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高校跨文化交流课程设置探索
2018-08-07杨信
杨信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习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的国家顶层战略设计,它不仅是更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选择。“一带一路”战略跨越地理范围广阔,沿线有众多阿拉伯国家,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同沿线阿拉伯国家的跨文化交流,进而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成为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面对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阿拉伯语类课程为例对高校跨文化交流课程的设置提出了一些浅显的想法,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一带一路” 阿拉伯语 跨文化 课程设置
一、问题的提出
“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作为新一届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它也对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僅是更利国、利民、利世的创举,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人的高瞻远瞩。
“一带一路”战略依托于古丝绸之路,借助现有的区域平台,积极发展我国同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和经贸往来。“一带一路”沿线所涉及的地域广,国家多,阿拉伯世界处于其腹地。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在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正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涉及的地区广阔,语言复杂,因此,各地政府对精通沿线小语种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他们不仅是跨文化交流的语言人才和文化使者,更是精通多国语言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由于阿拉伯国家所处的重要的地理位置,既精通汉语又掌握阿拉伯语的跨文化交流人才已成为当下的迫切之需。因为“阿拉伯国家位于‘一带一路的西端交汇地带,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和重要合作伙伴。”在整个这条线路上,共有阿拉伯国家13个,即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伊拉克、埃及的西奈半岛。但同时,国内学习阿拉伯语的人才十分有限,尤其是与学习英语、法语、德语等大语种相比则更是凤毛菱角。一方面出于“一带一路”战略对阿拉伯语人才和精通阿拉伯文化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这类人才又极为缺乏,这就需要我国高校不断加大对阿拉伯语的投入力度,培养大量精通阿拉伯语的人才和跨文化交流的使者,以满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对阿拉伯语种人才的需求。据统计,目前我国公立高校开设阿拉伯语的学校仅有20所,这远无法满足社会对这类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跨文化交流的内涵
跨文化交流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组织、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它是一种动态社会现象,具有特定的动因、趋向和形态”跨文化交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化交流,因为语言往往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最先需要解决的障碍,几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进行交流,如果能说同一种语言将会大大减少交流过程的问题。与此同时,跨文化交流的内容绝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它是以语言为基础,包括基于语言之上的文化互通,也就是要熟知两国或多国的文化积淀、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人文风情等。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跨文化交流人才,而仅仅熟知多种语言,只能算作是良好的翻译者。
本文所研究的中国和阿拉伯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由于文化背景迥异,因此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交流双方的共享性不强。“共享性是指人们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中、阿双方在语言、宗教信仰、历史传统、民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这给双方的跨文化交流带来了一些挑战。
第二,惯性思维的影响力较强。文化塑造一个民族,中华民族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思维当中已有很多定式,比如难以理解为什么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众的宗教信仰如此虔诚。同样阿拉伯世界深受伊斯兰教长达数千年的影响,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绝大多数民众不信仰宗教。
三、沿线阿拉伯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复杂性
1.地方语言不通
语言是沟通的基础,为了更好的阿拉伯国家开展友好合作,就必须依靠精通阿拉伯语人才牵线搭桥。但是除了统一学习阿拉伯官方语言之外,还需要知晓一些阿拉伯各地的方言。具体来说,阿拉伯各国都有自己的方言,各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基本用方言进行交流。现代阿拉伯世界分为五大方言区:“也门方言区、约旦方言区、伊拉克方言区、埃及方言区、马格里布方言区。”这五大方言之间既有作为阿拉伯语的相似之处,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特殊之处。同时,“一带一路”就覆盖了这五大方言区。因此,在阿拉伯语言学习若只知标准阿拉伯语,不知各地方言,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就会会出现沟通障碍。
2.宗教信仰差异
对于极度虔诚信教的国家和民众来说,与他们打交道而不知其确切的宗教信仰,会极大的增加双方的摩擦和误解,对于一方而言似不成问题的方面,但对另一方而言却是不能容忍的原则性问题。
“一带一路”沿线共13个阿拉伯国家,他们基本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又分为两大教派,即逊尼派和什叶派。两派之间分歧颇多,集中到一点就是“什叶派与逊尼派的最大分歧在于先知穆罕默德继承人的合法性问题。”两派在默罕默德去世之后,对于后继者的认同并不一致。这种分歧一直延续到今,但在今日的世界,两者之间的分歧并不仅仅局限于宗教方面,“权力等物质性因素才是双方冲突的实质。”再加上国际政治力量在这其中的纵横捭阖更加重了问题的复杂性。
