衔接问题的主要表现

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发现中学和高校政治课存在衔接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高校与中学政治教师各自为政,对彼此的教学内容缺乏沟通了解;第二,两个阶段的课程内容结构存在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缺乏;第三,教学手段和方法缺乏创新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思政课程理论教学的效果。

2.中学和高校政治课程产生衔接問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教材的编写分别是由教育部的高等教育司和基础教育司负责,这是导致衔接问题产生的组织原因;二是两套教材的编写人员之间也缺乏足够的协调沟通,这是导致教材内容在衔接上产生问题的主体原因。三是中学和大学教育各自为政,这是导致衔接问题的机制原因。虽然中学和大学的政治课教师都在各自的阵地上作了一些教学改革方面的尝试,但是由于中学教师忙于应付高考无暇顾及高校思政课的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中学老师缺少沟通交流,对中学政治课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衔接问题。

二、中学政治课的内容及其开设现状

中学政治课包括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课。

1.初中政治课的内容及其开设现状。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必修课程。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以初中生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基本问题为依据,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形成四大模块,整合道德、青春期心理、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新课改后的思想品德课更加注意实践性,同时,避免德育课程学科化的倾向。不过,由于在“中考”中,政治课是开卷考试,学校和学生的重视程度受到一定影响。

2.高中政治课的内容及开设现状。现阶段的高中政治课教材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2004年4月国家教委公布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高中新课改后形成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选修课设置六个选修模块: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

但目前由于高考的压力所在,在高中的政治课教学中,基本上是围绕着高考的高纲高点来开展教学工作,对于政治选修课的内容,除了少数的个别章节内容涉及到高考考点外,其他的考纲并没有明确要求掌握。《2018年全新课标高考政治考试大纲》里提到: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的内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并没有全国统一的要求。

三、高校“基础”课的内容及其开设现状。

1.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共五门课程。各高校都针对新生开设了这门课,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前三门课,较之本科院校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

2.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一是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大都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在目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不少教师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淡化了“育人”的功能。二是刚经历过三年高考磨砺的学生,在中学时代养成的对于政治课机械记忆的习惯不知不觉带到了大学,希望期末靠临时突击背诵通过考试。三是学生缺乏一种独立思考的政治思维,特别是自媒体时代,对于时事热点的关注更多的是来自媒体的报道与评论。

3.高校思政课的改革。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实行了“基础”课“2+1”教学改革,拿出三分之一课时或一个学分进行课外实践教学。

教育部在今年(2018年4月)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要求严格落实学时、学分,从本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学生既可通过参加教师统一组织的实践教学获得相应学分,也可通过提交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关的实践成果申请获得相应学分。网络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助手段,不得挤占课堂教学时数。

比如现在很多高校正在推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包括:阅读原著、讨论、辩论、课程论文、案例分析、模拟法庭、观看红色影视资料、社会调查等,都是较好的实践教学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中学政治课和高校“基础”课教学衔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从教材方面解决课程衔接问题:统筹安排好教材之间的整合关系。由于政治课程对教材的选择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随意脱离教材自由发挥,在此对于政治教材的编写制定就有了严格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应组织专家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不同时期的特点,制定出不同阶段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研究、统筹确定不同阶段课程门类,编制教学大纲,组织教材的编写工作,从根本上解决教材内容雷同、知识倒挂、结构层次不明等问题。

2.从教师方面解决衔接问题

(1)认真研读教材,做好与中学相关课程内容的衔接关系。目前高校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虽然增加了学时,但对于教材来说,仍然会感觉到课程的进度很紧,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就需要对学生中学阶段所学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避免在教学中出现“炒剩饭”的现象。对于高中政治必修课的内容,不能再重复中学阶段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体现知识学习的深化和提升;而对于选修课的内容,由于中学阶段没有重点学习,相关的内容可以在大学的思政课中加以展开学习。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身心特点,突出思政课的阶段性。

(2)建立交流机制,定期组织教学交流。目前高校教師进行的交流学习大都是在高校之间,较少有高校老师专门到中学进行交流学习,但是由于学生的成长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是一脉相承的,不能人为地割裂。建议高校教师交流学习不仅横向进行,也需要考虑纵向交流,通过交流了解不同阶段、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交流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便在各自的教学中调整教学内容,详略得当,真正实现教学的递进式纵深发展。

教育部以及各地教育部门也应为教师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并为课程衔接问题的研究提供经费支持。

3.从教学方法上解决衔接问题

(1)更新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课堂讲授和理论灌输虽然是目前中学和高校思政课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但也应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受教育对象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首先是年龄的变化;其次思想的变化;第三是学习需求的变化。由于受教育者的年龄、性格、思想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对政治课的教学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按照德育教育的规律和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以适应新的时代的发展需要。

(2)借助科技发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中学政治课越来越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体验式、讨论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法,初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思政课教师也可以利用资源的优势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教学方法:一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思政课满堂灌模式;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充分利用学校校内外实习基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三是利用专家和领导多的优势,组织形式多样的讲座等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思政工作。

4.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思政课”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教学手段,两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对于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有到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正常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要解决好中学和大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衔接问题,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高校、中学及教育部门不同层次的通力合作,同时也需要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线教师的勇于尝试和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衔接问题政治课中学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浅谈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