另外,阿拉伯世界也有些民众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徒是阿拉伯人中的少数派,约占阿拉伯人总人口的3%一4%。”其中就包括“一带一路”中的叙利亚和黎巴嫩的部分民众。而信仰基督教的民众又可分为东派基督教会和东仪天主教两大派别,这两大派别内部又分为多个小派别,十分复杂。
3.种族成分不同
种族差异决定着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知识构成的不同。据统计,阿拉伯世界的民族构成主要有:尼格罗人、禅路支人、印度人、波斯人、希腊人等多达几十个民族,可以说民族构成十分复杂。每一个民族几乎都有其独特之处,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在交流过程中,触碰了某种民族文化的底线,将会带来无尽的烦恼,不仅无法为“一带一路”做出贡献,反而给两个地区的人们带来隔阂与不快。
四、高校跨文化交流课程开设
高校的使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跨文化交流人才的培养自是其重任。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从总体上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语言人才的培养;二是文化软实力人才的培养。以阿拉伯世界为例,具体而言,又包括标准阿拉伯语言人才的培养,阿拉伯方言人才的培养;文化习俗方面人才的培养,宗教信仰方面人才的培养。
1.标准阿拉伯语言课程的设置
文化交流,语言先行,良好的语言沟通促使双方的交流基于同一个平台,是去除跨文化交流障碍最有效的手段。“一带一路”途经众多阿拉伯国家,他们的官方语言基本为阿拉伯语,在与他们政府、媒体打交道过程中,需要大量熟知乃至精通阿拉伯语种的人才,这其中包含了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据悉,我国现在阿拉伯语的需求大大高于供给,学者们统计认为:“我国的阿语人才供需比为1:7.”基于此,培養大批阿拉伯语人才现已成为国内外语类高校的当务之急。其培养方式可以是2+2模式或3+2模式。
(1)2+2模式:此模式仅就本科而言。本科首先在国内读两年,然后去阿拉伯世界读两年。在国内就读时,从第二年开始,使用纯外语授课,在课上不再出现汉语,这主要是为即将外出学习打基础。在国外的两年,主要是进行实地的语言学习,让自己完全沉浸在阿拉伯语的海洋中,耳濡目染的学习。
(2)3+2模式:此模式为本硕连读,本科三年,研究生两年。这种模式适合于那种领悟能力强,语言天赋高,愿意持续钻研的学生。本科三年当中的头两年在国内学习,第三年开始再加上研究生的两年在阿拉伯世界学习。国内学习的前两年与2+2模式相似。在国外学习的三年当中,用一年半的时间完全学会阿拉伯官方语言,接下来的时间,通过阅读原典的方式对阿拉伯世界的历史、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2.阿拉伯方言课程的设置
正如前文所述,阿拉伯世界国家众多,“一带一路”途径的国家就有十三个之多,这些国家很多都有自己的方言,尤其是民间交流时几乎都使用方言,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化,沿线国家形成命运共同体之后,民间交流将日益增多。国内各大高校在对跨文化人才进行培养时,必须逐渐夯实对阿拉伯语方言人才的培养。阿拉伯地区方言众多,我们不可能有精力对每一种方言都熟知,笔者认为在以下几种方言当中进行人才培养既合理又具有可操作性。
(1)埃及阿拉伯语方言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他们的民众基本使用埃及阿拉伯语,这种语言与官方阿拉伯语有较大区别,而且它是阿拉伯世界所有方言中使用范围最广、人数最多的方言,出于战略发展的需要,国内各大高校必然需要培养精通埃及阿拉伯语人才。
(2)半岛阿拉伯语方言
半岛阿拉伯语,指流通于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语变体。其通行区域包括沙特阿拉伯、也门、科威特、巴林、伊拉克等国。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国家都是“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因此,培养掌握半岛阿拉伯语方言相关人才十分必要。
(3)美索不达米亚阿拉伯语
这种方言流行于伊拉克境内,叙利亚中北部以及土耳其部分地区。伊拉克是“一带一路”沿线人口较多的阿拉伯国家。土耳其则是连接着欧亚大陆,它还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因此,学习这两个国家流行的方言,我们作为“一带一路”的践行者变得十分迫切。
3.阿拉伯文化课程的设置
语言是交流的基础,也可以说是跨文化交流最基本、最低层次的内容,交流始于语言,但绝不局限于语言,更深层次的交流应该是文化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这才是深度交流,这才能使跨文化的双方达成深度合作。阿拉伯文化使者的培养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宗教信仰
阿拉伯世界的民众基本信仰伊斯兰教。当中分为两大教派,什叶派和逊尼派,逊尼派所占人口约为85%,逊尼派约占15%。这两派在宗教主张、政治立场等方面有着难以调和的分歧。不同国家,信仰可能不同,就是同一国家也有所差异。比如伊拉克,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4%、逊尼派穆斯林占41%。要想达到对阿拉伯世界的真正了解,必须要知晓什叶派和逊尼派的过去、现在,这样在双方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才能抓住他们的内在。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却十分不易,因为本身宗教信仰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要想理清宗教信仰中的不同派别则更是难上加难。笔者有一个想法,高校是否可以专门招收国内信奉伊斯兰教的学生,对他们进行破格录取,以使得在随后的宗教学习方面降低难度。
(2)民俗习惯
汉族人的民俗习惯很少,似乎没有什么禁忌,但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则并非如此,不学习这一点,在双方的跨文化交流中往往会造成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沙特妇女始终保持着伊斯兰教的传统习惯,不接触陌生男人。如果不熟知这一点,在与沙特妇女打招呼时,她们不予理会,自己心中有怨气则可说是咎由自取。再如科威特人,在用餐时喜欢席地而坐,用手抓饭吃,如果国人看到这一场景,觉得科威特人太不文明,乃至用鄙夷的眼光看待他们,则一定会增加两者交流过程中的障碍。巴林人热情好客,讲义气,他们乐于与客人肩并肩而行,为了表达亲密无间,常会拉着客人的手一起走,不了解这一点,而在巴林人伸出手时回绝他们,则必然引起他们的不快。
风俗习惯方面的学习可以融合在语言学习当中。在学习时一定要细致认真,要认识到每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非常重要,因为懂得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对他们尊重的表现,他们为了表达回敬,一般会坦诚友好相待,从而增强跨文化交流中的互信,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提供一些便利条件。
五、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和深化迫切需要对口的专业型人才。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区域——阿拉伯国家,我国历来重视与其发展长期合作的友好关系。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更加促使双边关系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国内相关高校应长期致力于跨文化交流课程创新化建设,培养知识通、素质高、能力强,既精通阿拉伯语又具备扎实跨文化沟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进而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向纵深方向发展。